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2:26:09
字号: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三都澳海域环境的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三都澳海域内从事养殖、航行、勘探、开发、旅游、科学研究、船舶修造与拆解以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毗邻三都澳海域的陆域内从事影响海域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陆海统筹、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第四条 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和海上联合执法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第五条 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将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建立和实施海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与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实现三都澳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标准。

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做好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并指导村(居)委会配合做好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第六条 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海洋生态建设、海洋污染防治等海洋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对所辖区域内三都澳海域污染和陆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统一发布生态水环境质量信息。

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渔业生产活动和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产生的海洋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海事、港口、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林业、水利、公安、海警、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鼓励海洋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开展保护海洋环境的公益性活动。

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海洋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增强社会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三都澳海域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损害三都澳海域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因海域环境污染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三都澳海域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第二章 海域污染防治第十条 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综合分析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编制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界标。

严禁在禁止养殖区,以及军事管理区、航道、锚地范围内从事海水养殖活动。

在养殖区和限制养殖区内应当依法持证从事海水养殖活动。第十一条 在三都澳海域从事海水养殖生产,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合理投饵、施肥,推广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冰鲜杂鱼等直接投喂。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国家渔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第十二条 三都澳海域养殖单位和个人对海水养殖、捕捞过程中产生的病死鱼、饲料袋等垃圾应当集中收集,运至陆地场所作无害化处理、循环再利用或者其他环保措施处置,禁止将生产、生活垃圾直排入海。第十三条 三都澳海域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对渔排养殖管理房化粪池进行改造,建设生态净化池,实现养殖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三都澳海域近岸从事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生产的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建设生态净化池或人工湿地等尾水处理设施,养殖尾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第十四条 海水养殖设施禁止使用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泡沫制品、塑料瓶,以及其他不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的建造材料。本条例公布前使用泡沫制品、塑料瓶等作为海水养殖设施的,应当在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时限内予以清除并改造升级。

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养殖单位和个人改造升级养殖设施提供指导和服务,对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型海水养殖设施实行政策扶持。

三都镇位于建德市东部,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口。与严州梅城古镇隔江相望,历来是建德市东部重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945.5亩。辖5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现有人口26770人,其中农业人口25777人。2004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9亿元,其中实现农业产值1.79亿元,实现工业产值8.5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54.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2 元。三都镇处在“两江一湖”黄金旅游线上的黄金地段,集镇临江而立,周围环绕着“三江成字”、“双塔凌云”、“七里扬帆”、“子胥野渡”“葫芦飞瀑”等著名景点;境内有仁王寺、龙门瀑布、小泥沟瀑布群、休闲观光果园、旅游度假村、香榧古树群、农家乐等景点;全镇山环水绕,自然风光旖旎迷人,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三都镇交通便捷,由320国道到杭州一个半小时,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20公里、千岛湖通用机场40公里、金千铁路新安江站30公里,公路还连接着兰溪、义乌、浦江等地,水路直达上海,可通200吨级的船只、1000吨级的船队。

三都镇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镇现有工业企业306家,以伞业为特色,涉及化工、塑料、五金、冶金、矿石、轻纺、服装、木材加工等行业。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8.54亿元;销售产值8.3亿元;技改投入4340万元。三都镇块状经济有一定特色,全镇有伞业企业102家,生产伞架能力为年产3亿把,2003年实现产值36540万元。极具区域块状经济特色,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良好。

三都镇的产业功能区位于“三江口”省级风景旅游区,规划面积1503亩,是集工业、旅游、休闲、商住于一体的产业区块。已完成首期开发面积425亩,现有已经办好手续可直接出让的存良土地700余亩。功能区二期开发正处在建设热潮中。三都集镇随着三都大桥、松口大桥的通车和“五年再造一个新三都”的规划,开发前景良好,商机无限。

三都镇农业产业极具特色,全镇有山林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85%。有柑桔基地2.7万亩,年产柑桔6万吨,享有“黄岩蜜桔甲天下、三都桔子胜黄岩”美誉;生态水产养殖资源得天独厚,有水产养殖基地3200亩,淡水鱼年产1500吨;有西红花基地1600亩,是中国第二大西红花种植基地;该镇的凤凰山区境内峰岭边绵,山谷纵横,是发展香榧最为适宜的地域,也是杭州地区最大的香榧产区,所产香榧以壳薄、肉满、味美、香脆而闻名遐迩。凤凰香榧先后获得“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银奖”、“杭州市第四届优质农产品展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金奖”、“2003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2004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等荣誉称号;全镇现有野生香榧树2万多株,新发展香榧基地18000多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9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