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6:22:25
字号: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认真兑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一定比例投入等政策,补助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绝不能滞留或挪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升,群众反映强烈,经委、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以省内基本自求平衡为目标,按照保护耕地、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安排好明年的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不减少,单产、总产增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要大力培育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发挥规模效益。

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运销困难的问题,积极组织引导运销大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渠道开拓市场、寻找销路。

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要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移民。总结推广整村、整乡推进的经验,强化责任制。完善扶贫投入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六小”工程和农民住房改造。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成果,推进退牧还草试点工程。要完善健全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建设和储备工作。

解析“三农问题”

抓住“三农”关键打好三张“主牌”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全面打赢规模空前的脱贫攻坚战,还是“无缝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抑或是陆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我国“三农”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勾勒乡村振兴“强富美景”,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所在,唯有多措并举、靶向发力,着眼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愿景。

稳基础,以农业强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十年来,我国智能农业装备长足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向自动化、设施化转变,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农业发展“增色添彩”。一是让更多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融入度和话语权;二是发挥“数字农业”的优势,抓住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提速的契机,构建一体化的农业数字资源体系,创新和利用农业优先技术优势,加快农业传统转型,巧妙整合各类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农业综合信息平台,为农业插上“数字翅膀”,抢占“数字”农业的最高点,推动农业高质高效高速发展。

壮筋骨,以农民富驶入乡村振兴“主干道”。俗话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改变着亿万农民的命运,也在深刻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民由“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型,有助于建立起人才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融合态势。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一方面可以引导各类人才“摇身一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其“人才归巢”、“反哺桑梓”等等。另一方面,走好高效培育“关键一步”,根据所需在当地培养“高精尖缺”新型农民,坚持精准培育,因材施教,分类培训,最大程度将人才智力资源转化为实际农业生产力,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美好嬗变。

补短板,以农村美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围绕“美”字抓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各级地方政府和党员干部,时刻都要牢记乡村振兴这个“第一要务”,抓住人居环境这个“牛鼻子”,注重“厕所革命”、做好“垃圾分类”、打造“亮点工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补足教育医疗等短板,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足功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让“蝶变乡村”从梦想照进现实,真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新时代新征程,农民观念更新,农业发展兴旺,农村发展如画。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国之大者”、心之所向, 铆足干劲加油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让大美乡村格局处处呈现。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

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4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