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主导,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扶持、规范和引导如田贸e通之类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二是各
级政府要出台鼓励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开展电子商务,对开展电子商务的农业企业和农户适当予以奖
励。要积极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展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多品种、全覆盖,重点推进本地农业企业流通业态改造。三是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法律法规和农业电子商务
政策,以保证网络环境安全。四是要加强市场监管,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有利于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
发展。
2、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组织建立健全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建立行
业或综合性的农产品专业网站,积极扶持和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农户延伸,积极
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同时要通过降低上网费用,刺激农户网上消费。二是要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
信息管理和协作机制,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通道,实现涉农数据的兼容和共享;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预警和监管系统,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从市场前景分析,农产品销售正在迎来消费热潮,但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缺乏品牌意识、信息封闭、资源散乱
等问题,所以加快培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品牌营销至关重要。要强化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品牌意识,借助品牌经营,做大特色,通过资源整合,向农户主动收购散
货,让一些有加工能力的企业进行深加工,统一包装,发展“农户+网店+公司”的模式。
4、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进程。产品的标准化直接影响农产品信息的正确传递与否,进而影响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
用,联合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物流企业,加大对农产品技术标准、计量标准、作业和服务标准、成本计算标准的研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严格按照标准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国家的监测指标之下,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农产品加工的标准进行加工、流
转。
5、培养现代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农民,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推广的前提。一是要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二是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强化各级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
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社会基础。
6、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存活时间,决定了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有一定限度。
农产品电商怎么做?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果没有好的项目在做,选择做农产品电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对于一些没有涉足这方面的人,刚开始做农产品电商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以质量、个性化为店铺首要特点。农产品店铺,一定要以货真价实为主要特点,产品的真实性一定要达到100%,如果暂时断货,要实情告诉老顾客,让他们等多少时间。坚持一个原则:宁可少卖,绝不能贱卖。
顾客能成为你的销售,只为两件事:认可你的产品和满意你的服务,这也是销售的最基本功。当产品质量让客户满意,才会有第二次销售,尤其农产品相比于其他工业产品,客户对质量的要求会更高,但相对的回头率也会相对比较高。当质量和服务都满意,部分客户也会推荐其他消费者继续购买,起到口碑营销作用,宣传品牌。
好东西出售,要细水长流,千万不要让顾客一次买个够。一次买个够的产品,容易产生满足,厌烦,甚至觉得你东西不好。所以价格和产品的重量的设计不宜过多,定量刚刚好一次使用完,不要给顾客过多的恩泽。
三顷良田通过农田认养,让消费者能充分对自己的产品有定义权,带动新的农业消费趋势,认养后还以亲自到访农田,参与特有文旅活动,体验田野劳动,收获全家健康。
着力打造以时令农产品产业园项目为龙头,依托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终端销售网络实体与电商平台的产业版图,发挥线上线下网络优势和规模效应,构建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模式的时令农产品绿色交易新体系,树立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一旦切入农产品电商这个领域,很多人将不好做、不赚钱,归咎于昂贵的物流和产品质量控制难,这种粗俗、表面的认知害了很多人,即便做了很多年电商,还是弄不明白本质问题。
其实,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合理的产品定价匹配追求原生态的客户群体。
首先讲几个客观因素,第一,农产品不可能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地里的庄稼不可能每个果子都是大小一致的,如果高度一致那就不是自然生长的果实。
第二,自然生长的庄稼需要漫长的周期,和适宜的气候和季节,还有不可控的天气、洪涝等自然因素干扰,所以不可能在二月长出西瓜、九月可摘樱桃、十二月吃到豇豆,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生长出来的,不能称作原生态农产品。
第三,原生态农产品对应的客户人群一定不是天天吃大棚蔬菜、求温饱的客户群体,而是生活品质有追求、财力充沛,并且对原生态农产品的生长过程有深刻了解和宽容的客户群体。
真正高质量的农产品是靠天吃饭的,人为过多干预了,品质也不一定好,也没有原来的味道,真正的农产品价格肯定高于大棚种植产品,也只有少数人能吃到。
所以某些农产品电商经营着天天喊物流价格降不下来,品控难以控制,实际上是为自己找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