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拉稀怎么办?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0:05:49
字号:

仔猪拉稀预防三个易发期 第一个易发期:常发生在出生后的3日龄左右,以拉**稀粪为主要病症,发病和死亡率高。 第二个易发期:为仔猪易发白痢期,10~20天的仔猪发病最多,稀便呈粘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 第三个易发期:断奶后2~10天内,仔猪下痢死亡的第三次高峰出现。 抓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给母猪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避免营养单一。给母猪连喂2天母仔康,仔猪通过吸收母乳的抗菌止痢成份,达到抑菌止痢作用。母仔康应 用了超微粉碎技术,彻底打破纤维细胞壁,使有效成份利用率大大提高,临床效果比普通散剂提高3~4成倍。 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温暖干燥、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产前彻底消毒:对猪腹部、阴户及猪舍,用环得净或者健奇进行清洗消毒。 药物预防:仔猪出生第一天注射抗毒水种灵1毫升/头,三天后注射牲血宝或血日升1毫升/头,可有效预防黄白痢的发生。 发生拉稀后的治疗:轻微拉稀可单独使用双安口服液灌服,对较严重的拉稀,使用双安口服液的同时还需要用寒特或痢速康或止痢神肌注。 临床上常见一些顽固的拉稀,用针剂肌肉注射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太好,这是因为用来治疗拉稀的针剂只能杀死病原菌,但被破坏的肠道内环境并未得到恢复,拉稀就会继续。双安口服液是具有当代高科技含量的绿色兽药,能标本兼治,并侧重于增强抵抗力和促进肠道内环境恢复平衡。 所以,用针剂久治不愈的拉稀,用双安灌服能药到病除。双安的灌服可采用注射器取掉针头后压住舌根部缓慢挤入,操作不当作容易误入气管,超量使用容易引起呕吐。 仔猪断奶后的拉稀:可采用在饲料中加痢菌净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防。

仔猪拉稀怎么办?

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喘气。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隔叶的对称性实变,以及肺门淋巴结增生。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它病菌继发感染。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只有猪发生,任何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均可发病。本病以慢性经过为主,在新疫区可呈急性暴发。

临诊症状 潜伏期10—16天,一般体温、精神和食欲正常。病初为短声连咳,在早晨出圈后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或经驱赶运动和喂料的前后最容易听到,同时流少量清鼻液,病重时流灰白色黏性或脓性鼻液。在病的中期出现气喘症状,呼吸次数每分钟达60—80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此时咳嗽少而低沉。至病的后期,则气喘加重,甚至张口喘气,同时精神不振,猪体消瘦,不愿走动。这些症状可能随饲养管理和生活条件的好坏而减轻或加重,病程可拖延数月,病死率一般不高。

隐性型病猪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发生轻咳,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几乎正常,但X线检查或剖检时,可见到气喘病病灶。

病理部检 病变局限于肺和胸腔内的淋巴结。病变由肺的心叶开始,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隔叶的前下部。病变部与健康组织的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分布对称,呈灰红色或灰**、灰白色,硬度增加,外观似肉样或胰样,切面组织致密,可从小支气管挤出灰白色、混浊、黏稠的液体,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黄白色,淋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急性病例,有明显的肺气肿病变。

实验室诊断 有必要和可能时,还可进行X线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微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查等。

预防及治疗 采用综合防治的办法,从外地新购入的猪只进行血清学化验,避免引入病原。另外做好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已研制出猪喘气病弱毒苗,可以使用。临床也可以用土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或替米考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发病时的控制措施 发病场要采取早期发现,严格隔离,并用远征金碘进行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对症治疗,淘汰病猪,更新猪群。

使用远征药业的泰黄美或泰妙林进行拌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同时对于个别严重病例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远征泰妙仙进行肌肉注射,同时配合普美仙分开注射,对本病疗效较好。

2.喘支混感康进行肌肉注射,同时配合卡那霉素分开注射,对本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建议大群同时配合泰黄美进行拌料治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