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除了粮价、猪价备受收藏外,化肥价格也是重点收藏对象之一,尤其是随着春耕即将来临,尿素价格分外惹眼。
近两年,粮价上涨,既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俄乌冲突带来的助推,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成本的大幅上涨。
尤其是玉米及小麦等作物,化肥需求占比较高,因此除了粮价、猪价以外,化肥价格走势也备受收藏。
而在化肥市场中,尿素价格被看作是市场的风向标,不少农民认为,一旦尿素价格不稳定,就意味着整个化肥市场都会出现波动。
例如,去年尿素的波动就比较大。
去年上半年,尿素走势屡创新高,一度冲上了3200-3300元/吨的高点,到年中时突然“断崖式”下跌,但到了下半年又开始小步爬坡。
去年尿素大涨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供需推动。
尿素消费以农需为主,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性需求,但其实去年尿素供给增长是比较明显的,企业库存较高,但是去年受疫情影响,运输不畅,使得实际可用货源非常有限。
二是成本支撑较强。
化肥生产的重要原料如煤炭、天然气等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直接使得尿素生产成本上升。
去年尿素价格令人唏嘘,而到了今年,节后复工第一天,国内尿素价格普遍小幅上调,正在大家担忧今年的尿素是否会重走去年的老路时,却有不少机构分析认为,今年尿素上涨乏力,即便旺季也难再现去年的强劲走势。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从供需层面来看,春耕开启,农需旺季来临,但工业需求偏弱,供应水平居高不下。
从供给方面看,依然延续了2022年末的供应宽松的局面。
一方面是产能及利用率的双双提升。
2023年尿素行业存在着大量的新投产能计划。
据统计,计划投产的尿素项目产能合计就已达到466万吨,拟在建项目达556万吨,二者合在一起增量达到1022万吨。
而2022年尿素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2.32个百分点,2023年也将继续延续这一趋势。
产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双双提升,为尿素的供应奠定了基础。
此外,随着年后企业陆续复工,预计2月份尿素日产量将升至16万吨以上,也使得产能供应得到了保障。
而需求方面,尿素需求以农需为主,约占消费总量的50%至60%,其余则为工业需求如复合肥、三聚氰胺、人造板以及车用尿素等。
农业需求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阶段性,通常每年立春过后便是春耕开启之时,而这个时候也是尿素用肥量最大的时期。
近两年随着粮食价格及种植面积的回升,农需小幅增长并且呈刚需性。
而工业需求方面则相对偏弱,主要是在宏观经济边际改善的背景下,三聚氰胺和人造板等与地产相关的周期需求保持弱势复苏的态势,因此总体支撑并不强。
第二,成本支撑减弱,尿素价格波动缩窄。
另一方面,煤炭及天然气价格也相较之前回归平稳。
尤其在国家大力保供稳价的背景下,煤炭价格波动大幅减弱。
1月份,煤炭价格约在1200元/吨左右,节后基本持平。
而后期随着天气的转暖,仍有回落的空间。
而成本回落意味着尿素企业利润增加,因此春耕生产积极性增加,也有利于供给保障。
第三,出口恢复也至下半年以后。
2021年10月份,国家对化肥出口检验方法由商检变为法检。
自此,我国尿素出口量明显下降,去年我国尿素出口量明显回落。
目前,法检实行周期至今年4月30日,市场也推测这之后尿素出口大概率将回归常态,但算算时间也到了下半年,对于上半年农需旺季的支撑比较有限。
因此这么来看,2023年尿素价格的波动契机比2022年要偏弱,但并不意味着尿素将回归常态,因为受农需影响,底部支撑依然是较强的,只是高点冲劲明显不足,要突破去年的高点是有难度的。
而到了下半年,随着需求减少,供给高位,可能会迎来回落。
“金9”过半!尿素农药涨价,小麦趋稳,玉米承压,稻谷价咋样?
尿素是从事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肥料,主要作用于土壤和植物。
市场上尿素常见的形态有固态颗粒及液态两种,其中固态颗粒使用广泛,而尿素溶液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
下面一起来了解尿素溶液价格及行情走势。
尿素是从事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肥料,主要作用于土壤和植物。
市场上尿素常见的形态有固态颗粒及液态两种,其中固态颗粒使用广泛,而尿素溶液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
下面一起来了解尿素溶液价格及行情走势。
尿素溶液多少钱一吨?
