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塘中的水开了增氧机为何会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1:56:18
字号:

水质不好,增氧机解决不了

养虾塘中的水开了增氧机为何会浑

了解水产em菌种菌液可以找我

水产专家解读em菌用法:

以池塘养鱼为例,先要进行水质净化,在放养前1天,用100倍的EM菌液稀液泼洒水面,以后每15天泼洒一次,具体视水质情况调整泼洒次数,下雨时泼洒效果最佳,每亩用EM菌液

1公斤。可用200倍EM菌液稀释液进行鱼饲料处理,如喷洒在颗粒饲料上,以喷湿为度,即喷即用。

使用注意事项如下:EM菌液为酸味略带醇甜香的褐色半透明液体,必须注意初开瓶时有气味,若容器底部稍混浊及上部浮有少量白色物质均属正常。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保持密封。

EM菌液应存放在避光凉爽的地方,适宜温度为5℃~45℃,超出这个温度,有些菌种的活力会受影响,应适当增加用量。

水产em菌液主要功效:

1、增强鱼、虾、蟹、海参的免疫抗病能力,降低水生动物赤皮、烂鳃、坚鳞、皮肤溃疡、营养代谢不良、生长缓慢、瘦弱无力等病害的发病率;

2、快速降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含量、调节水质;

3、降低鲜活水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对防止鱼苗幼体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现象有特效,延长水产品的鲜活期;

4、降低饲料和水生动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提高水产品品质;

5、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成本。

6、抑制有害藻类、真菌的生长繁殖,促进有益单细胞藻类的繁殖,保持水体微生态平衡;

7、稳定水体质量,防止水体老化,提高养殖水体溶氧量,提高养殖密度。

水质调控

以10亩水面为例:将启富水产菌液10公斤用水稀释50倍以后,均匀泼洒在水面即可,也可在投放饵料时候,按上述比例将菌液与饵料均匀混合后,一起投放。使用周期一般为每月2-3次为宜。一般为晴天上午投放。

饵料发酵

常用的可发酵的物料有:各类糟渣、秸秆、草粉、菜饼、动物粪便、下脚料等,根据当地材料自行取料。启富水产菌液1公斤可发酵200公斤饵料(以干料重量计算)。

发酵方法为:将启富水产菌液用水稀释100倍(即加入100公斤水),然后与要发酵的饵料均匀混合后,将水分调节到60%左右,然后密封开始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2-5天。

判断湿度的方法为:用手抓起一把料,使劲握紧,手缝看到水渍,但不下滴、站立起来,手松开,料团掉地上后可散开。

拌料投喂

如果想将启富水产菌液拌到饵料中投喂,可按饲料重量的0.5%添加启富水产菌液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要配制100公斤饲料,就取0.5公斤启富菌液加20公斤左右的水稀释,一边翻动饵料一边喷洒稀释后的启富水产菌液,混合均匀后即可投喂。

好处和作用: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可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水产动物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应急能力,促进生长,大幅降低药用量,改善水质,水体清爽,不腐不臭,可达能见度25~50厘米,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全程使用可大幅降低药物成本80%以上。全程坚持使用启富水产菌液,可大幅提升成活率近30%并提升效益20~35%(南美白对虾增重15%—60%;淡水鱼平均增重10%—30%),提高产卵率20~35%。同类环境养殖周期可提前10~20天上市,综合效益明显,增幅大。

发酵有机肥

常见的发酵物料有:各类动物粪便、植物茎叶、秸秆、草粉等。有机肥通过发酵可大量增殖有益菌,促使浮游动物繁殖,避免对水体的污染。发酵方法与上述“饵料发酵”方法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动物粪便偏多,则每亩用量以100-150千克为宜,不要过多。

主要针对大型湖泊、水库等养殖场所。

(1)放养前处理:用启富水产菌液液稀释50倍直接泼洒凶猛性鱼类或野杂鱼的产卵场,破坏其繁殖生长环境,控制其群体数量。

(2)用启富水产菌液发酵饲料饲喂,发酵方法参考上述“饵料发酵”栏目。

(3)用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在启富水产菌液的稀释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时,再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儿的游动使启富水产菌液不断地扩散,启富水产菌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完全改观。

(4)用启富水产菌液、发酵料、黄泥土按1:2:4的比例做成很有粘性的团块,重量为每个1~1.5斤,晾干后,在投饵料附近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启富水产菌液有益菌有一个固定居所而提高净化作用,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此团块一个月更换1次。每亩放10~15个。

