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涨得非常的厉害,什么时候回归正常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3:49:25
字号:

正值采收季,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西岸镇河田村蔬菜基地,菜农忙着采收、装运菜心。近年来,连州市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

菜价涨得非常的厉害,什么时候回归正常呢?

针对近期部分蔬菜价格出现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回应表示,各地各部门目前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市场保供稳价,加上气温逐渐回升,椒类、瓜类等前期价格涨幅较大的品种逐步恢复上市,蔬菜价格整体上行趋势将会缓解,有望逐步回归到常年同期水平。

据介绍,蔬菜价格年度间季节性波动规律较为明显,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春节前,由于越冬反季节设施生产、采收成本增加,同时受节日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容易出现季节性走高。

“近期,尖椒、白菜、大葱等蔬菜价格涨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去年底今年初全国大范围寒潮低温天气给蔬菜生产和流通带来不利影响,加之近期部分地区疫情点状散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蔬菜运输和配送。”该负责人说。

目前,各地各部门正着力从加强生产调度、强化产销衔接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蔬菜市场供应。特别是在生产方面,将着重加强南方地区的快生菜和北方地区的大棚菜生产,推动本地自给率较低的城市积极对接外地货源、提前签订合同。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500多万亩,同比增加100多万亩。同时,冬春蔬菜品种类型丰富多样,质量好,结构优,蔬菜抽检合格率达97.6%。随着相关措施落实以及气温逐渐回暖,蔬菜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华北、东北、西北等大城市均已建立耐储蔬菜库存,将结合市场形势及时投放,确保蔬菜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在加强储备调节的同时,切实做好产销衔接,保障蔬菜运输畅通、配送到位,充分利用平价商店等渠道稳定蔬菜价格。

对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该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一次性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蔬菜种植效益较好,菜农生产积极性高,全国平均每周蔬菜收获量与上年同期持平略增,冬春蔬菜整体供给能力稳中有升,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

菜价“飞天”,又有3类生活必需品大涨,到底啥情况?要早做打算

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种。

一、北方雨水多,让往年北方蔬菜产区沦陷。

蔬菜价格大涨的首要原因,就是今年北方的雨。今年从7月底开始,北方的雨那是一茬接着一茬,都没有间断过。受灾的地域众多,影响了大量的绿通产品。 作物上,从玉米、花生等等演化到了叶菜类与瓜果类。其中的缘由就是蔬菜的华中、华北两大产区受到了雨水的影响。

前段时间报道的各地暴雨,新闻上都有,具体哪些地方雨水较多,哪些地方的农作物就会被淹,更别说那些区域是平原地带,一淹就淹了一大批。农作物受灾,产能跟不上,价格自然涨。

二、电商团购大战的后遗症,让各地菜农减少。

从2020年开始,社区团购越玩越烈,从一开始的时候鲜花团购,到后面的蔬果、生鲜、肉类等等,经历了一场席卷全国大中型城市的价格大战。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倒了一批又一批的实体门店。

虽然,的确是有部分人收到了实惠的,然而,在实体店撑不下去的情况下,电商团购的资本们当然不会是善财童子,然而终端已经受惠了,那么受损的是哪一方呢?答案很明显:菜农。菜农种菜养不了家了,自然而然他们就转行了,所以供给链就断了。

三、疫情、城市储备需要,部分蔬菜产地停摆。

当然,我们还有几个蔬菜大省,然而,这几个大省,有些是疫情原因,有些是城市储备原因,都影响到了蔬菜的生产,并且有部分地区做的都是大棚蔬菜,今年的电力不足,让有些依赖光照、电力的蔬菜基地产能下降,供给也就受到了影响。

再来说是,最新一波的疫情影响了15个省市,那么这些省市多多少少是受到影响的,而这些受影响的省市当中,就有蔬菜的产地,这样一来,多方面影响,这些蔬菜自然也就贵起来了。

四、避开这些产地的蔬菜,价格还是美好的。

然而,蔬菜的品种,也是按照区域划分的,受涨价影响的,就20多种蔬菜,产地在广东、云南区域的蔬菜,还是价格比较稳定的;还有部分当地加工的,也不会涨太多的价格。

比如说:

在广东产区的辣椒(真是广东产的,并不是湖南四川),菜心,基本上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番茄的价位,影响也不会很大,因为这也是广东产区的;

在云南产区的土豆、胡萝卜、花菜等等,价位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还有,豆芽等等芽菜类,是在当地培植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综上所述,蔬菜价位之所以上涨,是各方面的原因。但是并不是上涨了就影响非常大,其实大家还是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最多吃的方面,口味变一下而已。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蔬菜价格上涨的消息刷屏了,直接上了热搜,引发热议,甚至一时间人们“谈菜色变”,大家都嚷嚷着,菜价太贵了,直喊吃不起。尤其是不但菜价涨,最近又有4种农产品也跟着涨价,生活成本又增加了,到底啥情况?

