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河南枫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枫华种业)宣布终止上市辅导备案。这已是它第二次终止上市辅导了。
6年内,两次谋划IPO,又两次宣布终止。作为河南的重要生猪企业之一,枫华种业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心?尤其在猪价大好形势下,更是令人意外。
7月22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了枫华种业相关尽职人,他表示,此次公司终止上市准备,主要基于2018年、2019年业绩下滑的考虑,后续将会根据公司业绩情况再次启动上市准备。
两次终止上市准备
2019年亏损2.96亿
资料显示,枫华种业为驻马店市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种猪和商品猪的养殖和销售和种猪改良、繁育与推广。种猪主要供赠生猪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仔猪主要供赠生猪养殖户,商品猪则销往规模屠宰企业。
早在2014年,枫华种业开始踏上IPO之路,但一年后终止上市准备,并于2016年登绿渎三板。
2017年9月,枫华种业重新开始上市准备,与东吴证券正式签订辅导协议,再次谋划IPO。时隔三年,2020年7月21日,枫华种业再次宣布终止上市辅导。
对于此次终止上市辅导,枫华种业相关尽职人赠出的理由为2018年、2019年公司业绩下滑。
Wind数据显示,枫华种业2017年、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辞为3.27亿元、3.05亿元、1.84亿元,同比变动22.11%、-6.62%、-39.76%;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6005万元、-246万元、-2.96亿元,同比下降16.18%、104.11%、11897.88%。
据知道,2018年由于猪肉价格向来处于行业低谷,生猪企业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不过,2019年以后,由于生猪供赠紧张,猪价反弹,猪企在二季度开始步入盈利期,至今大多数猪企仍处于盈利状态,甚至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那么,枫华种业又是何缘故,不但没有扭转,反而在2019年潞傍亏损?
枫华种业2019年年报里解释称:“由于本年度首席季度公司发生非洲猪瘟导致生猪销售数量减少,从而公司营业收入降低。另外,由于公司下属分公司发生非洲猪瘟导致场区许多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和猪只死淘较多,导致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及营业外支出数额较大,从而利润较低。”
另外,年报显示,2019年枫华种业存货减少72.23%,固定资产减少27.04%,在建工程减少54.27%。
上述枫华种业尽职人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目前,许多猪场暂时无法使用。即使在消毒后,也需要1年左右搁置期,外加部分猪场设备老化等缘故,综合考虑后,公司决心选择重新建立新的猪舍。
其实,岂止枫华种业一家。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巴山牧业在发布年报里称,2019年营业收入4223万元,同比下降3.62%;亏损2077.48万元,同比下降289.59%,公司业绩由盈转亏,也是这一缘故。
短债压力较大
开启频繁融资模式
实际上,业绩受到影响的枫华种业,其现金流也吃紧。
截至2019年末,枫华种业账上货币资金720万元,同比下降减少62.96%。同时,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也由2.29%降至1.39%。
负债方面,截至2019年末,枫华种业仅短期借款就达6400万元,一年到期非流动负债达3655万元。现金难以笼罩短期债务。
不过,为了缓解现金压力,枫华种业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记者在枫华种业年报里发明,2017年,其进行了一次1.4亿元的定增募资,主要用于现有猪场改建为母猪场扩建工程及扩群引种、鲍庄种猪场建设工程等。但是,其间,枫华种业进行了两次募捐资金使用变更。在变更资金用途里,其中归还郑州银行信阳分行贷款128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约6720万元。
记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末,枫华种业募捐资金尚未使用尽毕,募捐资金账户余额仅剩11.75元。
另外,2018年至2019年期间,枫华种业向银行和非银机构间接融资2.69亿元,融资形式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保证贷款、抵押贷款等。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枫华种业在与大型猪企合作的同时,也开始“变卖”猪场。
2019年7月3日,A股生猪公司傲农生物拟与枫华种业设立河南傲农枫华现代农业开辟有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及销售等业务。目标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由傲农生物认缴出资2400万元,占注册资本60%,枫华种业出资1600万元占,占40%。
傲农生物表示,目标公司成立后,将购买枫华种业驻马店在建年存栏5万头种猪和商品猪场资产,具体内容以双方后续签订的资产购买协议断定。
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资金压力,2020年初,枫华种业宣布,拟定增募捐资金不超30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6月7日,枫华种业定增获河南农开豫兴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全额认购,每股4.5元,实际募资金额2500万元。据知道,该基金由河南省农业综合开辟有限公司下属两家基金公司发起设立,背后控股股东为河南省财政厅。
一生猪行业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枫华种业的频繁融资说明其资金链是相当紧张的,在融资的同时,还要出售资产,侧面反映了生猪企业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外,在他看来,这也意味着生猪行业“大鱼吃小鱼”,行业兼并的时代即将开启了。
NO1、温氏
毫无悬念,2016年中国最大的养猪企业,仍旧是温氏。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温氏生猪出栏量为1543万头,预计全年将超过1700万头,稳占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第一的位置。并且,根据温氏2016年大力扩张,重点从南方逐步向北方迁移,温氏高层预计每年出栏量增长为15%,2018年之后速度将更快!
