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的生活将受到哪些影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23:21:42
字号:

虽然现在的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不得不说很多地方的农村的农民生活还是不容易的。起码他们大部分的生活都受到了农产品价格的制约。一个农民目前大概能有多少地呢?我们这边估计一家能有十亩地算是多的了吧。如果他种植的是玉米,玉米价格差不多7毛一斤的话,每亩能赚900元,那十亩地也就赚一万元左右。

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的生活将受到哪些影响?

这样的收益,现在连家庭3个月的支出都是不够的。一年光电费在节约要是需要千元,还不包括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所以一万元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是不够的。那农产品的价格不上涨农民的生活将受到哪些影响呢?现在如果你三个月不交电费,就会将你的电关闭,还要预交费用才能再次开通,出门想要免费搭顺车都不太可能了,哪怕是自己的亲戚也需要把费用算的清清楚楚。现在的农民一顿都可以不开肉,没有肉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现在生活好了,反而身体健康却容易出毛病,看病随便开一点药都要好几十块,随便打个点滴都要好几百块。农产品的价格不上涨,农民的生活将无法持续,这不光是农民的事,是社会、是国家、是很多人的责任。没有农民种地,国家将没有粮食。农村的经济不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所以农民未来的好坏,关乎着国家的每个人的未来生活。

4月中旬开启,农产品市场发生了“新格局”变化,从整个市场来看,粮食中的大豆、稻谷、玉米及小麦价格整体下滑;而肉类、菜价也集体下滑,猪肉部分地区出现了触底8元每斤,鸡蛋上涨乏力,而且上旬直逼猪肉价格的菜类也全线“下调”,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1、粮食市场“乏力”

从近期的整个粮食市场来看,大豆、玉米、小麦及稻谷价格整体上涨“乏力”。

从大豆市场来看,作为大豆主产区东北,价格维持在3.1元每斤价格,市场交易较少,部分地区的价格更是有价无市场的现象;从稻谷市场来看,整体延续了之前的价格低迷现状,短缺上涨无望;从前期相对较为高涨的玉米及小麦市场来看,步入到4月中旬的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本周的市场活力骤减。

从市场来看,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价格出现下调,此外,多地的玉米集中上市,价格频频下跌,从山东地区的价格来看,单日平均每斤下跌1分,主流价格在1.4至1.45元每斤;河南地区价格下跌在0.1至0.5分左右,平均价格在1.4元每斤左右;东北地区价格下跌0.5至1分左右,价格不足1.4元每斤。

从小麦市场价格来看,持续下跌近5天,价格下跌0.6至1毛每斤,价格普遍维持在1.5元每斤,部分地区更是下跌1.5元以下。

但是从市场来看,近期小麦出现一定的上涨,山东地区价格上涨0.2至0.5分钱左右。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的粮食市场整体走量不好,特别是当季小麦即将上市,在疫情影响下,交通运输及市场加工成本增加,小麦价格回落的空间比较大。

此外,玉米市场相对较为宽松,毕竟多方支持后续的价格,价格会维持在1.5元每斤左右。

2、猪肉“破9入8”,市场惨淡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当前的猪肉价格跌破9元大关,均价在8.91元每斤,较上周下跌2%左右。

部分地区的价格更是在8元每斤,像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及吉林部分地区的县区域猪肉在8元每斤,排骨价格也仅仅在14元每斤。

而在华北地区的河南价格在11元每斤,山东在8.5元每斤。

当前的猪肉价格市场惨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猪价下跌严重,特别是在4月上旬的价格下调,价格一直徘徊在6元左右,东北地区的价格更是跌至5.2至5.5元每斤。

对于后续的猪市来说,风险依然存在,短缺上涨难度艰巨。

对于后续市场来说,个人认为,上半年猪市难以起色,而后续的下半年猪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上涨,10元每斤甚至有可能会更高。

3、菜价迎来“回落”

步入到4月初的蔬菜价格可谓“新高”,特别是部分地区的白菜价格更是卖出一颗近60元的价格,“吃菜比肉贵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但是进入到中旬后,菜价开始大跌,环比价格下跌也在4%以上,国内市场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在5.5元左右。

从全国的市场各类蔬菜批发价格来看,番茄均价在4.5元每斤,茄子在2元每斤,黄瓜在2元每斤,尖椒价格在2元每斤。

从整个蔬菜市场来看,价格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当前的气温逐渐回升,北方地区的陆地蔬菜也逐渐恢复,市场供应量增加。

其次,当前的疫情逐渐好转,各类交通运输恢复,市场蔬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也逐渐回落。

最后,当前的油价出现了一定的价格回落,这也给蔬菜交通运输的降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性。

对于4月中旬后的蔬菜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还会逐渐扩大,毕竟蔬菜市场量也会越来越高。

针对近期的粮食、蔬菜及肉类价格低迷,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0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