01、先来看看当下蔬菜价格

10月28日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虽然比昨天下降1.2%,可均价仍然高达5.97元/公斤,比上一周均价4.87元/公斤,上涨22.5%。

各地零售市场,蔬菜价格要明显高于监测的平均价(批发价),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张女士在一家超市想买菠菜,可是看到标签价10.98元/500克后,果断放弃。

其他菜价也不便宜,其中小白菜6.99元/500克,荷兰豆16.98元/500克,西生菜8.99元/500克,茄子4.59元/500克,秋黄瓜6.99元/500克,面对这样的价格,最后张女士选择了价格更便宜一些的白萝卜(2.5元/500克)、南瓜(2.8元/500克)、土豆(1.2元/500克)等几种蔬菜。

下面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批发价格,其中大白菜0.8-1.2元/斤,韭菜均价3.1元/斤,苦菊3.5元/斤,其他菜价请见下表:

昆明康安路某农贸市场,小葱4.0元/斤,大白菜2.5元/斤,大葱2.5元/斤,莴笋4.5元/斤,菠菜7.5元/斤。

从不同蔬菜品种上看,菠菜是涨价“大王”,深圳地区很多超市菠菜价格超过20元/斤,比猪肉价格都贵了,不过据经营者讲,由于菜价太高,销量比上周每天减少2、3成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导致菜价上涨的因素较多,主要是前段时间蔬菜产区降雨频繁,给蔬菜生产带来影响,再加上成品油价上涨,运费不断上涨,再加上北方蔬菜产区的大降温等,导致菜价供给紧张,不过这种高价状态不会持续太久。

02、到底哪3类农产品涨价?

蔬菜价格上涨,没想到还有3种农产品也跟着涨,无形中增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一是猪肉涨价。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猪肉价格低点是10月12日,8.765元/斤,而10月28日已经涨到11.14元,每斤上涨2.375元,涨幅27%。

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最近猪价涨幅较大,从月初的5.18元涨到了8.25元,一斤涨3块多,猪肉也跟着涨,目前市场猪肉主流价格已经在10-15元一线了,个别地区可能还要高一些。据一些网友反映,最近几天,猪肉价格一天一个价,天天涨,10元以下的猪肉基本上看不到了。

10月29日,各地生猪价格又是一片大涨,下面是各地价格表:

二是鸡蛋涨。除了猪肉价涨,最近鸡蛋价格也没少涨,8、9月份的时候,鸡蛋价格还徘徊在4.0-4.5元/斤,可是经过10月份的上涨,目前各地批发价格已经涨到5.1-5.5元/斤,与9月份相比,平均一斤上涨幅度在1元,目前各地均价在5.30元左右,部分地区零售价已经逼近6元大关。下面是各地最新报价:

北京地区主流价5.44元/斤,上涨0.11元;上海、广东地区5.11-5.40元/斤,上涨0.11-0.17元/斤;黑龙江、山西、辽宁等北方产区上涨0.1元左右,主流价5.1-5.3元/斤;南方产区局地上涨,主流价5.1-5.3元/斤不等。

三是鱼价上涨。最近,在菜价上涨、肉价上涨的影响下,再叠加新鱼出塘量下降,部分品种的淡水鱼、牛蛙等价格也出现一定上涨。广东的生鱼价格表现最为明显,从10月初开始连续上涨,新鱼价从6块多一斤连续突破7、8、9三道关,目前已经达到10元左右,2斤以上的老鱼更是最高卖到13元一斤。

黑鱼价格持续上涨,广东佛山超过2斤的老鱼13元/斤,2斤以下的新鱼7.5-8.0元/斤。还有鲫鱼价格也有所上涨,上一周江苏泰州兴化5-7两重的每斤上涨1.5元,主流价7-9元/斤不等,8两重的上涨0.5元,9元/斤。

牛蛙价格从9月下旬开始,出现全面大涨,从节前的6.5元开始涨,到目前已涨到7.5元/斤左右,每斤上涨1元。下面是牛蛙最新报价:

03、普通老百姓应该咋办好?

面对当下菜价、肉价、蛋价、鱼价集体上涨,大家的生活成本也不断增加,我们普通老百姓应该如何应对呢?个人认为:一是避贵就贱,象菠菜10块、20块一斤,就先别买了,性价比太低,可以挑一些便宜的蔬菜,买鱼也可以买一些价格较低的鲤鱼、鲢鱼也不错,那些贵菜等价格降下来再买。二是贱菜精做,对于一些价格便宜的白菜、萝卜、土豆等便宜的菜,可以做得精细一点,吃起来也不错的。三是“减菜增肉”消费,目前看蔬菜相对于猪肉、鱼价,性价比不高,比肉价还贵,不如多买一些肉、鱼、蛋来消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2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