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通胀是经济周期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当发生通胀时,首先上涨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因为它是刚需,而非必需品(比如汽车、手表、耳机)不是,所以无论经济过热(通胀)还是过冷(通缩),必需品的需求一直很大,一旦发生通胀,人们当然会把手中不值钱的钱换成能维持生活的东西了。而对于非必需品,购买力由于通胀而打了折扣,自然它们的需求也就没有了。至于普通工业制品,则完全取决于工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了,技术越发达,工业制品的价格也就越低。
正文:通胀是经济周期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主要由于货币供应过多、本币贬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历史上看,无论是温和的通胀还是恶性的通胀,首先上涨的都是生活必需品。不过,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背后的经济逻辑。
1、刚需的商品最容易涨价。通胀的原因有很多,类型也有很多,但表现出来的只有一种现象,那就是钱不值钱了。此时人们会有强烈的将手中现金换成商品的动机,我手表可以不要,汽车可以不要,但柴米油盐不能不要。所以,当人们都去抢购这些生活必需品的话,价格自然也就起来了。比如1948年国统区的上海,当下的委内瑞拉,通胀时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出现了暴涨。用经济学最简单的理论解释,那就是供需问题,生活必需品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发生通胀后,最容易涨价的也是它们了。
2、普通工业制品价格与通胀弱相关。意思就是工业制品价格在通胀时不一定会涨价。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电冰箱,同样是2000块钱,10年前只能买那种老式的冷藏+冷冻的双门冰箱,容积小;而现在或许能买个三门的,大容量冰箱。再比如自行车,放在以前那可是家里的大件了,可是现在满大街的共享单车都没人要,旧车卖的话也就几十块钱,跟一顿快餐差不多。几十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价格不但没有涨多少,甚至有的还跌价了,而在这几十年里,通胀率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按照经济学原理,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值更多了,那么单位商品的售价就会下降,就是这个道理。
3、非必需品价格弹性大。国内虽然也存在通胀,但总的来说老百姓的财富也多了,所以像汽车、手表、耳机这种非必需品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如果是恶性通胀的话,那么非必需品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也就是说非必需品对于通胀通缩,甚至宏观经济的价格敏感度很高,经济好,大家都有钱了,汽车销量高;经济不好,汽车立马就滞销。比如在去年的贸易战期间,资本市场哀鸿遍野,中高端出口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贸易企业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
4、黄金、珠宝等保值类资产价格上涨。我们都知道,黄金是全球的硬通货,哪怕国家消亡,货币成为一张废纸,但黄金依然具有价值。所以每当地缘政治、战争、通胀等风险因素抬头时,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总是会受到资金青睐,使其价格上涨。另外,像珠宝、收藏品等在通胀期间也具有一定的保值性。
至于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或者说经济特性,那就是稀缺,且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国家货币本身只是一张纸,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背后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而金银天然具有价值,也就是说,金银在地底下,还没被挖掘出来时就已经具备了价值,这与汇率、经济形势、战争等各种因素毫无关系。
目前,虽然我国的M2和物价都增长了许多,但经济一直都处于平稳运行区间,而且温和的通胀对于经济其实是有利的,这说明经济正在发展,只要控制好债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全球粮食价格暴涨,哪几种谷物的价格增长最多?
引言:众所周知,大家每天所吃食品都会在超市所进行购买,而对于这些日常食品来说,每天价格跌涨范围都不是很大,只为了能够让民众吃上新鲜食品。但是对于韩国来说,食品价格猛涨,也让很多民众苦不堪言。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韩国食品大幅上涨主要原因。
一、韩国食品主要类型
在大多数人眼中,韩国食品在很多人心目中大多数都会吃米饭,泡菜,其实对于韩国食品来说,他也是有很多种类型,以此来更好满足不同人对食物需求。虽然说泡菜和米饭是常见食品,但韩国还有其他美味食物,例如烤肉和炸鸡。但是,这两种食物价格在韩国会比较高,很多人只是会偶尔进行吃一次。不仅肉类食品在韩国价格高,同时蔬菜水果价格也是相比较其他食品来说也比较高。
二、韩国食品价格上涨原因
虽然韩国食品物价相较会比较高,但是也是在民众能够承受范围之内。随着韩国食品价格不断呈现上涨趋势,也让人们纷纷想了解其中原因。其实对于韩国食品价格上涨有很多种原因,最主要还是受到自然原因影响较大,韩国因为受到寒冷天气侵袭,使很多蔬菜水果受到冻伤,从而使蔬菜水果价格进一步呈现出上涨趋势。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韩国停止了对外贸易,而无法进一步从国外市场购买相关食品来满足国内民众需求。
三、韩国食品价格上涨经验总结
其实对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就是要让民众吃好,而食品价格也要物美价廉。这就要求国家要进一步改进种植方式,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瓜果供给量,这样才可以让本国食品价格不会呈现上涨趋势,使民众生活能够更加幸福。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在2020年整体上涨20%,大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上升,达到2月116点,这是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高粱价格同比上涨82.1%,国际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5.5%,小麦价格同比上涨19.8%。与此同时,国际牛羊肉行情正在上涨。从具体国家来看,美国今年2月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均比去年同期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火腿和新鲜鸡肉,涨幅超过16%,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上涨。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整个食品价格通胀风险。尼日利亚今年2月全国食品通胀率同比增长21.79%,创下15年来的最高水平。阿根廷今年1月和2月的通货膨胀率均达到8%,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惊人,与去年下半年相比,阿根廷水果平均价格上涨了228%。土豆的价格上涨了114%,肉类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03%,蔬菜类的价格也上涨了88%。韩国最近韩国大葱平均零售价为每公斤7400韩元,约合人民币43元,同比暴涨3倍以上,创下了过去4年来的最大涨幅。另外,韩国的鸡蛋、白菜、苹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6%以上。
节日后对玉米市场走势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两点。一种是企业购买情况,另一种是粮食贸易商及农户的粮食销售情况。如果集中销售粮食正在进行,玉米价格将会有短时间的回调。长期来看,玉米市场存在供应差距时,玉米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下滑。此外,全球玉米价格均处于上升通道。美国玉米价格最近上升到历史最高值,乌克兰玉米出口价格创下7年来的最高水平。进口粮食价格的上涨也意味着进口成本将上升,进一步提振国内市场。
中粮、眉山直属仓库拍卖的二等玉米投标价格为每吨3160韩元,最终以3400韩元(1.7韩元/斤)的高价全部交易。一方面,它反映了目前市场的食物短缺程度更大。另一方面,高储备价格和高交易继续刺激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今天国内玉米市场持续强劲,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每吨上涨20 ~ 50韩元,山东局部略有回调。东北山区玉米价格持续稳定,黑龙江省每吨上涨20元。华北黄淮山区玉米价格上涨势头放缓,河北、河南、山东部分粮食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上涨20 ~ 50元,山东个别企业试验性下调10元/吨。北方港口部分贸易商提高了20元的价格。南部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每吨上涨10-20元。虽然市场再次出现回调迹象,但从目前的山东供需情况来看,带有全国性质的下调很难,预计玉米价格将保持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