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汛情影响
今年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汛情,连续的强降雨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青菜种植行业本来就是一种看天气吃饭的行业,而受汛情影响,许多地方的青菜产量都比往年下降了许多,但是人们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菜价上涨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2.季节性因素
目前正处于蔬菜季节更替的一个时节,夏季蔬菜的供应基本结束,而由于今年天气转冷的速度比往年快,更是出现了多雨天气,对冬季蔬菜的产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寒冷的天气,增加了蔬菜的生长期,这自然也使得市场的供应量减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造成了菜价的明显上涨。
大希地整切牛排牛肉 儿童牛排生鲜西冷菲力眼肉进口肉源整切调理
169领券
减10
京东
月销6000
购买
3.生产成本上升
相比于往年,今年的化肥、农药等种植蔬菜呢原料价格都比往年要高,此外,今年的油价也是不断上涨,使得蔬菜的运输费用也比以往要多。总得来说,这些因素直接促使了蔬菜的生产成本蹭蹭往上涨。
多地滞销,蔬菜批发大省为何会遇如此窘境?
最近买菜的小伙伴们肯定注意到了,蔬菜价格贵了不少,有些蔬菜每斤单价甚至突破了“10元”,都比肉的价格还贵了。那么近期蔬菜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蔬菜为什么这么贵?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近期蔬菜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不少南方的消费者发现,市场上蔬菜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有些蔬菜每斤单价甚至突破了“10元”。在浙江乐清一家菜市场,西蓝花、荷兰豆、秋葵等常见蔬菜,每斤价格都在10元以上。杭州、舟山、平湖等地的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也普遍上涨。
这主要是受9月份以来的冷空气影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天气好转,秋菜大量上市后,菜价有望稳中有降。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到底为什么蔬菜这么贵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受9月中下旬以来北方蔬菜产区连续降雨影响,蔬菜生产力尚未恢复,一些地方的蔬菜因为被雨水浸泡出现烂根、烂心损伤,产量明显下降。”何晓杰说。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此外,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金秋十月,本是丰收喜悦的时节,但由于销路不畅,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近一段时间以来却频繁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滨州的芹菜、聊城的辣椒以及平度的生姜,这些名声在外的农产品普遍出现销售难现象,农民们是心急如焚。
守着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蔬菜市场,农产品的销售为何还如此低迷?农产品频繁滞销,又该如何走出困局?《农经漫谈》,我们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市场分析师徐春晖来分析分析。
徐春晖:火红的辣椒,汪绿的芹菜、嫩黄的生姜、红彤彤的苹果如今,它们在一些地方的农民眼中,已经不是喜悦的色彩,而是焦心的忧郁。据我了解,今年山东省农产品获得丰收,本指着好收成换来个好收入,但是失望却在大家心中迅速蔓延!
“丰收”一词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本应是与喜悦和富足相联系的。但近年来对于农民,丰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滞销”。农产品丰收了,却出现了让农民收入不丰收,有时候还亏损的诡异现象,着实让人心里一痛。
痛过之后,还得面对现实。“滞销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用市场经济学术语解释,可以简单地归纳成一句话:“滞销就是商品因为多种原因而造成销售缓慢的现象”。再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滞销现象就会发现,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大致如下:农产品喜获丰收、盲目耕种、产品供大于求、信息失灵、流通梗阻等。
咱就拿目前正在滞销的山东芹菜来说,据了解,2013年滨州当地的芹菜收购价到了一块三毛钱,在高价格的刺激驱使下,许多农户开始由种粮改种芹菜,芹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增,芹菜价格却从2014年开始一路下滑,每斤跌到今年的一毛多。山东即使有着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面对全国各地蔬菜的集中上市和各地果蔬市场价格的跌跌不休,也显得无能为力。我个人认为,产量增加,促使市场价格下跌,这是市场规律使然。
但是,我在调查中也发现,同是滞销的苹果,却出现了“东边日出下边雨”的现象,威海有的农产品经销商却卖出了高价。原来,为了广开销路,经销商涉足电商,将公司培育的精品苹果在网上挂售,形成了线上线下齐发力的局面。
我们或许能从威海苹果经销商的作法中获得一些启示,首先要下大力气推动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流通领域的变革。同时,探索新型产销对接模式,创新思维,比如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作为主体来生产,同时和一些大中型城市批发市场超市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他们对产品、品种、质量的要求来安排生产,达到蔬菜生产标准化;同时,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构建权威的信息平台,实现供求信息的有效监测、预警、引导。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同步入手。我想,这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朋友每年都能品尝到金秋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