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的县城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2:13:11
字号:

江陵县是中国湖北省荆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总面积为1032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县半年以上人口)为402215人,其中:城镇人口124001人,农村人口278214人。今天的江陵县在江陵古城东南约50公里处,江陵城遗址在与江陵县毗邻的荆州市荆州区。

江陵的县城

江陵县辖7个镇(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郝穴)、2个乡(马家寨、秦市)。共有13个居委会、203个村委会。省管江北监狱、三湖、六合垸农场在辖区之内。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邮编:434101。行政区划代码:421024。区号:0716。拼音:Jiangling Xian。

地形西高东低,较为平坦,海拔高程在40米以上(马家寨乡文新村五家河)——25.3米(沙岗镇九甲湖电排)之间。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主要湖泊有三湖、白鹭湖。

江陵生物资源丰富,有动植物1200多种,其中动物200余种,植物1000余种。农作物及栽培物20余种,蔬菜80余种,水果13种,花类近80余种,林木88种,竹类13种,药材222种,其它500余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蚕豆、大豆、绿豆、棉花、油菜、花生、芝麻;主要动物有华南兔、黄鼠狼、猪獾、鹌鹑、七彩山鸡、红颈雉鸡及鸟类、蛇类、蛙类等;主要优势树种有意杨、水杉、池杉;主要乡土树种有枫杨、苦楝、桑树、竹类;主要林果类树种有柑橘、葡萄、桃、梨;其中珍稀植物有资市镇百年银杏;主要水产品有鳝鱼、河蟹、大口鲶、泥鳅、鲫鱼、鲤鱼、草鱼、花白鲢、乌鳢、小龙虾、中华鳖、螃蟹、中华草龟、黄颡鱼。

江陵县国土面积104873.52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0.56%。其中耕地面积68740.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55%;园地面积286.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7%;林地面积1609.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城镇村庄及独立工矿用地10012.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5%;交通运输用地2566.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605.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60%;其他土地48.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5%。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适宜性广,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对优势突出。但土地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尽合理,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大,园地、林地所占比例偏低,缺乏牧草地。同时,各地类内部利用结构也不尽合理,耕地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少;林地中用材林比重大,经济林比重小。土地开发利用主要是走迁村腾地、土地整理的新路,增加可耕地面积,其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林牧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86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7205万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3331万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8069万元,增长11.4%。人均生产总值8116元,较上年提高718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8:19:33调整为46:21:33。

梦回郝穴(一)小学和中学

郝穴镇是江陵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4年底,郝穴镇民营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有毛巾、星火、彩印、仪表、火柴、天绘等6家企业。改制企业纷纷加大技改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荆州市大地火柴厂投资20万元改进工艺,开发餐馆、宾馆及旅游火柴等新产品。三江彩印投资60万元购买地基、设备,进行纸箱加工。隆丰农药技改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轻机厂的伸缩式不锈钢平架已达到出口标准。2004年,县委、县政府在城区建立了工业园区,郝穴镇协助园区开展土地收储工作,分别在双港、新跃、新园、齐心等村收储土地700亩,并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过去的传统农业开始向特色农业转变。郝穴镇种植菊花1500亩、黎蒿1000亩、甘蔗2000亩、反季节蔬菜1000亩、无籽西瓜2000亩,亩平创效益均在2000元以上。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逐渐成熟。相继成立了郝穴镇菊花协会、黎蒿协会、甘蔗协会。2004年底,菊花协会被评为全省100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之一。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大户。到2004年底,郝穴镇先后建成了荆州市鹤林养生茶业公司、江陵县旺旺米业有限公司、江陵县粒粒辛米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形成了30亩以上种植大户5户,2005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大户6户,2005年出栏牛羊100头以上大户2户,2005年产禽蛋200吨以上大户1户。认真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农民负担得到减轻。2004年度,农民人平负担132元,亩平124元,比税费改革前人平减98元,亩平减87元。2004年,江陵实验猪场和江陵县鑫种养殖场落户郝穴。江陵实验猪场存栏三元杂交猪500头,二元母猪80头,杜洛克公猪5头,实行自繁自育,2005年出栏可达1000头以上。鑫种养殖场现存笼蛋鸡1万只,2005年产蛋量可达200吨。

郝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也不遥远。郝穴是我的家乡,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然后离开家乡去读书,工作,至今已整整四十年。虽然经常回家,但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有仔细看看郝穴的变化。多年以后再回到这里,猛然发现原来已经离开了那么久。记忆里,那些关于故乡、关于母校、关于经常走的路,过的桥,关于蜿蜒曲折的荆江和陪伴我们童年欢笑的内荆河,竟然那么陌生。曾经的郝穴镇变大了,成了县城;熟悉的风景渐渐消失,新的城区慢慢矗立。

郝穴,越来越陌生。我们之间,时间越长,隔的越远。

郝穴,是梦开始的地方。那里,有我最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朦胧和烦恼,还有那久久凝视而渐行渐远的影子。

今年五一假期,花一天时间到郝穴老城区看了看,想寻找儿时的记忆。很遗憾,老城区到处都在拆迁,以前的印迹已面目全非。只能在梦境中闪现四十年前的图画,用照片加叙述来还原以前的情境。

我的家就在红色汽车旁的废墟上,左边是郝穴小学,以前这条路只有三米宽,路的两边是水沟,大部分时间跨过水沟上学去,下大雨后才从大门进去。郝穴小学的四周到是用水沟隔开的,只有一个大门,走进大门,有一条道路直通老师办公室,道路两边是一排树林,再往前就是操场,操场上有两个篮球架,再往前走,就是几排平房组成的教室。最后面是老师的宿舍。小学的空地种植蔬菜和芝麻等。

这是廖同学保存了五十多年的图纸,到底完成了远景规划的多少,已无法考证了,因为图纸上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的郝穴小学真的很漂亮,气派整齐的教学楼,现代化的足球场和塑胶跑道,好象还有个名人馆。

这张照片对于六零后,七零后都不会陌生。中间的这条路叫前进北路,这条路是进入郝穴中学的唯一通道,是名副其实的中学路,我们在这条不到三米宽的路上走了四个春夏秋冬。郝穴中学在郝穴小学的北面,也是由水沟形成天然的栅栏,当然学校四周的水沟也档不住我们,从窄的地方跳一下就过去了。左边的路通向易沟子,郝穴著名的易沟子酱油面就发源于此。从这里进入郝穴中学的大门已封闭,郝穴中学也改名为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以前的郝穴中学教室和办公室都是平房,哪有这么气派的教学楼。看到如此高大上的学校,我驻足看了好一会,这是我寒窗苦读四年的母校吗?我没有勇气进入学校看看,绕道楚才路从外面看看我的母校。

在楚才路中段,终于看到郝穴中学的老大门。这个大门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斑驳的大门已经萧条,只有郝穴中学四个大字顽强耸立,述说着曾经的辉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8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