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饲养管理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3:32:21
字号:

 仔猪培育工作的成败,既关系着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又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加速猪群周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仔猪饲养管理方法

仔猪饲养管理方法

 一、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产后7-10天内体重可增加1倍,30天内,体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于生长发育快,体内物质沉积多,对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很高,同时对这方面的短缺反应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2、消化道生理机能尚不完备,刚出生时,仔猪的胃只有5g,仅能装25ml乳汁,胃液、胆汁分泌不够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够平衡,对乳汁中的营养吸收尚可,对来自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极差。因而在饲养过程中,要尽快让其适应外来营养,仔猪在出生后7天,刚好出牙齿,喜欢啃东西,此时补充一些高蛋白质的全价颗粒饲料,锻炼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出生时尽量让其早吃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仔猪出生第3天,肌肉注射每头小猪1ml的牲血素,第10天再次肌肉注射1.5ml牲血素,以增加仔猪抵抗力,杜绝外来细菌,病毒的侵袭。

 4、体温调节机能差,寒冷季节注意保暖,我们采用仔猪红外线保温灯,把仔猪统一放入护仔栏内进行保温,夏季多用些口服补液盐或小苏打来降温防暑。

 二、要养好仔猪必须抓四食过四关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哺食初乳,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一般都能自由活动,依靠自身的嗅觉寻找乳头,个别体弱的仔猪必须借助于人口辅助,最迟应该在产后2小时内让乳猪吃上初乳,最好母猪边分娩边让乳猪吮乳,在操作中我们通常有意识地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乳头,体弱的放在前面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大小整齐。母猪整个分娩过程应有人在场,避免母猪压死小猪,出现意外。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仔猪在第7天,用全价的颗粒饲料哄吃,实在不吃的猪只,把颗粒料强制塞入小猪嘴内,反复几次,让其觉得有味道,下次才会主动去舔食。仔猪出生第3天,最好补充电解质水,可以买现成的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配:葡萄糖45g,盐8.5g,柠檬酸0.5g,甘氨酸6g,柠檬酸钠120ml,磷酸二氢钾400ml,加入2kg清水中,连饮10-15天。此方法很关键,有利于仔猪早开食,更健康成长。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30日龄左右仔猪将进入旺食阶段,抓好此阶段,增加采食量,每天饲喂次数以5-8次为宜,不更换饲料,保证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建议补饲量标准供参考:

 第3周:平均每头每天20g

 第4周:平均每头每天45g

 第5周:平均每头每天100-110g

 第6周:平均每头每天230-240g

 第7周:平均每头每天380-400g

 4、抓防病过好活命关,仔猪一生中可能出现的3次死亡高峰。第一次在出生后7天内,第2次在20-30天奶量不足,饲料量增加的时候,第3次在断奶时出现应激的时候,这3个死亡高峰与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合理细致的管护和饲养可以使仔猪少死亡,快增长,尤其是下痢是哺乳仔猪培育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由其导致的死亡可以占到仔猪总死亡的30%,甚至更高,所以哺乳仔猪的防病要点要落实好正常的免疫接种和消毒措施,仔猪栏舍内经常用消毒药喷洒。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

 最佳断奶时间为28-32天,断奶时应原栏留养(即赶走母猪留下仔猪),做到栏舍不变,饲料质量不变, 饲养员不变, 我们平时在饲喂断奶仔猪时,跟昨天喂同样的料,不知为什么还会下痢。我提醒广大养殖户,你已经在改变饲料的质量了,下面给你作一下分析:

