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形修剪
1.修剪:生长期修剪在4月下旬~8月下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第二年3月下旬。除去树体上的无用萌蘖,包括主杆基部发生的徒长枝和部分猛长的过强枝条。干粗1cm以内的幼苗,除去掉生长过强的枝条外不宜作其它修剪。
2.整形:幼苗一般采用自然圆头形。苗木定植后,干粗1cm以下的苗在离地约80cm~100cm处进行短截,在种植第一年内修剪猛长的枝条,第二年开始,除保留从主杆上分生的3~4个强壮枝外,其余枝条一概除去,保留的枝条彼此相隔10cm左右,以后开始根据修剪技术进行。多年生红枫及盆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整形。
二、追施肥
1.原则:追肥坚持“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原则,做到看天施肥,看土施肥,看苗施肥。苗木生长初期,使用速效性氮肥为宜。苗木快速生长时期,其前期、中期以施氮素化肥为主,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
2.方法:
(1)干施:采用条施。在苗木行间或行间附近开沟,施入,然后盖土。
(2)水施:腐熟人粪尿浓度以3%~5%为宜。化肥水施浓度以0.3%~0.5%为宜。以阴天或傍晚施为宜。
3.次数和数量:苗圃追肥,每年2次~4次,数量视苗木大小不同和不同生长时期酌情增减。生长初期,勤施薄施;速生时期,适量增加,年施肥总量一般控制在每667m2(亩)30kg~50kg氮、磷、钾复合肥。
三、中耕除草
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定植1年~2年后的苗木,为节省劳工,可采用化学除草剂灭草,常用的除草剂有除草醚、灭草灵、盖草灵、果尔、草甘磷等。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用量与用法,禁止使用对红枫生长有影响的除草剂。
四、松土和培土
松土、培土除结合除草进行外,降雨和灌溉后及土壤板结也要松土、培土。松土一般每年2次~3次,灌溉条件差应增加次数。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原则。
五、开沟排水
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对苗床清沟培土。山地育苗应开好避水沟,防止暴雨冲毁苗圃。对沾性较重、易积水的苗圃,应开深约50cm的排水沟,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下。
六、病虫害防治
(一)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通过预测、预报和加强育苗技术,做好预防工作,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采用化学、生物、物理机械等综合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二)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蔓延、传播。
2.及时清除因病虫害所形成的枯枝落叶,减少病源,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创造有利于红枫苗木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3.农药使用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使用,控制环境污染。
(三)红枫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蛴螬、蝼蛄——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乐斯本1000倍液浇根或拌细泥土撒施。
金龟子、蚜虫——防治方法:阿维菌素、吡虫啉、捕快等,水1000倍进行喷雾。
剌蛾、蛀心虫——防治方法:绿色功夫、杀灭菊酯等,加水3000倍进行喷雾。
科学使用农药,确保绿色食品生产安全的方法如下:
1、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2、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含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的有机合成产品)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3、有机合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最终残留应符合GB4285等标准的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4、要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5、禁止使用有机全盛的化学物质,如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6、为保证种植作物的绿色食品生产安全,一定要优先考虑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残留。
7、此外还可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如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人工机械捕虫及除草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残留量。
8、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贮藏期病虫害。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
9、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既不污染环境、不毒害人畜、不伤害天敌,更不会诱发抗药性的产生。
绿色食品是指从生产到销售中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需经专业机构(我国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认定、颁证。其中“绿色”象征生命、健康和活力,并非指绿颜色食品。绿色食品又分AA级和A级,前者要求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