推广农产品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根据查询网易网显示,中国特产阿坝州助农馆是为了推广农产品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而设立的,提倡绿色生态和环保理念,通过推广健康、优质、有机的农产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油菜新品种四、川农油3号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2.品种来源S6AB/MC0411(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9.3cm,单株有效角果550.5个、每果13.47粒、千粒重3.75g。种子芥酸含量0.1%,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95μmol/g饼,含油率41.57%。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32%。花期倒伏面积1.39%。全生育日数224天,比川油21晚熟1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7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65.94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59%;其中增产点次15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6.05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5.02%。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中下旬,直播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 ~8 000株,直播10 000~12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五、福油518
1.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地神农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117A/R8(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1.4cm,单株有效角果589.9个、每果15.55粒、千粒重3.39g。种子芥酸含量0.2%,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3.99μmol/g饼,含油率41.4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5.52%。花期倒伏面积0.55%。全生育日数225天,比川油21晚熟3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75.68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11.5%,其中增产点次16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75.67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11.10%。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六、瑞油99
1.选育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品种来源ZY-001/R119(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4.3cm,单株有效角果600.8个、每果13.58粒、千粒重3.88g。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3.36μmol/g饼,含油率39.1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6.68%。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4天,比川油21晚熟2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68.08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9.2%,其中增产点次16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8.33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6.46%。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25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丘地区。
七、德邡油1号
1.选育单位四川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2.品种来源ZY8207A/CY18(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182.1cm,单株有效角果603.5个、每果14.64粒、千粒重3.54g。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8.31μmol/g饼,含油率42.2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64%。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4天,比川油21晚熟1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71.03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8.12%,其中增产点次16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70.31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7.71%。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20~28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 000~7 5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八、绵丰油5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绵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96A/92R(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192.8cm,单株有效角果620.2个、每果12.57粒、千粒重3.58g。种子芥酸含量0.1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2.75μmol/g饼,含油率41.56%。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42%。花期倒伏面积0.85%。全生育日数225天,比川油21晚熟3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59.27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5.14%,其中增产点次14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5.19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6.57%。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5~20日,直播10月上、中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8 000株,直播8 000~10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九、联杂油8号
1.选育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品种来源SZ6A/ZY-5(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23.8cm,单株有效角果537.1个、每果16.34粒左右、千粒重3.35g。种子芥酸含量0.1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3.36μmol/g饼,含油率42.07%。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9.09%。花期倒伏面积16.11%。全生育日数223天,与蜀杂6号相同,比川油21晚熟1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66.71kg,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59%,比对照川油21增产19.47%,其中增产点次15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59.73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3.04%。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20~25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8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兴油177
