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农药不同于假农药和劣质农药,使用假劣农药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损失。对假农药、劣质农药,国家行政法规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农药过期后,一般还具有一定的使用效能,对植物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对过期农药并不一律禁止销售。
《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销售;但是,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根据该规定,销售的过期农药应当符合以下这些条件:
(1)必须是经过省级农业厅农药检定机构或者农业部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仍然符合农药的标准的。如果经检定已经丧失了使用的效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标准的过期农药,不得销售。
(2)只能在限定的期限内销售。
(3)必须在农药产品包装上注明“过期农药”的字样。由于农药过期后,其效能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还必须根据实际效能,明确载明使用方法和剂量。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过期农药不得销售,广大农民在购买过期农药时,要先查明是否符合上述的条件。
销售违禁农药处罚
农药过期一般是不能使用,主要原因是:
农药过期了,就会变质失效。
药性降低了,毒性减小了。
农药过期使用造成影响:
过期农药无法有效杀害病虫害。
喷洒过期农药造成人工成本损失,还会延误病虫害的根治。
农药过期辨别方法:
查看农药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2.粉剂性农药如果结块严重,说明过期了。还可以将药剂盛于玻璃杯内,摇匀后静置一定时间,观察悬浮情况,以此来辨别是否过期。
3.乳剂农药呈不流动黏稠状液体或已结成肥皂状固体,说明质量已有变化,可以停止使用。
注:农药过期了,要先检测农药是否完全失效了,如果还没有完全变质,也可以使用的,就是要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如果农药要销毁,不能随便处理,要请相关部门来指导处理。
销售违禁农药,按照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处理,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农药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等,并处相应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销售伪劣农药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据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违禁农药不仅对人身体有害,对土地和水源也同样会造成污染。因此,违禁品坚决不碰,坚决不买卖。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经营限制使用农药(通称高毒剧毒农药)的,还应当配备相应的用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并按照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定点经营。
第五十五条 第一款第一项
农药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农药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的农药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第二款
超出经营范围经营限制使用农药,或者利用互联网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按照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