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高标准农田上实现收益:
1.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公司可以调整种植结构,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例如,种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
2. 加强农产品销售:农业公司可以积极开展农产品的销售,通过网络销售、产销对接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额。
3.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农业公司可以利用农田景观、自然风光等资源,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从而增加收益。
4. 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新型农作物:农业公司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适合当地的新型农作物,有效利用资源和资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收益。
5. 优化作物结构,对病虫害采取预防性措施:农业公司可以通过优化作物结构,对病虫害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作物损失,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收益。
6. 通过多元化经营及集约化种养:农业公司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及集约化种养,追求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从而增加收益。
综上所述,农业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高标准农田上实现收益。
农超对接(Farming-Supermarket Docking) ,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即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中国只有15%左右。
在中国,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基本条件。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探索推动鲜活农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