尿素溶液各个地区售价有所差异,目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尿素溶液批发价6000元/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尿素溶液批发价2600元/吨,具体尿素价格跟其功能有关,一般作用越强越广的尿素其价格略微高一些。
尿素最新价格行情分析
近期尿素市场唱衰连连,偶有反涨,但总体其涨势相对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11月印度招标尿素价位更是展现了全球尿素窘态,另外由于前期印度将船期提前至12月中旬,虽尚未公布具体投标数量,但从国际消息可知2019年印度尿素缺口剩120余万吨,预计本次印度招标数量不会太多,从综合数据来看,现阶段国际市场上买方市场占据相对主动,价格对国内市场也不算友好。
目前企业的出口积极性降低,国内尿素价位也处于下行的状态,工业市场需求零星采购,农业市场观望为主,加之动辄13万吨的尿素日产更是压力颇大,业内多持悲观预期,不过按照后期情况来看,尿素的价位也将快筑底。
另外尿素日产在11月下旬之前将会下调,因此11月中下旬之后国内尿素的产量将会有一个明显下滑的迹象,且预计会持续到明年2-3月份,供应压力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虽然冬储市场的需求将会启动,但国内耕种面积并未有多少调整,整体表观需求量相对维持稳定,总之需求尚存,预计随着冬储市场启动,尿素需求会迎来好转,价格也会试探性上扬。
综上可知,近期尿素价格虽然相对疲软,但由于受到成本因素的限制,后期需求仍未启动,加上下滑迹象会有所缓解,加上11月下旬后尿素的供需局面将会有所调整,届时尿素上扬也不无可能,不过就目前行情来看,后期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
总之目前尿素行情局势明朗,随着后期冬储需求增大,尿素价格有望好转,因此大家可以持观望态度,以12月初为准,届时尿素价格会出现新的走势。
9月素有“金9”之称,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各方面的价格都会随着消费方面的好转而上涨,现在9月已经过去一半了,让我们看一下尿素、农药、小麦、玉米、稻谷等的价格走势如何。
尿素价格大涨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尿素企业库存的消耗,以及农业需求的增加,尿素厂家新单成交明显增加,促使尿素价格持续上涨,涨幅在50-110元/吨左右。
9月16日,山东中小颗粒主流出厂价为2350-2580元/吨,河南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为2550-2620元/吨,河北小颗粒出厂报价为2560-2600元/吨,安徽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为2580-2650元/吨,陕西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为2440-2516元/吨。
虽说农业需求将会持续向好,不过从近期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下游对高价的抵触情绪在逐渐增强,只是企业短时间没有出现出货压力,所以尿素价格还保持上涨之势,不过市场成交的氛围已经明显转弱了,机构预测尿素价格的顶部已经很接近了,近期松动的趋势在增强,有采购尿素打算的农民可以适当等一等。
农药价格上涨
同化肥价格一样,今年农药的价格也一直处于高位,农药企业利润景气。
致使国内农药价格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农药行业改革,淘汰高毒农药,推行低毒和微毒农药,效果下降带动农药需求的增加。
2、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药价格上浮。
3、国内转基因政策落地,部分重点农药品种价格偏高。
受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预计国内农药景气行情有望延续。
小麦价格稳定
最近一段时间,受学生开学、双节临近,以及气温下降等几个因素的影响,面粉需求有所好转,但并未能带动小麦价格的上涨,小麦价格仅仅维持在止涨趋稳的状态,这主要是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虽然去年小麦种植之际受到了不良天气的影响,但是经过各界努力,今年小麦不仅丰收,质量还高,让小麦的供应有了保障。
2、国际小麦价格的持续下降,影响了贸易商囤积的积极性,小麦售粮进度快,上市量大。
3、目前小麦在饲料端毫无价格优势,其市场需求量只能单纯依靠面粉需求,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在供应量增幅之下,小麦价格依旧难涨。
4、台风“梅花”到访,北方多地降雨,影响小麦正常运输买卖。
玉米承压震荡下调
最近几天受台风影响,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门前剩余车辆虽有下降,但是山东企业报价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同以往减量涨价的规律正好相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现在玉米承压明显,其压力主要来源于这么几方面:
1、部分贸易商囤粮成本过高,玉米价格下降后有亏损,贸易商囤积等价,致使当前陈玉米库存量偏高。
2、市场虽有减量看法,但根据往年的经验,多雨天气增产的可能性要高于减产。
3、玉米上市地区的开秤价格同比高开,影响了贸易商的购粮积极性。
4、饲料企业当前库存量相对偏高,饲料走货遇阻,饲料企业补库积极性不高。
预计随着新玉米的陆续上市,玉米价格还将会继续承压震荡下跌,不过阶段性行情明显,持续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稻谷:减产预期增强,但价格难涨
据气象台报道,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我国长江流域一季稻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实质影响,全国稻谷整体产量同比恐会下降1.5%左右,四川单产同比减少将会超过1.5%。
虽然近期,长江上游随着降雨的到来,旱情有所缓解,但中游农业的干旱持续,稻谷减产预期也随着干旱天气的延长而增强。
不过考虑到稻谷的口粮属性,以及我国充足的稻谷储备,其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还是维持相对平稳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