启富水产菌液渗入水体后,其群体作用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调整养殖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气),促进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康生长。

启富水产菌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氨兼有反硝化作用中去除水中的亚硝酸铵,因而能使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污染得到净化,改善水质,减少病害。

启富水产菌液主要作用有:

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用户反映,启富水产菌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华石斑鱼的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水面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不断增多至布满水面。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颜色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cm的时间长且较稳定,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

4.鱼虾粪、池底杂质和下脚料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同等环境下,用启富水产菌液后,可提前10~15天上市,平均亩产提高20%~35%,产卵量增加25%,产卵时间延长。有的试验表明,常温新鳖池用启富水产菌液后,产卵时间延长近70天,且孵化率较好;饵料不臭,改善了养殖环境。

真正的大养殖户或专业一些的养殖户都会选择高品质微生态制剂来使用并取得可观效益和降低成本及风险。一个好的产品永远会为客户创造效益,而不会成为顾客的成本。相反,选择低价位或稀释液产品表面上经济些,但其实真正吃亏的是自己。好的产品只要坚持使用1~3个月就会发现,养殖效益明显不同。

启富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从事EM菌发酵剂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9年来公司始终以绝对的产品技术优势及广泛的市场客户占有率领跑行业风向。

目前,启富公司生产的产品有、发酵床养猪菌种(菌液)、养殖菌种(菌液)、种植菌种(菌液)、水产菌种(菌液)、除臭消毒液、粪便发酵菌种(粪便分解剂)、微生物促长剂等品牌。同时,公司生产有EM菌种原种、EM菌液原液等通用型制剂,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多样用途的需求。

1.推行健康养殖的重要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饲料残饵的发酵分解、水产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动物尸体腐败的恶臭、水质的富营养化及药物的残留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减少和控制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主要通过生化方法消解氨氮、采用科学配制饲料及投喂技术、推行健康养殖观念、减少用药带来的污染等综合措施。因渔业水域水环境恶化而引发的病害及污染已经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不但让我国的环境综合治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压力,而且使我国的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境地。欧盟曾对我国水产品实行贸易禁令,美国、日本也对我国出口的虾类等产品发出通报,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赤潮发生,与之相应的是每年都有水产品被欧美一些国家或退回或就地销毁,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因此应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水产养殖环境、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污染的发生及蔓延、推行健康养殖的重要性。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经过了“养捕之争”后,中央对渔业要求“重点发展养殖”。1985年中央5号文件正式提出渔业要“以养为主”。1986年《渔业法》将“以养为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由此,中国渔业经历了由“捕捞为主”到“以养为主”发展方式的第一次重大转变。20多年过去了,仅局限在“以养为主”已经不能完全表达现阶段水产养殖和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要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现有的养殖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推进“健康养殖”。推进“健康养殖”是我国渔业发展方式第二次重要转变的标志。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2.生态健康渔业生产主要技术生态、健康型的多品种混养模式。推广生态高效混养模式和测水健康养殖技术,重点推广池塘蟹—虾混养、鳖—鱼混养、鱼—蟹混养、鱼—鱼混养等多元化养殖模式,池塘多品种混养技术具有饵料利用率高、排出污染水少、药物使用量低、产品质量高和养殖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发展“渔—农”综合型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发展“渔—桑”、“渔—果”、“渔—蔬”等农业综合型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型小农场,科学规划渔农面积比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渔—农”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使投入的物质高效利用,渔业生产产生的残饵、粪便形成的淤泥作为农业生产的优质肥料,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链,对外排出的污染物极少,是今后重点提倡的生产模式。养殖水域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应用生物、化学、机械等手段调节养殖水域的水质,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生石灰改善水质,配备增氧机、水泵等机械设备增氧及曝气,加速水中物质的分解及循环,并被生物吸收利用,减少水中污染物的向外排放。天然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做好各开放式水域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工作,在水质达到要求的水域投放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鱼种,适当种植和养护一些水生植物,建立鱼虾草共生的可循环生态系统,增加本地水产资源种群数量,恢复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不同鱼类的食物链特性提高水域自净能力。b.严格控制围网养殖与网箱养殖面积,将部分投饵养殖区调整为生态增殖区,使渔业从集约化养殖向休闲观光渔业方向转变,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索封闭式循环水、零废水排放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新技术。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是全世界重点发展的应用现代工业技术的资源节约型养殖模式,具有高产、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该养殖模式是将水处理净化与水产养殖技术充分结合,定期补充水量,基本不外排养殖废水,是今后渔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福利与肉类生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8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