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农民,不仅不需要交税,而且还能对各类农产品进行补贴。
给农民发放土地补贴,这在很多国家都有一套做法,目的就是鼓励农民种植粮食,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的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今年中国关于农业补贴的规定和具体指标主要包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补贴,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关于实施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农业补贴的具体要求,包括对耕地保护、可持续经营、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补贴。
具体指标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耕地保护补贴:要求各地加强对耕地保护补贴的发放,确保农民获得足额的耕地保护补贴,以支持耕地保护行为。
可持续经营补贴:要求各地加强对可持续经营补贴的发放,支持农民通过可持续经营获得更多收益。
绿色发展补贴:要求各地加强对绿色发展补贴的发放,支持农民通过绿色发展方式获得更多收益。
这些指标旨在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实现“三农”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023年第一次发放的农业补贴
而在这段时间里,农民们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2023年第一次发放的农业补贴,资金也到账了,并且发到了当地的有关部门。
日前,全国各地农机局陆续下发了2023年度耕地保护补贴资金,并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县市。
耕地保护补贴,又称“粮补”,截止到2016年,这一补贴已经变成了“三项补贴”,由粮食补贴、种子补贴、农资补贴三大补贴组成,因此被很多人称为“粮补”。
而现在,2023年的耕地保护补贴已经发放到各地,也就是说,今年的粮食补贴马上就要发放了。
当然,分给农民之前,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比如说,要对每个家庭的土地做一次清点,看看有没有变来变去。
所以,你大可放心,卡里的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转过来。
虽然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发下来,但很多地方,都已经宣布了。
目前,对耕地的补偿标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有的地方,同一省,不同县,不同等级的耕地补偿标准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每亩补贴在40元到150元之间。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日前发布了《关于发放海门区2023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2023年,海门区将以每亩120元为基数,对海门区进行适当的补偿。
据湖南省浏阳市发布的文件显示,当地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为95元/人;山东省青岛市在2023年西海岸地区将享受到每年127元的水土保持补贴;江苏省苏州市给予每亩土地120元的补贴;贵州龙里县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为46.18亩,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为46.18亩;黑龙江省在2023年前还将享受到每亩57.78元的生活补贴。
各地具体补贴情况,4种情况不能领
对农民而言,耕地保护补贴是最普遍、最广泛的一项补贴,农民有耕地就可以享受到。
不过,一定要注意,对于耕地保护补贴,每年都要进行“动态审核”,也就是要看农民还在不在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的情况下,是否还在继续。
从各地发布的相关通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将不会对耕地进行补贴,农民朋友们要注意了。
1、耕地已改为设施用地,并经征用后改为建设用地
对于已经转为农业用途,但不是以粮食为主要用途的耕地,不给予补助;至于那些已经被征用的田地,则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助。
2、已参加退耕还林且已获得补贴的土地
在某些条件较差的地方,为了保护自然条件,将产量低的耕地退耕,给予相应的补偿。
这样的话,他也得不到农用补贴了。
3、废弃了一年以上,并且已经被县级政府认定为无人区。
只有在实际耕作的农民才能获得耕地保护性补助,而且在其耕地弃置一年以上的情况下,保护性补助将被终止。
今后,未被废弃的土地,仍可继续耕种,并可申请续期。
4、占补平衡中的“补”地系不达标耕地
啥叫“占补平衡”?也就是说,如果要用到耕地,那么就必须要用到耕地,并且要用到足够的耕地,才能拿到耕地保护补贴。
比如某个县城,想要发展工业,要在郊区建工厂,就得在郊区圈出500亩耕地,然后通过合村并镇,“补”上这500亩耕地。
根据国家政策,只有在种地的农民手里才能买到保险,因此,只有在种地的农民才能买到保险。
2023年,可以说是农场主的大好年头了,因为粮价持续上涨,加上政府补助的提高,让农场主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