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它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它色光。由於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乾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於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 单调啊!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
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是这个么
还是下面这个
细干而成粉末的土或其它物质的粉粒;被化为微细部分的某物;细的粉末。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因为它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等等。
但是,灰尘的功劳也决不能抹杀。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太阳光就得不到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天空不是太亮,就是太黑。由于灰尘是吸湿性微粒,没有它这个核心,空中的水汽无法凝结,天上的云就难以形成,地表失去了云层的覆盖,就会变得干旱贫瘠,天气不是太热,就是太冷。没有灰尘,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会毫无阻挡闯进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各种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
虽然灰尘有许多不是,但是它的功劳也无量,它能使地球温和地获取太阳能量,也能使大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以增加云、雨形成的机会;调节地表的气温,使之适合于生命的生存和繁衍。
篇一
1、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3、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4、生物循环的作用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5、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6、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7、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8、土壤的作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9、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10、土壤的肥力特征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11、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12、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1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14、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15、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篇二
1、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3、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5、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①开发自然资源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6、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7、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8、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9、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10、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
篇三
1、地震的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2、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地震震级的大小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4、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5、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6、泥石流的成因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7、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8、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9、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①建立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开展宣传教育
10、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