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奶牛易发疾病的发生及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8:53:05
字号:

【夏季奶牛易发疾病的发生及防治】对于养殖户来说,奶牛的养殖存在一些难度, 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区,养殖过程往往因为气候出现变化, 导致奶牛患病, 研究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本次研究的养殖地位于库车县, 整个地区主要表现为地势北高南低, 属于新疆中部地区, 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重镇和西域军事据点, 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冬季干冷, 夏季酷热, 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11.4℃, 年均降水65毫米, 因为环境条件恶劣, 夏季成为奶牛疾病的高发期。2.1 热应激的症状以及预防热应激严格来说并不属于一种病症, 而是奶牛生理特征, 因为奶牛的体质决定其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却缺乏耐热能力。

夏季奶牛易发疾病的发生及防治

一般奶牛的耐受温度可以不足27摄氏度。

温度过高, 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 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产奶减少、免疫力降低等, 若是持续升高则会影响奶牛正常生殖, 甚至引发大面积死亡。

防治手段应当根据地区的气候确定, 即如本次研究的库车县, 昼夜温差较大, 而奶牛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强化对奶牛场的散热、通风即可, 如在牛棚设置电风扇, 同时配置温度计以保证养殖人员对温度合理把控, 定期以冷水冲洗牛的身体以降低体温, 同时可以选择凉快的夜间以及早晨进行喂养, 从而保证其免疫力。

此外, 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暑作用的中草药, 兼有药物和营养作用, 能够协调生理机能, 减轻热应激造成的机能紊乱, 增强对高温的适应, 增加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 调整免疫机能。

2.2 传染类眼部症状及预防在库车地区, 夏季酷热干燥, 细菌滋生, 高传染的疾病以眼病为主, 比如牛摩拉克氏杆菌可以诱发传染性结角膜炎, 一般染病的奶牛眼结膜会肿胀充血, 同时出现较多的分泌物。

预防手段除了需要将患病牛进行分隔, 也需要对其居住场所进行清洗与干燥, 尽可能消除蚊蝇的滋生, 清除奶牛场内角落的积水、污水和杂草。

而对于已经染病的奶牛, 可以采用4%浓度硼酸水运用青霉素以及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品直接滴注在眼部患处, 每日滴药三次, 若是奶牛病情控制不明显可以加入肌注流程, 即肌肉注射庆大霉素, 每日注射一次, 每次用量为5万U, 注射四环素则需要间隔两日, 每日剂量为20毫克。

2.3 酒精阳性乳症状及预防酒精阳性乳往往是在高温环境下, 而且温度越高, 发病率越高, 患病的牛群表现为乳汁出现酒精且浓度高于70%, 酒精的占比超过一半。

而且病症可以按照酸度分为两类, 即高酸和低酸。

后者是比较多见的, 因为低酸混有酒精的牛乳与一般牛乳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在视觉表现方面却很难进行辨识, 唯有以酒精实验检测方能取得精确的结果。

对于酒精阳性乳的防治, 主要按照病因选择科学的防治手段, 即如奶牛是因为受到惊吓而导致酒精乳产生, 则可以选择以黄蔑多糖及多维介入治疗。

若是病牛的发病主要是因为饲喂不当, 则可以对饲喂料的数量以及构成进行调整, 如每天饲料混合40~60克的牛代慷体素, 同时可以运用碳酸氢钠或者磷酸二氢钠以静脉给药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 若是因为其他病症诱发酒精乳, 则需要采用头孢噻呋钠、碘化钾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葡萄糖完成治疗。

2.4 流行热症状及预防流行热的病原体是一些不耐热的弹状病毒, 以空气作为媒介进入奶牛呼吸道, 从而导致染病。

发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高热、流涕以及食欲不振等。

而且奶牛往往很难开始一般运动, 关节以及肌肉表现出严重的痛感, 若是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奶牛无法进行正常生殖, 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显著下降。

而治疗方案主要根据病牛的症状进行调整, 如高热症状, 可以采取肌注庆增安注射液的方式治疗;呼吸感染严重, 则可以肌注安乃近 (每次30毫升) 以及普鲁卡因青霉素 (每次300~400万U) ;若病牛出现多个严重症状, 则可以基于以上药物加服4~8g的链霉素;若病牛出现喘息, 则应当及时输氧;若病牛出现运动障碍, 则需要基于以上基础治疗配合静注盐酸硫胺以及葡萄糖酸钙, 此外还需要加入肌注氯化钾进行辅助治疗, 若是症状表现更加严重, 则需要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以加强疗效。

若是上述治疗方法依然无法让病牛恢复运动能力, 则需要以鼓皮、食醋进行翻炒然后放入麻袋, 对其腰部进行反复温敷, 每日进行一次, 每次持续温敷1小时, 直到病牛能够自主站立即可停止。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0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