1.选育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南A6/96R(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5.7cm,单株有效角果659.6个、每果14.3粒、千粒重3.15g。种子芥酸含量小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6.81μmol/g饼,含油率39.66%。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5.14%。花期倒伏面积0.28%。全生育日数224天,比对照川油21晚熟2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69.77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9.0%,其中增产点次17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7.93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6.02%。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8 000株,直播10 000~12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一、宜油19
1.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宜8A/04-5437(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0.7cm,单株有效角果558.1个、每果14.47粒、千粒重3.88g。种子芥酸含量0.1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2.46μmol/g饼,含油率39.26%。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主序不实果率13.66%。花期倒伏15.88%。全生育日数222天,比对照短1天。
4.产量表现2006、2007两年17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59.8kg,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3.14%、比对照川油21增产19.38%,其中增产点次15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7.68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8.17%。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二、鼎油17
1.选育单位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4655AB/02R(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2.4cm,单株有效角果639.0个、每果13.55粒、千粒重3.43g。种子芥酸含量0.7%,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07μmol/g饼,含油率44.0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菌核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11.07%。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3天,比川油21晚熟2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69.12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8.19%,其中增产点次16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6.59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5.36%。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5日~20日,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 8 000株,直播10 000~12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三、新杂油2008
1.选育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品种来源ZY-001/ZY-003(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2.7cm,单株有效角果569.6个、每果16.23粒、千粒重3.41g。种子芥酸含量0.13%,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7.91μmol/g饼,含油率44.42%。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中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10.9%。花期倒伏率9.12%。全生育日数223天,与蜀杂6号和川油21相同。
4.产量表现2006、2007两年度17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58.79kg,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1%,比对照川油21增产14.72%;其中增产点次12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4.29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5.98%。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25 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四、蜀丰6608
1.选育单位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66-8A/H804(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195.1cm,单株有效角果624.9个、每果15.56粒、千粒重3.22g。种子芥酸含量0.13%,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65μmol/g饼,含油率43.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两年平均主序不实果率6.94%,比对照川油21低3.54%。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5天,比川油21晚熟3天。
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70.19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8.01%,其中增产点次17个。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66.05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7.11%。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8 000株,直播10 000~12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五、乐油6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66-8A/H804(核不育二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2.7cm,单株有效角果521.8个、每果14.94粒、千粒重3.86g。种子芥酸含量0.3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78μmol/g饼,含油率40.8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中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9.45%。花期平均倒伏5.88%。全生育日数223天,与对照相同。
4.产量表现2006、2007两年17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54.74kg,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3.25%,比对照川油21增产11.95%;其中增产点次14个。在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49.88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8.29%。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5日左右;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 8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六、川油37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JA7/JR9(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4.5cm,单株有效角果621.1个、每果12.33粒、千粒重3.8g。种子芥酸含量0.13%,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22.88μmol/g饼,含油率40.3%。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08%。花期倒伏面积13.33%。全生育日数222天,比蜀杂6号早熟1天,比川油21晚熟1天。
4.产量表现2006、2007两年18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58.27kg,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3.51%,比对照川油21增产7.18%,其中增产点次14个。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平均亩产152.77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37%。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 000~8 000株,直播10 000~12 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果树新品种
一、马亚(芒果)
