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渔业科技援藏是落实院士专家工作站和《2018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方案》要求的具体行动之一,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据西藏渔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渔业系统的科技优势,支持和帮助西藏不断夯实渔业发展基础,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构建以保护土著鱼类为主的繁育保护体系,以国际河流和大型湖泊为主的水生态与渔业资源保护体系,以冷水鱼养殖为主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就渔业科技援藏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签订了渔业科技援藏五年规划书、渔业科技援藏专家三方协议书,举行了西藏农口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签订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西藏农牧科学院共建水生生物资源研究中心协议。与会代表还考察了西藏自治区土著鱼类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生态园区和拉萨渔场。
西藏江河众多,湖泊星罗棋布,水域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渔业具有良好的水资源基础。裂腹鱼类、黑斑原鮡、亚东鲑等有较好的研究开发价值。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渔业发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管理以及渔政执法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也得到藏区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特别是通过成立西藏农牧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相关研究所的合作,不但填补了西藏渔业科研空白,开展了土著鱼类繁育基础研究、高原特有鱼类保护研究和水产养殖试验示范,还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农业农村部成立了渔业科技援藏工作组,启动了“西藏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加大了对西藏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挂职,推进科研、推广、教学单位与西藏的渔业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效。
崔利锋院长在讲话中介绍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科技援藏工作情况,表示将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共建西藏水生生物资源研究中心,以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养护为重点,开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西藏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西藏特色珍稀鱼类繁育技术和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研究,提出要加快西藏渔业科研与资源调查项目执行力度,充分利用科研与调查成果,加快西藏科技人才培养,全力助推西藏渔业发展。
李书民副局长在讲话中分析了渔业援藏工作面临形势和任务,强调要充分发挥渔业科技援藏工作组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开展研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西藏的水库是不让养殖的,因为水库周边以及饮水周边,一般来说都是禁养区。
在禁养区这个范围内,是禁止养殖牲畜的,也就是说猪马牛羊都不能养殖。但是有些水库确实可以用来养鱼,这主要是取决于当地的一些政策。
如果是一些普通水产,在不污染水质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让养一点,但我们国内绝大多数的水库,如果用来提供饮用水都禁止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