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地需要哪些条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19:51
字号:

1、交通条件:园林苗圃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尤其是较为固定的大中型苗圃,育苗物资及大量苗木需要运输,交通条件很重要。必须保证起重机械和大型运输车辆的通畅出入。

园林苗圃地需要哪些条件?

2、水源条件:育苗必须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才能保证育苗生产的正常进行。首先是水源问题,应尽量应用河湖等地上水。地下水源应考虑地下水深度、出水量、水质、水污染等条件。其含盐量不超过0.1%,在盐碱地经营苗圃,应考虑打深水井。

3、地形条件:苗圃用地,地形应平整或略有缓坡。绝对避免没有任何排水条件的涝洼地。如在山区则应考虑向阳背风位置。应尽量避开风口。

4、土壤条件:土壤一般应选择砂质土壤、轻壤土为宜。透水通气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耕作。粘重土壤改造后也可以应用。砂性土壤虽然也可以改良,但经营生产常绿树,很难掘带土坨,应慎重考虑。盐碱涝洼地虽有排水设施,但很容易对多种园林苗木造成伤害,应尽量避免。一般讲重盐碱地及过分酸性土壤不宜选作苗圃。

农业灌溉井打井政策

在选择苗圃地时,要全面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等因素。苗圃地选择得当,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经营管理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应该注意到一个十全十美的苗圃是不存在的。在影响苗圃地选择的各种因素中,应主要考虑:气候、土壤、水分、地形、土地原用途、生产潜力、土地可获性及价格、位置等因子。精细的苗圃地选择和规划,加上适宜的管理措施是建立经济、高产、优质苗木所必不可少的。

苗圃地选择时应对每块候选地进行调查,评价其优缺点,最后做出决定。

(1)位置

苗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即靠近铁路、公路或水运便利的地方。以利于苗木的出圃和苗圃所需物资的运入。

设在靠近村镇的地方,以便于解决劳力、畜力、电力等问题。尤其是在春、秋苗圃工作繁忙的时候,便于招收季节工(临时工)。

同时也要注意远离污染源,即离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远些。

(2)自然条件

①地形 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地形平坦的开阔地或坡度为1°~3°的缓坡地为宜。既宜灌水又宜排水,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容易集水的低洼地、重盐碱地、寒流汇集地、风害严重的风口等地,都不宜选作苗圃地。

如果地形起伏较大,由于坡向不同,直接影响到光照、温度、湿度,土层的厚薄等因素也不同。因此,对苗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北方,干旱寒冷、西北风为害,选择东南坡为最好。如果一个苗圃内有不同的坡向,则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如北坡培育耐寒、喜阴的种类;南坡培育耐旱、喜光的种类等。这样就可以减轻不利因素对苗木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在低山区尽量不要选择阳坡,而选择阴坡较好。因为,阳坡光照长,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少、干旱,地被物少,有机质也就少,因此肥力低。阴坡则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在高山区,阳坡条件就比阴坡好,所以,因选阳坡。至于多高为界,应因地制宜,但始终不能忘记水、气、热这几个条件。

②水源 苗圃地应设在江、河、湖、塘、水库等天然水源附近,便于引水灌溉。如无天然水源或水源不足,则应选择地下水源充足,能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作为苗圃。

苗圃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为淡水,水含盐量不超过0.1%~0.15%。来自土壤、降水或地表径流的水分进入灌溉系统可能带来化学污染物质。例如,钙、硼等矿物质污染,通常发生在井水。但在江、河、湖、沟渠等也可能发生矿质污染物质,须对苗圃候选地水源的矿物质含量及浓度进行评价。来自江、河、湖、沟渠等开放水源的水易遭受草籽的污染。如浓度过高,会导致苗床草荒。用特殊设计的筛子(过滤装置)可减轻其为害。水生病原可能会感染根系和叶,必要时应用化学药剂处理。

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或过低。最适宜的地下水位一般为:沙土1~1.5米,沙壤土2.5米,黏壤土4米左右。

③土壤 土壤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详尽的土壤调查有助于选择最适宜的土壤。

土壤肥力、土壤质地:一般应选石砾少,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或壤质沙土作为苗圃。土壤中黏粒和粉粒含量(颗粒直径小于0.05 毫米)应该介于15%~25%。

