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之所以必要,因为: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具有两面性,而且在中国建立后仍然具有两面性,即它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承认共同纲领,拥护***的领导,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第二,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第三,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掌握了一定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有一定技术专长和企业管理经验的阶级,对这个阶级的和平改造,有利于利用资产阶级分子的技术专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的可能性在于:第一,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掌握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二,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同农民个体经济的联系;新中国在没收了官僚资本之后,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第三,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比较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军队为何不装备全自动手枪
中国军人长期以来对全自动手枪有着浓厚的兴趣,在30年代和40年代,许多军队组建了手枪队作为他们最精锐的安全部队,或者从事特种作战和游击战。比如1927年南昌起义时,专门成立了贺龙手枪总队,每人配备两发炮弹,既保护贺龙司令员本人,又保障他的安全,他还有重要的职责。起义总部。从此,中国工农红军也有了一支精锐十足的“手枪队”。由于当时冲锋枪和机枪的稀缺,突击火力选择了直接自动手枪。
我军人员对箱式手枪等自动手枪十分喜爱。我军唯一装备的手枪是54式手枪,是半自动手枪。中国军队仅装备92式9毫米和5.8毫米半自动手枪。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自动手枪的型号数量很少,价格很贵,重量相比冲锋枪没有那么轻,战斗性能是标准冲锋枪。跟上机枪。因此,全自动手枪长期以来只有特种部队、警察和游击队民间力量使用,很少被正规武装部队使用。
在中国,最经典的全自动手枪当属德国毛瑟1896军用手枪,即Shellgun(又称Boxgun)。这把枪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手枪之一,其性能介于冲锋枪和手枪之间。箱炮曾经是中国军人的象征,到1930年代,中国军队所有班排长都配备了这种手枪。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时期,我军都大量装备了这种武器。八路军和新四军也非常喜欢敌后部队的箱炮。
箱式火炮项目在我军实施了30年,但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正式退役,取而代之的是苏制托卡列夫手枪。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我们的军队、警察和民兵继续大量使用boxgun。直到80年代,很少有警察和民兵装备这种自动手枪。盒枪使用7.6325mm毛瑟手枪子弹,初速高,枪口动能大,杀伤力和穿透力是普通半自动手枪无法比拟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从苏联进口过苏联设计师斯特金于1950年代初研制的斯特金9毫米自动手枪。全自动,一次装填20 发9x18mm? 马卡洛夫手枪弹,射速为每分钟600 发。斯特金手枪的枪托非常有特色,配备了一个木盒形的枪套,除了保护和携带手枪外,木制枪套在正常射击时连接到手枪握把,并提供一个肩托,作为枪托用于射击。
斯捷奇金手枪因其凶猛的火力而受到包括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内的许多枪支大师的喜爱。因为它可以使用59式公安手枪曾经使用过的59式9mm手枪子弹,所以获得起来并不难,存货有好几颗。苏联军方设计这种全自动手枪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种好用的小型冲锋枪。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苏联空降特种部队在反游击战中大量使用斯特金手枪。这把枪一直服役到前一年的乌克兰内战。
中国在80年代还研制了两款全自动手枪。其中之一是仿品,以波兰PM63 9毫米冲锋枪为原型的82式冲锋枪。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侦察分队抓获越战特工,缴获一挺精巧的小型微型冲锋枪。经专家鉴定,这把冲锋枪为波兰制造的9毫米PM63冲锋枪。
1981年,日本仿照此枪进行测绘创作,并将其命名为82式9毫米冲锋枪。国外将PM63定义为单兵自卫武器,而我国军队将其定义为自动手枪。由于该枪没有正式的重型装备,所以在后来的国家轻武器标准分类代号中并没有这样记载。
中国最著名的国产全自动手枪,是80式冲锋手枪。80式冲锋手枪是一款返祖的怪物,经过战争年代的老一辈中国军人,都对毛瑟手枪盒子炮有着不可抑制的情感,以至于新中国轻武器工业在研制第一种国产自动手枪的时候,设计出一种外形与毛瑟手枪极其相似的怪物。
国产1980式自动手枪,性能与毛瑟手枪相仿,跟毛瑟手枪的最大区别,是没有采用大木盒式的枪托,而是用一支多用途的匕首作为枪托。
80式冲锋手枪属于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的产品,在研制之初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好在这种保守固执的设计思想搞出来的返祖怪物并没有装备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