1.选育(引种)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农集团大祥果品开发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1996年从以色列引进。
3.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中等,长势较旺;树形较开张,呈圆头形;果实大小均匀适中,卵圆形,果皮光滑,果点稀少,鲜红亮丽,单果重280~303g,可食率达71.8%~75.6%,可溶性固形物18.0%~25.4%;果实未成熟时果皮淡紫红色,果肉**;后熟果果皮底色橙黄,盖色鲜红,果肉橙**。肉质致密、滑腻、多汁、纤维极少、味浓甜、松香味淡;种子单胚;8月中旬成熟。
4.产量表现该品种嫁接苗第三年试花,株产1.8~3.0kg,第四年株产5.0~10.0kg,第五年株产8.0~15.0kg,第五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15.0~30.0kg;高接树第二年株产2.4~5.5kg,第三年株产8.6~15.5kg,第四年进入盛果期,株产15.0~30.0kg,最高株产可达35.0kg。
5.栽培要点①建议株行距3m×4.5m。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6~10月定植;②高换。一般在3~5月进行;③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合理施用花前肥、谢花肥、壮果肥、采后肥。注意防治叶瘿蚊、扁喙叶蝉、白蛾蜡蝉、切叶象甲;春夏季注意防治天牛及流胶病;每年花穗刚露时防治白粉病;进入夏季(雨季)防治炭疽病、细菌角斑病、疮痂病、煤烟病等;④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圆头形整形,采前适时修剪病虫枝、交叉枝、荫弱枝、徒长枝。结果树采果后回缩重剪;⑤果实套袋。一般在鸡蛋大小(二次生理落果后),全园喷施杀菌杀虫剂后,适当疏果,选用特定的纸袋套袋。
6.适宜种植地区适合攀西干热河谷海拔1 400m以下地势较开阔地区种植。
二、金煌(芒果)
1.选育(引种)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攀农集团大祥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1999年从台湾引进。
3.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直立,长势强壮;枝干粗大,灰褐色,枝条较长;树形较开张,呈圆头形,果实大,平均单果867g,可食率76.9%,可溶性固形物17.8%~20.0%;果实象牙形,果肩较小,向阳面有红晕,果顶圆钝,果柄粗长,果皮光滑,果点稀少,果皮薄,果窝微凸,果肉**,肉质致密、嫩滑、多汁、果肉纤维细、少、味甜、香味浓郁;种子多胚;8月中旬成熟。
4.产量表现该品种嫁接苗第三年试花结果,株产3.6~7.2kg,第四年株产10.0~20.0kg,第五年株产20.0~35.0kg,第五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25.0~40.0kg。高接树第二年株产8.3~15.5kg,第三年进入盛果期,株产21.5~40.8kg,最高株产50.0kg。
5.栽培要点①建议株行距3m×4.5m。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6~10月定植;②高换。一般在3~5月进行;③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施好花前肥、谢花肥、壮果肥、采后肥;及时防治叶瘿蚊、扁喙叶蝉、白蛾蜡蝉、切叶象甲;春夏季注意防治天牛及流胶病;每年花穗刚露时防治白粉病;进入夏季(雨季)防治炭疽病、细菌角斑病、疮痂病、煤烟病等;④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圆头形整形,采前适时修剪病虫枝、交叉枝、荫弱枝、徒长枝。结果树在采果后回缩重剪;⑤果实套袋。一般在鸡蛋大小(二次生理落果后),全园喷施杀菌杀虫剂后,适当疏果,选用特定的纸袋套袋。
6.适宜种植地区适合攀西干热河谷海拔1 400m以下地势较开阔地区种植。
三、金白花(芒果)
1.选育(引种)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攀农集团大祥果品开发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1995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引进。
3.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中等,长势较旺,呈圆头形。果实大小均匀适中,单果重212~323g,长椭圆形,果皮光滑,果点稀少;可食率73.1%~8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3%~22.6%;未成熟时果皮淡绿色,果肉浅**;经贮运后熟后果皮黄绿色,果肉**,肉质滑腻、多汁、无纤维、味清甜、芳香,种子多胚; 果实7月底至8月中旬成熟,花期易感白粉病。
4.产量表现该品种嫁接苗第三年试花,株产2.1~4.0kg;第四年株产5.0~10.0kg,第五年株产10.0~20.0kg,第五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15.0~30.0kg。高接树第二年株产2.5~5.5kg,第三年株产10.5~15.5kg,第四年进入盛果期,株产16.0~30.0kg,最高可达40.0kg。
5.栽培要点①建议株行距3m×4.5m。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6~10月定植;②高换。一般在3~5月进行;③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施好花前肥、谢花肥、壮果肥、采后肥;春夏季注意防治天牛及流胶病;每年花穗刚露时防治白粉病;进入夏季(雨季)防治炭疽病、细菌角斑病、疮痂病、煤烟病等;④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圆头形整形,采前修剪病虫枝、交叉枝、荫弱枝、徒长枝。结果树在采果后回缩重剪;⑤果实套袋:一般在鸡蛋大小(二次生理落果后),全园喷施杀菌杀虫剂,适当疏果,选用特定的纸袋套袋。
6.适宜种植地区适合攀西干热河谷海拔1 400m以下地势较开阔地区种植。
四、椰香芒(芒果)
1.选育(引种)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20世纪70年代从海南岛引进。
3.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形较开张,呈自然开心形,枝条长度中等;果实卵形至长卵形,果面光滑,幼果绿色, 成熟时**或黄绿色,果点致密不明显,果皮薄,果肩平斜,果脐不明显,果顶浑圆;单果重220~310g,可食率78.0%~8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23.0%。果肉橙红色,味甜、具椰香味,质地腻滑、多汁、无纤维感,种子单胚;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
4.产量表现该品种高接树第二年开花结果,嫁接苗定植第三年试花,第四年挂果,平均株产2.8kg,第五年平均株产7.5kg,第六年平均株产13.7kg。
5.栽培要点①选择背风向阳、光照条件好、灌溉方便、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干热河谷区缓坡地建园;每亩种植30株左右嫁接苗,合理培养枝条,使树体通风透光;②嫁接苗种植后次年每株粪水10kg,复合肥0.5kg;第三年春每株施入粪水10kg,复合肥1kg,秋季补施磷肥0.5kg;干旱季节,每月灌水3~4次,成年果园1~2次;③及时疏花,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④注意防治白粉病、蚜虫和叶蝉、炭疽病、蒂腐病、昆虫幼虫等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合攀西干热河谷海拔1 400m以下地势较开阔地区种植。
五、红灯(甜樱桃)
1.选育(引种)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阿坝州农业局经济作物管理站、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农业局果树站、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品种来源80年代从辽宁省大连市农科院果树所(原大连市农科所)引进。
3.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强健,幼树直立性强,成龄树半开张,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叶片大、椭圆形、较宽,在新梢上呈下垂状着生,花芽大而饱满,幼龄结果树中长果枝较多,盛果期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肾形、较大、端正,果梗粗短,果皮红色至紫红色,富有光泽。平均单果重9.0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19.1%,每百克果肉总糖含量10.0~13.8g、总酸0.43~0.81g,可食率91.3%~95.7%。果肉肥厚,汁多味甜。授粉品种有佳红、巨红、红蜜、拉宾斯。成熟期(阿坝州5月中旬,越西县4月底至5月上旬,汉源5月上中旬,广元市5月初)较原产地辽东半岛提早1个月以上,比山东半岛提早20~30天。成熟早,适应性和抗逆性强。
4.产量表现采用Gisela5号、6号和CAB6号作砧木,嫁接苗定植后第3年试花结果,株产1.0~3.0kg,第5~7年进入盛产期,株产15.0~30.0kg。高接树第二年试花,第三年结果株产5.0~12.5kg,第四年株产15.0~20.0kg,第五年进入丰产期,株产25.0~30.0kg,盛产期亩产可达1 200kg。
5.栽培要点①建议株行距3m×5m。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地建园,壕沟或定植穴改土定植;②按1∶4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③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盛果期后加强肥水管理,每年落叶前重施基肥,花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及时追施速效肥。秋季施肥占全年施肥量的70%;④整形修剪成纺锤形和Y型,幼树应多次摘心,促进发枝、扩大树冠,并通过拉枝开张角度,缓和树势,提早结果;⑤综合防治病虫害。在防治适期施药,搞好田间监测,使用无公害低毒、低残留农药。
6.适宜种植地区适合四川省
1 000~2 200m高海拔地区种植。
(通联:成都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