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是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的药物。兽药的使用对象是动物,它包括所有的家畜、家禽、各种飞禽走兽及野生动物和鱼类等;
人用药物是专门用于医治人类疾病的药。尽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人医用的药物来治疗动物的疾病,但是从法律上来说,不能用治疗动物的兽药来治人的疾病。
兽药与人用药的主要区别是,兽药是专门为防治动物的疾病而生产的,它适合于动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特点和一些特有的动物疾病。
兽药的许多剂型、规定的用药剂量、投药的途径与方法,都是根据动物本身的特点而制定的。例如许多药物都是大剂量规格,是专门为某些大型动物生产的;而某些药物适合于混在水或饲料内,只适合于小动物使用。
人与种属不同的各种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有时很大。比如反刍动物对某些麻醉药比较敏感;牛对汞剂耐受性很低;禽类对呋喃类药物易发生中毒;抗生素对草食动物易引起消化机能失常等等。所以人用药与兽药在使用上有严格的界限。
由于经济成本的限制,动物一般不使用价格高昂的药品。在这一点上,人医日常使用的药物和兽医使用的药物,也有所不同。
兽药和人医用药的最主要区别,还在于药物不是一般的物品,使用正确时,可以治病防病;使用不当时,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说,人医、兽医要各司其职,人药、兽药必须分开,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来使用。
应用青霉素类兽药易引起哪些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个人理解,检测兽药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保障兽药质量,二是打击假劣兽药,三是保障兽药生产行业健康发展。
兽药的危害:
对动物而言,兽药能有什么危害?就像人生病吃药,你能说药有危害吗?
我想你问的是不是兽药对人的危害?
一是未严格执行休药期导致药残,该药残对人的直接危害,如细胞毒性,损害实质器官等。
二是为严格执行休药期导致药残,该药残对人的间接危害,如耐药性、过敏等。
三是环境释放方面,及产生的环境污染,如大面积使用某种体表寄生虫杀灭剂在土壤中的降解等。
四是大量使用或持续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类兽药,导致致病微生物产生高抗药性或变异,人发生时特效药变为非特效药,如金刚烷胺对于流感。
以上供参考。
青霉素类兽药作为毒性低、疗效好的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青霉素类兽药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畜禽等动物的种类不同,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以及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不同疾病,故在临床应用时,常有以下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事项:
(1)过敏反应:青霉素类兽药用于动物机体一般无不良反应,但对个别家畜偶见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水肿等,严重者可产生过敏性休克。在马、猪中出现流汗、不安、肌肉震颤、流涎、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心跳加速、抽搐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类兽药,同时可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或氢化可的松进行抢救。
(2)在使用青霉素钾盐时,应注意畜禽等动物的血钾变化,一般禁止大剂量使用,特别对高血钾患畜禁用。
(3)不宜空腹注射,以免患畜血糖较低而引起昏厥。
(4)不宜与四环素类、氨基甙类、多粘菌素E、两性霉素B、磺胺药钠盐以及碳酸氢钠、维生素C、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应用。
(5)不应随意加大剂量。大剂量或超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类兽药,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引起动物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症状。也可使耐药菌迅速产生分解青霉素的β-内酰胺酶。所以在兽医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对付耐药菌,而应换用其他有效的抗菌药物。确因病情需要加大使用剂量时,应严格控制在有效范围每日2000万单位以下。
(6)青霉素类兽药应即溶即用。由于青霉素类兽药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在室温下溶解的时间越长,其效价就越低,分解产物也就越多,致敏物质也就不断增多。所以青霉素类兽药应即溶即用,确保药效准确,毒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