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2、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录取名单3、山东农业大学怎么样是几本?有什么好的专业推荐?就业情况如何?4、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5、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人才什么条件6、山东的农业很发达吗?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
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如下山东农大:
1、2012年全国排名122名山东农大,省内排名第4名。
2、2013年全国排名118名山东农大,省内排名第4名。
3、2014年全国排名124名,省内排名第4名。
4、2015年全国排名147名,省内排名第4名。
5、2016年全国排名155名,省内排名第5名。
6、2017年全国排名134名,省内排名第5名。
7、2018年全国排名135名,省内排名第5名。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人,前身是1906年创办干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学校现有在校生31953人,其中本专科生286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334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13870人。
现有教职工2593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65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8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人员,国家青年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山东农大:“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泰山学者”13人。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录取名单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录取名单如下:
2012年全国排名122名,省内排名第4名。2013年全国排名118名,省内排名第4名。2014年全国排名124名,省内排名第4名。2015年全国排名147名,省内排名第4名。2016年全国排名155名,省内排名第5名。2017年全国排名134名,省内排名第5名。2018年全国排名135名,省内排名第5名。
山东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怎么样是几本?有什么好的专业推荐?就业情况如何?山东一个人才辈出的省份,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故乡,也是当下的高考大省,省内拥有多所的知名院校,例如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等,那么位于山东的山东农业大学怎么样是几本?有什么好的专业推荐?就业情况如何?值不值得报考呢?山东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根据山东农业大学招生办最新公布的信息可知:山东农业大学在山东是本科普通批次招生,我们可以说山东农业大学是本科大学。(自2022年开始,山东高考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招生)如果你不是山东考生,山东农业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设有校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农民学院等21个学院,设置91个本科专业。其中属于王牌专业的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理论和措施,研究农作物的合理种植制度,创造优良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科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主干学科之一。不仅拥有较为强势的特色专业,而且该校的就业情况也比较乐观,据了解,2023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3.6%,29.6%的毕业生从事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31.1%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24.1%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有关联,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为84.8%。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年360分。
山东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月,山东农业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人才什么条件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科研能力突出等。
根据《2021年公开招聘岗位需求计划汇总表(第四批)》的信息了解到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人才需要的条件有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科研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并取得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能够推动本学科快速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
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也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山东的农业很发达吗?山东省第一产业(即农业)多年来均位于全国第一位的,山东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算最高,但是农业产业化相对完善,把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后附加值很高,比如烟台葡萄酒、青岛啤酒、鲁花花生油等等,近年来沿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相当红火。
山东经济
第一产业
山东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第一产业(4)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第二产业
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工业
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重点工矿业企业有齐鲁石化、山东电力、山东钢铁、山东海化、胜利油田、兖矿集团、中国铝业山东铝厂、南山集团、晨鸣纸业等。
第三产业
2016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进出口总额15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9052.2亿元,增长1.2%;进口6414.3亿元,增长6.8%。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77家;合同外资1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际使用外资1110.7亿元,增长9.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6.6万公里,增加2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10公里,增加362公里。新开通5条洲际直航航线,实现零突破。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754.3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轿车1020.7万辆,增长15.1%。邮电业务总量2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890.0亿元,增长49.3%;邮政业务总量301.6亿元,增长4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70.4万户,下降13.1%;移动电话用户9594.5万户,增长1.9%。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07部。
一、浙江工商大学邮编是多少 浙江工商大学 的邮编为310018,该校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是一所由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大学。
二、浙江工商大学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 浙江工商大学 。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 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600余人,含本科生22800余人、研究生3800余人;留学生近1800人,其中学历生1000余名。
学校下设工商管理学院(含浙商研究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含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商学院、杭州商学院(独立学院)、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法语联盟)、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5个学院。
学校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着力体现“大商科”人才培养特点。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17个省级“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6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实施“大类招生”,2017年首次“新高考”大类招生计划全部一段线上完成。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自2008年我省开展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以来,学校稳居前5位。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5个招生领域),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有关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商务部、外交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批示或采纳。学校统计学科团队研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等10多个指数具有市场风向标地位。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 浙江工商大学 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学报》杂志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载来源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23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10余人,博士生导师89人,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700余人,博士8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国家级“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
2016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学校国际学生近1800人,分别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地区,分布在全校17个学院39个专业,已有17个本科、25个硕士和10个博士专业实行全外语教学。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在东亚研究、食品安全、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 浙江工商大学 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已成为比利时最大的汉语培训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65.80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亿元,教学用计算机8353台。图书馆纸质图书328余万册,数字资源90000GB。
浙江工商大学 秉承“诚、毅、勤、朴”之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融合发展,力争一流”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