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怎么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4:06:43
字号:

(1)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

奶牛养殖怎么养

这个时期母牛刚刚分娩,机体软弱,消化机能减退,产道尚未复原,乳房水肿尚未完全消失,因此,此期应以恢复母牛健康为主,不得过早催乳,否则大量挤奶极易引起产后疾病。

分娩后要随即驱赶母牛站起,以减少出血和防止子宫外脱,并尽快让其饮喂温热麸皮盐水10~20千克(麸皮500克,食盐10克,骨粉或磷酸氢钙50克)以利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因为增加了肠压),为了排净恶露和产后子宫早日恢复,还应饮热益母草红糖水(益母草粉250克,加水1500克,煎成水剂后,加红糖1千克,水3千克,温度以40~45℃为宜),每天1次,连服2~3天。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胎衣8小时左右自行脱落,如超过24小时不脱,不可强行拖拉,对体弱和老年母牛可肌内注射催产素或与葡萄糖混合做静脉注射,但剂量为肌内注射的1/4,以促使子宫收缩,尽早排出胎衣。产后不能将乳汁全部挤净,否则易引起高产乳牛的产后瘫痪。一般产犊第1天以挤出的奶够哺喂犊牛即可(3~4.5千克)、第2天可挤出日泌乳量的1/2,第3天挤出日泌乳量的3/4,第4天将奶全部挤出。对乳汁不正常或患有乳房炎的乳室必须及时挤尽。低产牛或产后乳房没有充分膨胀的牛,产后当天应立即挤尽。

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要加强乳房的热敷和按摩,并注意运动,促进乳房消肿。在本期内如食欲好、消化机能正常、不便稀、乳房水肿消退、恶露排干净,可逐渐增加精料,多喂优质干草,对青绿多汁饲料要控制饲喂,切忌过早催奶,引起体重下降,代谢失调。

(2)泌乳盛期(泌乳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体质已恢复,乳房软化,消化机能正常,乳腺机能日益旺盛,产乳量增加甚快,进入泌乳盛期。此阶段是指产犊后2周至产奶高峰,包括奶量尚未下降的一段时间,整个时期80~90天,饲养目标是在保证奶牛健康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产奶潜力,延长产奶高峰期时间,使产奶量达到全期产奶量的40%~45%,并于产后60~110天配种受孕。从产后奶牛的产奶规律看。最高日产奶量一般出现在产后4~8周。而饲料采食量的高峰却在产犊后11~12周才能出现,两者相差4~5周(图6)。产奶量增加,对能量需要特别多。如果饲料供给的营养不能满足合成奶的能量消耗时,只能动用体内贮存的营养,使机体出现负平衡。据试验。泌乳性代谢类型奶牛,产后56~70天常减轻体重35~55千克,初产母牛体重下降15~25千克,以此换来330~500千克奶量。因此,在此期间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让母牛尽可能多地吃进些干物质(占体重的3%~4%)。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占干物质总量的16%以上。按干物质计,精料与粗料之比应为55~60∶40~45,粗纤维不低于15%。

图6 高产奶牛泌乳期产奶量、采食量和体重变化

①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精料的喂量

日产奶20千克给精料7.0~8.5千克,日产奶30千克给精料8.5~10.0千克,日产奶40千克给精料10.0~12.0千克。谷物饲料最高喂量不应超过15千克。含碳水化合物多的精料喂量过高时,瘤胃内pH显著下降,形成酸性环境,加上粗饲料进食少,唾液分泌少,久而久之,会造成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乳脂率下降。同时易引起真胃移位、酮病等。严重时,可引起酸中毒和胃臌胀。为防止上述疾病的发生,每天可加喂120克小苏打和30克氧化镁,以平衡瘤胃pH,每天补充维生素E 500国际单位。可降低乳房炎发生率,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对于产奶量高于35千克的高产牛,无论是平日还是夏季,均应添加缓冲剂。

②供应优质粗饲料

每头每天供青贮料20千克,优质苜蓿干草3~5千克,棉籽0.5千克,其他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以维持瘤胃正常消化功能。

③供给多汁和糟渣类饲料

此类饲料适口性好,能增进牛采食量,每天每头供给块根类饲料3~5千克,糟渣类饲料10~12千克。

另外,日粮中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

泌乳盛期的营养水平为:干物质食入量2.5%~3.5%(占体重),日粮中产奶净能大于2.2NND/千克,含粗蛋白18%~19%,含钙0.7%,含磷0.45%,含粗纤维15%。

