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梅的栽培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59:47
字号:

梅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黄酮和碱性矿物质等人体所必需的保健物质。其中含的苏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黄酮等极有利于人体蛋白质构成与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可防止心血管等疾病的产生,因此,被誉为保健食品。

果梅的栽培技术

果实鲜食者少,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其加工品有咸梅干(也称为青梅干)、话梅、糖青梅、清口梅、梅汁、梅酱、梅干、绿梅丝、梅醋、梅酒等。梅在医药上有多种用途。如咸梅有解热、防风寒的功效。乌梅干有治肺热久咳、虚热口渴、慢性腹泻、痢疾、胆道蛔虫、胆囊炎等功效。梅的花、叶、根、核仁等皆可入药。梅的木材坚韧而重,色泽美观,是优良的细木用材。梅的腌制品便于贮藏和运输,宜在偏远地区发展,是老、少、边、贫地区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 梅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从中国果梅栽培地域气温来看,年平均气温在12~23℃的地区均可栽培。若在北亚热带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应注意选择早春较温暖、雨水较少的地段建立商品基地。

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论平原与山地,偏酸、偏碱地均可种植,但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坡度在30℃以下的丘陵山坡地最适宜栽培。一般应选择朝南或东西的坡向为宜。梅对工业排放的废气特别敏感。尤其氟化物的危害已成为果梅栽培中的严重问题。因此建园时一定要选择清洁的大气环境,避开污染源。果梅部分品种有自花不孕现象,有些品种虽能自交结实,但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故要配置授粉树。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不应少于3∶1。栽植密度应考虑果梅寿命长、树冠较大的特点,故不宜过密。具体密度应根据管理水平、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整形方法等来定。一般株行距为4米×4米或4米×5米,亩栽41株或33株。土层瘠薄山地株行距为3.5米×4米,亩栽47株。 1.苗木繁育技术

(1)实生繁殖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种子成熟时采收,捣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将梅肉洗净后,在通风室内晾干.并分层贮藏于洁净河沙内备用。在11月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用赛力散、或10呖一15叻的KM,,O·液或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和杀地下害虫。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5~10天后,用50%的多菌灵100倍液和50叻甲基托布津液进行处理。种子播后,要覆细土1.5—2.0CM,再浇一次水·并搭弓形棚。

种子发芽后,床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春旱季节每天浇水两次。幼苗分株栽前,先整地,施基肥(复合肥、磷肥、厩肥等)。当苗高5era时,进行移栽,株行距5 cm×20cm,每公顷52.5—60万株。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在表土上盖一层农家肥。苗木成活后浇一次稀的粪水,有利于苗木发根。

(2)嫁接繁殖可在7、8、9月采用芽接或l、2月采用枝接。嫁接后要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7月中旬至8月底嫁接,必须用薄膜遮盖嫁接口,防止雨水进入。嫁接前15天,不能喷各种农药,以免芽接后死亡

冬春干旱时,需及时灌水,但水不能浸入嫁接IZl。2月中旬,待嫁接芽长到20 crn长时,剪砧(离嫁接口上部5一lOcm的砧木),以促进接芽健壮生长.一般在。清明”前后解绑。解绑后要及时灌水、松土、除草,但不能将泥土盖到嫁接口,并浇一次浓粪水。接芽萌动后,要及时抹去接芽以下部分砧木萌发芽,以促进接芽生长。

2.病虫害防治:果梅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和疮痂病,发现时可用1。1。100倍波尔多液连喷几次或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喷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和地老虎,可用药杀成人工捕捉。

冰青青梅果酒,是将预处理过的新鲜青梅果全果进入发酵罐,接种酵母菌群后进行发酵,辅以西岭之水陈酿而成。工艺流程不进行破碎、压榨,发酵过程中保持果实完整的同时又可以将青梅果中的风味充分析出,无色素,无防腐剂,对工艺要求极高,只有少数品牌才能掌握。而市场上很多青梅酒包括日式梅酒,属于配制型梅酒——主要以高度白酒或烧酒等为基酒,加入大量白糖或冰糖浸泡青梅数月而成。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