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名称
通用名:七清败毒颗粒
汉语拼音:Qiqing Baidu Keli
主要成份
黄芩、虎杖、白头翁、苦参、板蓝根、绵马贯众、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金丝桃素、聚肌胞、健胃增食剂等。
性 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味略苦。
功能主治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利湿退黄、抗菌抗病毒。
1、猪:用于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温和性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毒、流感病毒、皮炎肾病综合症、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烂蹄跛行、口腔溃烂症及其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猪渐进性消瘦、体温在41℃以上、眼睑水肿发青、皮肤发红、皮疹、皮肤发绀、腹下四肢呈紫红色、肛门发青、食欲减退、便结色黑带粘液、呼吸困难,怀孕母猪粪便干燥,采食量下降,多饮水,流产或早产等症状;对猪病毒性、细菌性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及各类病毒细菌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症、无名高热,特别对顽固性波状热等热症综合症疗效显著。
2、禽(鸡、鸭、鹅、鸽):用于防治禽温和型流感、非典型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法氏囊病、减蛋综合症、禽肠毒综合症,低血糖尖锋死亡综合症、雏鸭病毒性肝炎、番鸭花肝病、鸭瘟、雏鹅的小鹅瘟、副粘病毒病等。对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坏死性肠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3、增强免疫、降低应激反应:群体处在发病期,紧急疫苗免疫时,配合本品使用,能迅速提高抗体水平,抑制体内病毒的活性,短时间使机体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降低气侯转变、转群、换料、断乳、疫苗接种引起的应激,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本品为保健佳品,可长期使用。
用法用量治疗:猪、牛、羊、貂、狐、兔,直接口服,每公斤体重0.2克,分早晚各一次灌服或拌料喂服;混饮:本品100克兑水250公斤,让其自由饮用;拌料:本品100克拌料150公斤,连用3~5天。保健:本品100克兑水250kg;拌料,本品100克拌料200kg。
禽(鸡、鸭、鹅、鸽),混饮:本品100克兑水 300~400公斤,让其自由饮用,每天1~2次;拌料:本品100克拌料150~200公斤,连用3~5天。
包 装100g/袋X10袋/盒
贮 存密封,防潮。
执行标准《中国兽药典》二00五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兽药字(2006)190685002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肉眼外观病变极似猪瘟。猪与野猪对本病毒都系自然易感性的,各品种及各不同年龄之猪群同样是易感性。
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病初体温突然升高至40.5℃,约持续4天,直到死前48小时,体温开始下降,同时才表现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厌食,不愿行走,共济失调,咳嗽,呼吸加快,部分病例出现呼吸困难,耳、鼻、腋下、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往往发热后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时死亡。病理变化淋巴结的变化最为特征。内脏淋巴结出血严重,胃、肝门、肾脏、肠系膜等处淋巴结最严重,状似血瘤。紫斑部分常肿胀,中心深暗色,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肉眼可见到。胸腹腔、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许多澄清、**或带血色液体。内脏或肠系膜上有斑点状或弥散状出血变化。喉头、会厌、胆囊、膀胱、肾脏常有出血斑点,比猪瘟更为明显。防控措施本病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尚未报道本病。如果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报告兽医主管部门,封锁疫点。确诊后,全群扑杀、销毁,彻底消灭传染源。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