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可以改变蔬菜作物栽培的早期环境,这种改变往往是在人为创造的适宜条件下实现的,因而对蔬菜作物的幼苗期、甚至整个栽培过程都会产生显著影响。从生产的角度,育苗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9点:
①采用育苗技术可缩短作物在定植田中的生育期,提高土地利用率或延长采收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②采用育苗技术可促进作物提早开花、提早成熟,增加早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③采用育苗技术可节省用种,有增收节支的效果。
④采用育苗技术可人为控制育苗环境,提高秧苗质量,利于培育壮苗,增强作物抵抗不良生长环境的能力。
⑤采用育苗技术有利于防除病虫害及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从而使农业生产可以顺利进行。
⑥采用育苗技术可以优化茬口安排与衔接,有利于周年集约化栽培的实现。
⑦采用育苗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在盐碱地立苗难、幼苗生长缓慢等问题,极大地促进生产。
⑧采用育苗技术可获得小体积、整齐的秧苗,便于运输,同时选择资源条件好,育苗成本低的地区育苗,为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⑨采用育苗技术发展高度集中的商品苗生产可以带动一批蔬菜种苗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增高。
王朋成,研究员,蔬菜种苗繁育室主任,从事蔬菜嫁接砧木品种选育、蔬菜种苗发育调控与繁育等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集约化育苗岗位专家(十三五、十四五),“安徽省瓜菜集约化育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栽培育苗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承担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应用和推广”和行业专项子课题“设施农业高效育苗标准化生产工艺与配套设备研究与示范”,主持完成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茄果类设施蔬菜品种选育及种子繁育基地建设、西甜瓜集约化育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4项;2017年获省科技二等奖“瓜类砧木品种选育及高效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年获省科技一等奖“中小型西瓜种质资源创制及系列品种选育与应用”,2013年获省科技二等奖“辣椒系列专用型品种选育与应用”。先后主持选育皖椒10号、皖砧2号等瓜菜品种8个,主持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件,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SCI收录10篇)。2012年评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得省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