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农产品出口融资研究发表在哪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2:56:22
字号:

山东省“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农产品出口融资研究

山东省"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农产品出口融资研究发表在哪

出版源:《山东财经大学》

2016年

作者:陈宁

摘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连续16年在全国位居首位,这对我省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加速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下行、技术和贸易壁垒层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为此,应积极寻求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扩展海外市场的方法。而有效的金融支持可以降低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速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重塑我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有效的金融支持是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关键措施。国家和我省近年均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并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发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作者通过宏观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针对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我省仍存在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融资手段落后、融资产品单一等问题,不能对农产品出口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改变单纯依赖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传统理念,充分利用当今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成果,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结合互联网融资模式的优势,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发展农产品出口融资的新模式。作者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替代采购物流金融融资模式”、“基于P2P网贷平台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三种创新性企业融资模式。传统物流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移动支付等技术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能在技术层面支持创新模式的搭建。而政府和企业均应非常准确地抓住这种战略机遇,以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重塑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多方位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融资 互联网+ 物流金融 互联网金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7;F752.62;F832.43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物流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1.2.2 互联网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目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融资基本情况

2.1 目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融资现状

2.1.1 融资供给的现状

2.1.2 融资需求的现状

2.2 目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融资主要模式

2.2.1 信用证出口押汇

2.2.2 出口发票融资

2.2.3 打包贷款

2.3 山东省出口融资存在的问题

2.3.1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区域分布不合理、资金短缺等问题

2.3.2 金融产品单一,服务缺位

2.4 小结

第3章 构建农产品出口融资创新模式的基础

3.1 构建融资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网络经济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3 长尾理论

3.2 构建融资创新模式的基础——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3.2.1 国外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3.2.2 国内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3.3 构建融资创新模式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3.1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3.3.2 互联网融资发展现状

3.4 创新融资模式技术支持分析

3.5 小结

第4章“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农产品出口融资的创新模式

4.1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

4.1.1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融资流程

4.1.2 对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的影响

4.2 替代采购物流金融融资模式

4.2.1 替代采购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融资流程

4.2.2 对物流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

4.3 基于P2P网贷平台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

4.3.1 P2P网贷的融资模式

4.3.2 基于P2P网贷平台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融资流程

4.3.3 对P2P网贷平台、物流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出口融资创新模式的保障性措施

5.1 企业角度保障性措施

5.1.1 成立互联网信息部门,整合资源

5.1.2 引进融资相关人才,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5.2 政府角度保障性措施

5.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2.2 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农产品贸易额首破千亿美元,进出口额均创历史最高201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进口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进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贸易逆差为231.4亿美元,同比扩大76.5%。

 主要出口产品为水产品、蔬菜和畜产品,年出口额分别占同期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8.0%、20.2%和9.6%。主要进口产品是食用油籽、畜产品和食用植物油,年进口额分别占同期我国农产品进口额的36.7%、13.3%和9.9%。

 

 谷物进口量增八成,玉米进口大幅增长

 

 2010年,谷物进口570.8万吨,同比增长81.2%;进口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出口124.3万吨,同比下降9.3%;出口额6.9亿美元,同比下降6.2%。谷物净进口446.5万吨,同比增长1.5倍。

 玉米:进口157.3万吨,同比增长17.6倍;出口12.7万吨,同比下降1.7%。玉米酒糟蛋白(DDGs)进口增长快速,全年进口量316.4万吨,同比增长3.8倍。

 小麦:进口123.1万吨,同比增长36.1%;出口27.7万吨,同比增长13.1%。

 稻谷和大米:进口38.8万吨,同比增长8.8%;出口62.2万吨,同比下降20.8%。

 大麦:进口236.8万吨,同比增长36.2%。

 

 棉花进口量增八成,食糖进口量增七成

 

 (一)棉花进口量增八成,进口均价持续攀升

 2010年,棉花进口312.8万吨,同比增长77.8%;进口额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其中,未梳棉和已梳棉进口283.7万吨,同比增长85.8%。

 2010年,棉花进口均价持续攀升,由1月份的1601.6美元/吨增至12月份的2575.1美元/吨,增长60.8%。

 (二)食糖进口量增七成,价格高位震荡

 2010年,食糖进口176.6万吨,同比增长65.9%;进口额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出口9.4万吨,同比增长47.7%;出口额0.6亿美元,同比增长89.8%。

 2010年,食糖进口价格波动较大。进口均价由1月份的551.9美元/吨增至3月份的748.5美元/吨,之后便持续走低,至10月份降至483.0美元/吨,11月份又升至636.7美元/吨,但12月份又跌至538.6美元/吨。

 

 食用油籽进口量增二成,食用植物油进口量降一成

 

 (一)大豆进口量增三成,油菜籽进口量降四成

 2010年,食用油籽进口5704.6万吨,同比增长23.1%;进口额2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出口87.7万吨,同比下降19.9%;出口额1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逆差253.5亿美元,同比扩大29.7%。其中,大豆进口5479.7万吨,同比增长28.8%;进口额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3.5%。油菜籽进口160.0万吨,同比下降51.3%;进口额7.8亿美元,同比下降44.1%。