 昨天母猪与仔猪同栏饲养,不知有否注意到仔猪在吃母猪的饲料,而今天赶走母猪,当然仔猪栏内不存在母猪料了,而仔猪一个月与母猪一起共同分享着母猪料,它的胃肠道已经适应了全价的仔猪颗粒料与母猪料共存的环境,因而我建议:在赶走母猪时,仍然采用30%母猪料,50%仔猪全价料,20%为乳清粉均匀掺在一起,一直维持到10天左右,逐步减少母猪料和乳清粉直至全部转为仔猪全价料。此时饲料中可以加些强力霉素或林可霉素等抗菌药,按1000斤仔猪体重用20%强力需求0.3-0.4斤/天或者同剂量的林可霉素,连用5天可以起到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四、再次提醒:未打过蓝耳病疫苗的朋友赶紧上县畜牧兽医站购买,切勿大意。

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1、提早诱食补料哺乳期的仔猪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的需要量大,而母猪泌乳量在21日龄左右达到高峰后,就逐渐下降,单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仔猪开始诱食以7~10d开始,12~14d能采食补料为宜。因为这时仔猪已长大牙。喜欢啃咬硬东西,具有明显的采食行为,25日龄前的诱食料蛋白质水平可以不要太高,因为诱食阶段的仔猪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能力很弱。

 2、补给全价乳猪料仔猪经过早期诱食训练后,20日龄前后能较好的采食饲料。这时若仍用一般的诱食料,已不能满足仔猪对蛋白质及其它营养了,从仔猪能很好认料开始要逐渐向全价乳猪料过渡,自配混合料的要求是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价,适口性好,容易消化,饲料消化能应在3.2Mcal/kg以上,粗蛋白质19%~22%,赖氨酸0.8%~1%,钙1%,磷0.6%,仔猪最好补干湿料,喂干湿料比喂稀粥料日增至提高20.9%,因为稀料和熟料的干物质相对减少,冲淡了消化液,影响消化。

 3、精心护理仔猪,及时防治疾病仔猪出生后,由于本身生理机能的不完善和环境方面的应激双重作用下,仔猪承受不了而发病、死亡。只有精心护理,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个体重。

 (1)对弱小仔猪,全身震颤打抖的仔猪,在第1天每头腹腔注射10ml10%的葡萄糖加5万IU的链霉素以增强仔猪体质,预防白痢。注射部位:请人抓好两脚倒提起来,以便使肠子下沉。进针部位在趾骨前缘之下3~5cm处,腹中线侧面,把连有注射器的针头垂直剌入腹腔。注意做好注射部位的消毒。

 (2)防制仔猪黄白痢的措施,仔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的多发病和常发病,仔猪生后1~3日龄发生黄痢。3~10日龄发生白痢。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诱因有:

 ①气候突变致仔猪受寒感冒引起;

 ②环境卫生较脏;

 ③母猪喂得过好,饲料脂肪含量过多,造成母乳脂肪含量过多,乳汁过浓,又因仔猪喝水不足或喝脏水造成;

 ④母猪过瘦,泌乳量少,仔猪受饿;等等。

 (3)防疫注射。已注射猪瘟弱毒苗的母猪其仔猪生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猪瘟的免疫抗体,这些抗体能保护仔猪21日龄内不受猪瘟毒的危害。21日龄后由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仔猪就没有抵抗猪瘟病毒的能力了。因此,在仔猪生后20~25日龄就一定要给仔猪打猪瘟预防针。打了这一针后,免疫力可维持到仔猪60~70日龄时,以后抗体水平又逐渐下降消失,仔猪60~70日龄时必需再打第二次猪瘟预防针,打完两次预防针后,仔猪一直养到大猪出栏就不须再打猪瘟预防针了,猪也不会再得猪瘟病。

种公猪饲养管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饲养密度大小因生长育肥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随猪体重增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发育规律

 1.1体重的增长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先是增快,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转折点相当于育肥猪的屠宰期。因此育肥猪在60~70kg以前的生长期,应给予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并注意矿物质和氨基酸的供应,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发育。

 1.2体组织的生长

 一般来说,生长育肥猪在20~30kg为骨路生长高峰期,60~70kg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10kg为脂肪蓄积旺盛期。因此,育肥猪在60~70kg,要适当限制饲喂,特别是控制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控制体内脂肪过多,提高服体瘦肉率。