土壤酸碱度:通常以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为好(pH6.5~7.5)。不同植物种类对pH的适应范围不同,如一般针叶树苗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好,要求pH5.0~6.5,阔叶树苗以中性至微碱性为好,要求pH6.0~8.0。如在北京,要求土壤为壤土,pH微碱性,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

苗圃地的土壤pH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因为,pH太高,抑制了硝化细菌的活动,易发生猝倒病;在碱性土壤中毒害苗木的物质也较多。pH太低,会使土壤中许多元素不能被苗木吸收利用。此外,pH高低,对土壤N、P、K含量也有影响。如pH6.5~7.5,磷肥发挥效率最大;pH小于5,钾肥最易淋失,所以在酸性土壤中钾肥较少。

(3)其他

①候选土地原用途 土地的原使用情况对苗圃地有影响。比如,改变了土壤酸碱度或造成有毒化学物质积累,将危害苗木的生长。

需要了解如下有关情况:

土地是否被改变过?如是,在什么时候,怎样改变的?

有无地方发生由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造成的积水?

原有无灌溉或排水系统,是否仍可用?

调查前茬作物。主要调查感染病虫害情况。重点是根、叶病虫害感染;原杀虫剂使用情况及对土壤的可能污染。一般菜地不易做苗圃地,易得根腐病。尤其是茄科和十字花科的菜地、土豆地不能选。

调查地被物。理想的苗圃地应该没有或有很少一年生及二年生杂草和草籽。

②立地生产潜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P={A×[1-(C+F)]×U×D×(米2/公顷)}/R

式中:P——年产苗量,单位1000株;

A——生产区面积,单位公顷;

C——估计劣苗率;

F——估计超产率;

U——实际苗床面积,%;

D——目标密度:即苗木出圃时的密度;

R——轮作期。

选择苗圃地时还应考虑苗圃将来的发展规划。如果将来要扩大面积,应对苗圃地周边地区情况也进行调查。

③土地可获性及价格 选择苗圃地时考虑购买该土地的可能性及其价格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要考虑总开发费用。如土地可能先期购买价格较高,但后期改造等费用较低,使总体费用较低。

(4)评价并确定苗圃地

对所有的候选立地按照评选条件标准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苗圃地。

对打井没有规定,对于打井,考虑也是挖空一定土方,导致所在区域对周边的墙体承压能力减弱,因此可以参照地下室距离红线范围的距离处理。国家规定地下室离用地红线不小于埋深的0.7倍,且不小于5米。因建议一般低层建筑距离7米左右就行,要是稍微高点的话最好20米以上。

一般要打井的地方,应该是城郊或小一些的城镇或农村.由于这些地方的排污或排水设施不够健全,容易污染水井.有的郊外或村庄地区有农田或菜地,现今的农作物都要施化肥和农药,这些农药及化肥在土地中不容易分解,会随水源渗入地下水中,所以,要远离污染区.如果周围有农田或菜地,无法避免,建议将井打深一些,井的四周要作防渗处理,比如用空心水泥柱体形成隔离等。

一、打井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选尽可能远离下水道、排污管及河边的地方。

2、打井时必须及时用砖衬砌,越深越要及时衬砌,防止塌方。

3、用涵管作内胆时可以一次性挖到深度后开始放管。但土质必须属于不容易塌方的地质处使用。

4、打井的深度必须要挖到下面的土有明显的水迹才能停止。

5、封底必须用干净的不易风化的石子或大石块。

6、所有过程必须注意安全,特别是下面挖土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达到一定深度必须有要备从上面向下压空气的设备。发现有塌方现象人员立即撤离。一般地质不会出现塌方现象的。

二、打井深度

打井一般15米到上百米。打井分深水井和浅水井,在不同地区打井的深度也不一样,浅水井指在水量充足的地方,一般15-20米即可出水;而深水井则是在水量不充足的地方,所以一般要冲破岩石层,深度可达上百米。

打井主要用于开发地下水资源,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钻井工作,打井主要用的工具是打井机,打井机的工作方式是泵吸反循环式。其工作原理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循环液由沉淀池经回水沟沿着井孔的环状间隙流到井底,周而复始,形成了反循环的钻进工作。

法律依据

《地下水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 编制工业、农业、市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涉及地下水的内容,应当与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等规划相衔接。

第二十三条 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保障建设投入、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措施,鼓励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先进的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节约农业用水。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对开挖达到一定深度或者达到一定排水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于工程开工前,将工程建设方案和防止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方案报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开挖深度和排水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