 (二)豆油进口量降四成,菜籽油进口量翻番

 2010年,食用植物油进口826.2万吨,同比下降13.1%;进口额71.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9.6万吨,同比下降17.2%;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下降17.4%。逆差70.3亿美元,同比扩大8.0%。其中,棕榈油进口569.6万吨,同比下降11.6%;豆油进口134.1万吨,同比下降43.9%。菜籽油进口98.5万吨,同比增长1.1倍。

 2010年,我国各大食用植物油的进口均价普遍上涨。豆油进口价格由1月份的842.8美元/吨增至12月份的965.5美元/吨,上涨14.6%;菜籽油进口价格由1月份的867.8美元/吨增至12月份的1029.0美元/吨,上涨18.6%;棕榈油进口价格由1月份的735.6美元/吨增至12月份的978.3美元/吨,上涨33.0%。

 (三)饼粕进口量倍增,出口量降三成

 2010年,饼粕进口209.5万吨,同比增长1.6倍;进口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出口124.5万吨,同比下降25.5%;出口额4.8亿美元,同比下降22.8%。

 

 蔬菜出口略增,水果出口略降

 

 (一)蔬菜出口平稳,大蒜出口量减额增

 2010年,蔬菜出口844.6万吨,同比增长5.0%;出口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45.2%。进口15.0万吨,同比增长54.5%;进口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6%。贸易顺差97.0亿美元,同比扩大45.0%。

 2010年,鲜冷冻大蒜出口量减额增的趋势显著。除7月份,鲜冷冻大蒜出口量同比增幅为正值外,其他月份出口量同比增幅均为负值。全年鲜冷冻大蒜出口量129.0万吨,同比下降15.9%。而大蒜的出口均价却节节攀升,由1月份的1212.8美元/吨涨至12月份的1984.0美元/吨,上涨63.6%。由此拉动,2010年鲜冷冻大蒜出口额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

 蘑菇出口5.0万吨,同比增长1.0倍,出口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蘑菇的出口价格温和上涨,出口均价由1月份的15292.5美元/吨涨至12月份的15916.1美元/吨,上涨4.1%。

 (二)水果出口量略降,进口量增一成

 2010年,水果出口507.5万吨,同比下降3.4%;出口额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进口275.4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贸易顺差2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苹果、梨、柑桔等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持续低迷。全年苹果出口量112.1万吨,同比下降4.3%;梨出口量43.8万吨,同比下降5.4%;柑桔出口量93.2万吨,同比下降16.2%。苹果汁出口78.9万吨,同比下降1.4%。

 

 畜产品出口额增二成,进口额增五成

 

 2010年,畜产品出口额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进口额96.6亿美元,同比增长46.3%;贸易逆差49.1亿美元,同比扩大82.6%。

 2010年,猪肉进口20.0万吨,同比增长47.8%;进口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奶粉进口41.7万吨,同比增长67.3%;进口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猪肉和奶粉的进口均价均呈节节攀升势头。猪肉进口均价由1月份的774.4美元/吨涨至12月份的1241.9美元/吨,上涨60.4%;奶粉的进口均价则由1月份的2721.0美元/吨涨至12月份的3312.8美元/吨,上涨21.7%。

 

 水产品出口额增三成,进口额增二成

 

 2010年,水产品出口额1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进口额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贸易顺差72.9亿美元,同比扩大31.8%。

 加工河鳗出口6.6亿美元,同比增长60.5%。冻罗非鱼片出口6.9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对虾出口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对东盟出口额增四成,自东盟和巴西进口额首超百亿美元

 

 2010年,我国前五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分别为美国、东盟、欧盟、巴西、日本,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分别为245.0亿美元、184.1亿美元、118.5亿美元、112.6亿美元、9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5%、30.3%、28.7%、29.8%和19.7%。

2010年,我国前五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分别为日本(9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0%)、东盟(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9.5%)、欧盟(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3%)、美国(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和香港特别行政区(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2010年,我国前五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分别为美国(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0%)、东盟(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巴西(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阿根廷(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3.5%)和欧盟(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4.6%)。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东盟和巴西成为继美国之后我国农产品年度进口额过百亿美元的两大来源地。

 

 东北出口低迷进口强劲,山东进出口均过百亿美元

 

 2010年,东部出口34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8%;进口602.1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东北出口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进口52.0亿美元,同比增长50.6%。西部出口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进口49.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中部出口37.2亿美元,同比增长36.3%;进口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6.5%。

 出口额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134.0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广东(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福建(46.9亿美元,同比增长43.0%)、浙江(37.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和辽宁(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进口额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1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山东(127.9亿美元,同比增长46.0%)、江苏(124.0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上海(51.8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和辽宁(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5.4%)。

 

 一般贸易出口额增三成,进料加工进口额增三成

 

 2010年,一般贸易出口额为39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进口额57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6%。 进料加工出口额63.2亿美元,同比增长9.6%;进口额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9%。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口额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边境小额出口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进口额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3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