 1.3化学成分的变化

 (1)育肥猪幼龄时,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相对含量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2)幼猪体内脂肪含量相对低,以后迅速增高。

 因此,肥猪到了90~100kg时,就可出售或屠宰了。

 2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动物为能而食,一般情况下,猪日采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也越多。但此时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差。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获得最佳的肥育效果,不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

 3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3.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用瘦肉型猪种与我国地方良种杂交,其后代增重快、耗料省、瘦肉率高,用三元杂种猪育肥比二元杂交猪育肥好。

 3.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俗话说:“初生差50g,断奶差0.5kg,育肥差5kg。”说明仔猪初生体重越大,生活力越强,其生长速度越快,断奶体重也就越大。转群时体重越大,生长快速,育肥效果就好。

 3.3适宜的饲粮水平在生长育肥猪饲养实践中,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采用不限量饲喂,效果好。在育肥后期采取限量饲喂,可限制脂肪过多地沉积。粗纤维含量是影响饲粮适口性和消化率的主要因素,饲粮粗纤维含量过低,猪会拉稀或便秘,含量过高,则适口性差,并严重降低增重和养分的消化率,粗纤维含量一般为4%~5%。

 4、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饲养育肥猪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任务是: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措施,力争饲养时间短,耗料少,并能获得数量多,胴体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肉,满足市场需要,从而使养猪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养猪相比,快速养猪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快速养猪不能违背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如果使用激素、镇静药物等生长促进剂进行催肥,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危害之?是猪过分早熟,肉不香“,看起来像鲜花,吃起来像木渣”;危害之二是:可能造成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目前国家对生长促进剂一类物质的使用亩严格的规定,或完全禁止使用。快速养猪法猪种是关键,饲料是基础,科学饲养技术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成,既缩短了育肥期,又确保肉质好,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4.1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4.2饲料生喂饲料一般生喂好,玉米、高梁、小麦等谷类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糠款,生喂营养价值高,若煮熟后喂,其营养价值降低10%,尤其是维生素被严重破坏。

 各种青绿多汁料喂猪都不宜煮熟,可切碎或打成浆后代替部分水来拌料,否则会破坏维生素,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当然有些饲料要熟喂,像黄豆、豆饼、豆渣、菜枯以煮熟或炒熟后去毒,南瓜、红薯、洋芋也应熟喂,有利于猪的消化。

 4.3饲喂方法若想追求日增重,就以自由采食为好;若追求瘦肉率多和脂肪少,则以限制饲喂为好。

 4.4“三角定位”

 养猪应对猪群进行调教,使猪采食、睡觉、排泄地点固定在圈内三处,形成“三角定位”的习惯。这样,给管理带来很大方便。

 4.5环境温度与管理

 生长育肥猪适宜环境温度为16~23?C。前期为20~23?C,后期为16~20?C,在这一范围内,猪的增重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环境温度过低,猪要消耗很多能量去产热,以维持体温,这样会导致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加,从而使饲料转化率下降。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加快呼吸,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导致生产力下降。在28~35?C高温环境下,15~30kg、30~60kg和60~90kg的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比正常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28%。夏季要防止猪舍暴晒,保持通风。勤冲圈舍和给猪淋澡,多喂凉水和青绿多质饲料,尽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灭蚊和灭蝇。

 在夏季,用金银花藤、车前草、夏枯草、淡竹叶四味煎水,让猪常饮,可防暑消炎,增强免疫力。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在保育舍饲养5-7周,体重达20-30㎏后即转入育成舍饲养,在育成舍饲养7-8周转入育肥舍,饲养至出栏。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一、提前一周清洗消毒猪舍,并检查饲槽、饮水器等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二、保育舍转肥育舍时,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合理调圈,公母猪分栏饲养,残弱猪另设专栏。

