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桥花果芋,东乡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王桥花果芋因芋头顶部有数圈粉红色的花芽而得名,整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顶部稍大,顶芽粉红色,表皮浅**,被多轮褐色棕毛,芋肉乳白色,易煮易熟,口感细嫩糯滑,香润可口。
2、临川葛粉,是临川一道特产,临川葛粉系立冬后选用优质葛根,采有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品质优良、纯正卫生、洁白细嫩、清香爽口等特点,是纯天然的优质营养保健食品。主产在为罗湖镇、云山镇等乡镇。
3、临川菜梗,是临川的传统民间特产,以“不怕辣”而著称,以芥菜梗为主要原料并配以辣椒、大蒜等辛辣佐料腌制而成,外观翠绿,质脆味辣,甜、咸适宜,风味独特,屡吃不厌,以辣为主,五味兼备,可备蔬菜淡季佐餐所需,也是平常解荤除腥开胃的最好小菜。
4、东乡白花蛇舌草,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乡白花蛇舌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5、黄栀子,又名山栀子,茜草科,常绿灌木。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主产于抚州市临川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临川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乡白花蛇舌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乡区
上虞有哪些节日习俗?
东乡县的特产有绿壳蛋(华绿养生蛋、宝贝蛋、营养蛋等1-2元/个),丝瓜络制品(美尔络有机布鞋、床上用品等几元至几百元不等),蚕丝被(井冈梅花蚕丝被)都是特色农产品。
乐安县竹木业发达,特产有竹笋干、香菇干、小竹笋、竹笋罐头等。
一、春节
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正式节期为农历正月初一,但在头年十二月(腊月)中下旬即开始购置年货、洗扫掸尘、舂年糕。腊月二十三称“小年夜”,做糯米汤团祭送灶神,意为封住灶神嘴巴,不使其上天说坏话。腊月三十称“除夕”,贴年画、春联。除夕夜,祭祖先,吃丰盛的团圆饭,称“分岁”,桌上必备一碗“元宝鱼”,意为“年年有余”;一碗鲞冻肉,意为“有想头”,均只摆不吃。桌上还有年糕、粽子,意为“年年高中”。家中若有人外出,要为其摆放一副碗筷,以示“阖家分岁”。小辈向长辈敬酒,大人向儿童分压岁钱。农户把农具横倒,意为“让其休息”,晚上12时接灶神。正月初一开门放爆竹,称“开门炮”。人人穿新衣,俗语“三十夜的吃,年初一的穿”。初一早餐多吃莲子桂圆茶、年糕、粽子、汤团、藕茶等点心。族中男丁去祠堂祭祖,然后小辈拜见长辈,亲邻彼此互拜。除夕夜至年初一要说吉利话,俗称“过年话”,忌哭泣、打骂、争吵,年初一忌借钱、讨债、扫地。正月初二开始出门向亲友拜年,俗称“拜岁”,有“小时外婆家,大时丈人家,老来姐妹家”的俗语。拜岁可持续到正月底,称“拜大麦岁”。正月里,大的村镇邀请戏班演戏,庆贺新春,祈祷丰年。
解放后,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多数习俗被保留,但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文化部门在春节期间多安排文娱体育活动,党政军机关召开茶话会、拥军爱民座谈会、团拜会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假期3天。
二、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据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记载:“元宵街市接竹棚悬灯,各社庙赛神以鼓乐剧戏为供……里中少年于月下较武止,聚观如市,贵游好市者放烟火争胜,自嘉靖倭奴犯境,遂不复再”。但各地仍有演“灯头戏”习惯,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演戏5天5夜。
三、清明
清明是踏青、扫墓的日子。家家做艾青麦果(米粉掺青艾作的蒸饼),俗称“亮眼麦果”。娘家要给出嫁不满一年的姑娘送艾青饺子,称为“望青”。清明天亮,牧童将牛赶到田里,任其吃草子,任何人不得干涉,称为“放青”,俗谓“吃了清明露水草,就要开始耕田了”。
四、立夏
是日称人,意为称了体重不会疰夏。立夏吃笋,称“健脚笋”,俗谓:是日吃了健脚笋,一年干活脚不酸软。忌坐门槛,说坐了门槛要疰夏。是日小姑娘穿耳洞。
五、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吃粽子。门窗、床铺遍插菖莆作剑、艾条为旗以“避邪”。室内洒雄黄酒,乡里有做黄荆烟堆熏室内的习惯。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酒、黄鱼、蛋黄)。小孩额上用雄黄酒写“王”字,吃炒豆。姑娘精心缝制香袋,佩带胸前,以驱“五毒”(蛇、蝎、蟾蜍、壁虎、蜈蚣)。东乡,端午日要吃方糕(大糕),并馈赠亲友。
六、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鬼节。民间有做“兰盆”习俗,请道士做道场,超度无主鬼魂。也有请绍兴“大班”演目莲戏。傍晚时,人装扮成鬼王,判官奔跑于荒野坟地,召唤鬼魂,天亮前送走。解放后,此迷信习俗已废。
七、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是团圆节。亲朋之间互赠月饼,未过门女婿尤重此礼,要给女方送月饼、秋牯鸭(即雄鸭)。晚上吃月饼、水果赏月。此俗至今不变。
八、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登高节日,是日亲友相约登高。吃米粉做的重阳糕,谓之“重阳登高步步高”。
九、冬至
冬至以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而受到农家重视。冬至以后,春花作物不能再下种,有“冬至种日麦,夏至一日啄”的俗语。旧时有做冬至习俗,先祭祖,后全家饮宴。是日,外出者要赶回家中团聚,俗称过“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