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历程
顺治青花(1644-1661)
1 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2 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局部)
3 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简4 青花五谷盖罐(五件)之一
5 青花五谷盖罐之二(马放南山)
6 青花五谷盖罐之三(春江垂钓)
7 青花五谷盖罐之四(春江泛舟)
8 青花五谷盖罐之五(春光长寿)
康熙青花(1662-1722)
9 青花雉鸡牡丹纹盖罐
10 青花瑞兽纹瓶(画面一)
11 青花瑞兽纹瓶(画面二)
12 青花昭君出塞图盖罐(画面一)
13 青花昭君出塞图盖罐(画面二)
14 青花云肩花卉纹盖罐
15 青花云肩花卉纹盖罐(局部)
16 青花麒麒纹盘
17 青花缠枝莲纹碗
18 青花人物故事图净水碗
19 青花人物故事图净水碗(局部)
20 青花人物故事图大笔筒
21 青花人物故事图大笔筒(局部)
22 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筒
23 釉里三彩鹤鹿同春图瓶
雍正青花
24 青花云龙纹尊
25 青花云龙纹尊(局部)
26 青花云纹大盘
27 青花云龙纹大盘(背面)
28 青花云龙纹大盘(局部)
29 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瓶
30 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瓶(局部)
31 青花灵芝纹鼻烟壶
32 青花缠枝莲纹钵
33 青花云蝠纹笔筒
34 青花折枝花卉纹盘
35 青花纹瓜棱式瓶
36 青花瓜纹瓜棱式瓶(局部)
乾隆青花(1736-1795)
嘉、道、咸青花(1796-1861)
同、光、宣青花(1862-1911)
小辞典
2003-2004年清代青花瓷器拍卖价格表
清代青花瓷去那些有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会可靠一些。
清代青花瓷特征: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