 三、采用群饲,饲养密度适中,中猪0.5-0.55㎡/头,肥猪0.9-1.2㎡/头,每栏饲养10-15头。

 四、调入后训练定点排泄,保持圈舍干燥。夏日可适当冲洗猪体防暑降温,使猪舍达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护空气清新。

 五、及时清理和冲洗饲槽,避免长时间积存造成饲料结块和发霉。

 六、每天清扫猪舍1-2次,保持栏舍卫生。

 七、定期驱虫,补免猪瘟、口蹄疫、蓝耳、链球菌等疫苗。

 八、选用优质饲料,不使用霉变饲料。禁止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

 生长育肥猪简易的饲养管理

 1、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育肥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2、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育肥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养,自由饮水。育肥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养,自由饮水。

许多养猪厂都是会自己饲喂种公猪,这全是为了能更快的改进生猪的品种,种公猪在喂养管理工作是有很多位置需要特别注意的,如饲喂问题等,下边一起来看一下。

种公猪喂养管理方法

提升种公猪的活动和调试,种公猪要想身心健康,一定的运动强度是必需的,能够增进胃口,改进身体素质,防止种公猪过于肥胖,确保种猪健硕,有益于日后的配种。养殖户应当坚持不懈种公猪的健身运动,夏天能够在早晚清凉的情况下开展,冬天在中午开展,喂养人员要和种公猪塑造感染力,要和种公猪多触碰,擦洗身体,有益于推动种公猪肌肤的血液循环,降低体外寄生虫的概率,要让种公猪在6-7个月的情况下开展调试,让种公猪了解配种过程,每星期能够采精1-2次。种公猪饲喂规范控制种公猪的健康状况,种公猪的标准规定是不肥不瘦,喂养种公猪要让它们健康,性欲强,种公猪过肥会导致性欲低下乃至彻底无性欲,配种能力降低,这也是因为精饲料比较单一。

大多数是能量饲料,而蛋白,维生素较少。养殖户应当降低能量饲料的饲喂,提升翠绿精饲料的占比,同时要增强运动,种公猪过瘦(缺乏营养或是配种过多)也是不可以的,精液品质差,精液量少,养殖户必须 立即调节精饲料,提升种公猪的营养成分,降低配种频次,能够让种公猪慢慢修复。种公猪驱虫工作做好免疫力和精液的检测工作,养殖户要定时给种公猪开展驱虫工作,要祛除身体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一般选取在秋春两个季节,开展最少2次之上的驱虫,在配种以前要把免疫力程序流程做完,配种期内不宜驱虫。

储备种公猪在调试的同时,养殖户要对种公猪的精液开展质量检验,在检验2-3次之后,假如精液品质依然较为差的,要立即医治或取代,或是留到养猪厂,做为试情的种猪应用。可是不太适合做为种猪配种。种公猪配种管理学运用种公猪,种公猪的应用,不可以太过频繁,配种或是采精过度经常,会造成种猪的体质虚寒,配种能力减少,乃至减少使用年限,太早取代1-2岁的种公猪,一般是每星期配种2次,如果是2岁左右的成年种猪,每星期配种4次,虽然种猪长期无需,也需要实现定时开展采精,那样还可以确保维持性欲强,精液质量平稳,要不然会促使种猪的性欲低下,精液质量降低。

养殖户要搞好高温防暑对策,种公猪适合的气温是18-20度,夏天温度每升高1度,种猪的精液品质会显著降低,养殖户一般采用的形式的渗水减温,降温水帘减温,喷雾降温等,冬天种猪圈要防冻保暖能够降低病症的产生,还可以降低精饲料的耗费,养殖户要避免种公猪中间的搏斗,在配种过程中,最好是防止种公猪中间的相逢,假如种公猪太多,能够在猪内场建造环形跑道,那样就可以让双头种公猪同时活动,不会发生争执。种公猪管理关键点以上便是有关种公猪的各种管理对策详细介绍,为了确保养猪厂的种植经济效益,大家对种公猪的相应措施管理一定要做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9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