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草莓的冬天种植方法已经是苗的草莓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8:57:13
字号:

南方草莓的冬天种植方法如下:

南方草莓的冬天种植方法已经是苗的草莓

一、种植管理

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 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6片叶。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

3、灌排方法。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2/3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若天旱,应5-7天灌水1次。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

4、加盖塑膜。10月至11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江准地区,“立冬”后盖地膜,“大雪”前覆盖大棚膜,使棚内气温保持在28-30℃。“暖冬”年份,“冬至”时节加盖中棚塑膜。“冷冬”年份则应同时盖上大、中棚塑膜。总之,“小寒”至“大寒”时节,棚内气温应保持在25℃以上,至少也在23℃以上,只有满足以上气温,草莓才能正常生长。

5、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11月至12月应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大棚通风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6、采收。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 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一般亩产草莓1500千克。

二、病害防治

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4]

国内外蓝莓栽培概况

一.国外栽培情况

1.北美洲的生产概况

美国和加拿大是蓝莓的发源地,所以其研究水平及产业化生产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近10年来,华盛顿和俄勒冈州的发展势头很快,栽培面积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总产量超过20万吨。

2.欧洲的生产概况

德国的栽培历史较长,栽培区域集中在北部地区,主要是高丛蓝莓品种,到1999年栽培面积达到1000公顷。波兰以出口德国和英国为目标,采收野生果实出口世界各国。

3.大洋洲生产概况: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引入技术并开始栽培,1990年面积达到1700公顷,并在引种的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一些适合本国气候的优良品种,其鲜果出口到北美及欧洲。

4.南美洲的生产概况

智利和阿根廷在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蓝莓,98%鲜果出口,栽培面积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到2003年为2500公顷,总产量为1万吨。其中智利的蓝莓产业几乎全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病虫害发生。

5.其它地区的生产概况

日本2003年全国种植面积300公顷,产量约3000吨,仅够国内需求量的7%。每年进口5万吨。目前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总面积约12万公顷,产品供不应求。

二.我国栽培情况

我国蓝莓种植业发展较慢,目前全国有蓝莓种植面积约400公顷。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云南、贵州、湖北、内蒙古和安徽等11个省份。

蓝莓产品及其市场需求与前景

一.蓝莓产品

由于蓝莓特殊的保健价值,产品的深加工市场非常广阔。参照目前日本市场的状况,蓝莓的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主要有果汁、果酱、果酒等

(2)保健品,眼保健产品、老年保健产品等

(3)蓝莓花青素

二.国际市场

由于蓝莓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极大,且售价昂贵,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国际市场价格:

(1)鲜果销售:美国:10-20美元/公斤。日本:30-50美元/公斤。

(2)鲜果出口:美国:8-15美元/公斤。智利:12-25美元/公斤。波兰5-8美元/公斤。

(3)冷冻果:2600-4000美元/吨

(4)浓缩果汁:3.0-4.0万美元/吨,为苹果浓缩果汁的30~40倍。

(5)蓝莓色素:380-450美元/公斤(大于25%)

三.国内市场

我国民众目前对蓝莓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市场上的蓝莓及其蓝莓制品较少。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的高级酒店内出售的蓝莓鲜果,多数是从欧美进口,价格高达400元人民币/kg。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信不远的将来蓝莓及其产品一定会走进普通百姓之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