混合精料组成(参考):玉米35%,大麦15%,豆粕16%,棉粕10%,麸皮18%,碳酸钙2%,骨粉2%,食盐2%。

(3)泌乳中期的饲养管理

泌乳中期指产后101~200天的一段时间。此阶段奶牛的食欲旺盛,采食量达到高峰后,开始缓慢下降,产奶量以每月7%的速度下降,体重、膘情逐渐恢复。在此期间能使母牛仍保持较高的产奶量,减慢下降速度,就可以获得较高的产奶量,产奶量要力争达到全期产奶量的30%~35%。精粗饲料干物质之比为40∶60。饲养方案按“料跟着奶走”的原则,在精料逐渐减少的同时,尽可能增加粗料的喂量,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对于过于瘦弱的牛应增加精料喂量,以利于恢复体况,对中等以上体况奶牛应减少精喂量,以免体况过肥。

①精料喂量标准

日产奶15千克喂给精料6~7千克,日产奶20千克喂给精料6.5~7.5千克,日产奶30千克喂给精料7~8千克。

②粗料喂量标准

青贮料15~20千克,块根料5千克,糟渣类10~12千克,干草自由采食,但最少量也应保证4千克以上。

泌乳中期的日粮营养水平为:干物质食入量3.0%~3.2%(占体重),日粮含产奶净能2.1NND/千克,含粗蛋白14%,钙0.7%,磷0.4%,粗纤维17%。

混合精料组成(参考):玉米38%,大麦10%,豆饼17%,棉粕12%,麸皮18%,碳酸钙1.5%,骨粉1.5%,食盐2%。

(4)泌乳后期的饲养管理

一般认为,产犊后的第201天至干奶这段时间为泌乳后期。在此阶段,母牛需大量营养供应体内快速生长发育的胎儿,同时受胎盘及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含量不断升高的影响,催乳素的分泌减少,产奶量以每月8%~12%的速度急剧下降,营养有所剩余。此阶段以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同时还要做好保胎防流产的工作。

在此阶段应当特别注意的是:

①加强对乳房炎的治疗,以防止干奶不能正常进行,或不能彻底治愈,扰乱乳房的正常功能。

②切实加强对肢蹄病的治疗。以防因肢蹄不良造成消瘦的牛无法恢复体况、影响复膘进度。

③尽一切可能把体况差的牛恢复到七成半的膘情。但也要防止奶牛过肥,即体况超过八成膘的现象。

泌乳后期的日粮营养水平为:干物质食入量3.0%(占体重),日粮含产奶净能1.9~2.0 NND/千克,含粗蛋白13%,钙0.5%,磷0.38%,粗纤维20%。精、粗饲料的干物质比为30∶70。

混合精料组成(参考):玉米40%,麸皮22%,豆饼10%,棉粕13%,碳酸钙1.5%,骨粉1.5%,食盐2%。

奶牛在中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主要产奶,而中国的许多乳制品都是由牛奶制成的。所以奶牛养殖的面积很大。奶牛养殖不同于普通的家养奶牛养殖,几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所以现在它已经入冬了,冬天如何管理奶牛?今天,校易搜带来了冬季饲养和管理奶牛的技术。让让我们看一看!

1、饮水

水是保证奶牛正常生长的必要物质,也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冬天气温太低,水容易结冰,不利于奶牛饮水,并使奶牛在冬季容易出现饮水问题。因此,冬季要做好饮水管理,全天保持供水,适当提高水温,水温不宜低于10度,不宜超过15度。过高会影响奶牛的生长,降低产奶量。

2、饲料

冬天的温度是四季中最低的。由于气温低,奶牛需要散发更多的热量来保持体温,这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因此,冬季需要适当调整奶牛的饲料配比,提高饲料中营养和能量的比例,提高奶牛的食欲和采食量,满足奶牛冬季的营养需求,保证奶牛的正常生长。

3、补充营养

冬季不仅要增加能量比,还要增加钙、磷等微量元素。如果奶牛缺乏微量元素,会影响奶牛的生长,导致缺乏症,如佝偻病。尤其是对奶牛的伤害更大。奶牛缺乏微量元素。轻则骨质增生,重则肢体变形等问题。重的情况下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应提高矿物质含量,以保证后备牛的正常生长。

4、繁殖

通常情况下,奶牛在冬季交配繁殖比较好,因为夏季的高温不利于犊牛的生长,冬季比夏季更容易管理犊牛。因此,冬季要做好奶牛的配种工作,促进奶牛的受孕,提高配种效率,为来年提供充足的数量降低育种成本。但同时也要采取措施保护胎儿。禁止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和冷冻水,防止怀孕奶牛摔倒造成流产,满足怀孕奶牛的营养需求,加强管理。

5、防寒保暖

冬季牛棚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降低牛棚的散热量,及时堵塞大部分通风口,防止小偷的入侵。要及时关闭牛棚顶部的风口,在牛棚内适当加垫料,防止奶牛趴在冰冷的地上,使胃受凉,影响生长。并且要定期清理牛棚内的粪便和残留饲料,防止牛棚受潮,必要时要适当通风换气。

以上是对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单介绍。奶牛冬季的管理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奶牛的生存和产奶量,关系到自身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冬季管理。那今天就到这里介绍。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20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