NO2、正大集团
正大集团布局生猪养殖相比其他饲料企业要更早,大致从2011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建厂养猪。而且就投资来看,都是大手笔,均是年出栏30万头到300万头的大规模。据了解,2016年正大集团生猪出栏量在400万头左右,位居全国第二。并且,其全球能繁母猪量在66万头,同样是全球第二。
NO3、宝迪
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有40多家子公司,员工5000多人,拥有集饲料、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在十多个省市拥有已投产或在建的大型工业园区和畜禽育种养殖基地。据了解,生猪出栏量在300万头左右。宝迪的目标是,150万头原种猪,1500万头商品猪。
NO4、牧原
自经历了2014年、2015年第一季度的亏损之后,牧原终于在2015年3月份猪价上涨之后扬眉吐气。你2016年生猪出栏量在300万头左右,同比去年增长高达66%,几乎是今年生猪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仅今年前三季度,牧原净利润就高达18亿元左右,意气风发的牧原在11月份的时候就举办了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对优秀员工进行了200万元现金、奔驰轿车的大奖!
space
我国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养猪企业?全国养猪企业排名
我国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养猪企业?全国养猪企业排名
正大集团
NO5、正邦
赚大钱,发豪车的不仅仅有牧原,正邦也是这么干的。2016年,正邦生猪出栏250万头左右,同比去年增长56%,也是生猪养殖业内的一匹黑马!在12月的一次论坛上,正邦总经理林峰阐述了正邦未来的目标是5000万头!
NO6、中粮
于今年11月份在香港上市的中粮肉食,目前在全国有47个生猪养殖场,2个屠宰量、2个食品加工厂。2015年中粮生猪出栏在100多万头,预计2016年将增长至200万头,目标是2020年产能达到550万头。
NO7、雏鹰
2016年雏鹰农牧生猪出栏预计在140万头左右(不包括仔猪出栏),位居全国第七位。若加上仔猪,那么出栏量在213万头。
NO8、扬翔
2015年杨翔生猪出栏在100万头,预计2016年在120万头左右。并且,杨翔2016年生猪成本在5.5元左右,目标是未来五年内成本要下降至4.5元。
NO9、新希望六和
新希望六和在今年2月底提出向生猪养殖业转型,并且以自有资金6亿收购本香农牧,尽管整个收购过程历经了接近一年半,但是好在12月30日的时候证监会终于通过了。对于新希望六和转型养猪,表示要拿出88亿,目标是3000万头。今年6月份,李兵表示,预计今年新希望六和生猪出栏在100万头左右(预计是不合并本香报表的前提下,若合并,出栏量将在150-170万头左右)。
NO10、佳和农牧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目前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四川、浙江、安徽、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11省区发展设立了42家分子公司;兴建超过45个养殖基地,年生猪产能规模超过100万头。 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最新公告显示,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拟挂牌新三板上市。并且,今年8月份,禾丰牧业出资5000万元,收购张家口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35%股权,张家口佳和农牧年出栏生猪5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