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露地栽培是我国传统的栽培方式,目前在广大乡村栽培面积仍然很大。不少地区为了适当提早上市,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广泛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于其大部分田管理措施与露地栽培相同,因此将它也作为露地栽培内容予以介绍。
(1)播种育苗 江南一带露地栽培的茄子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播种,如果采用小拱棚覆盖,可提前到10月中下旬播种,宜采用温床育苗。秧苗最好假植到营养钵中,也可直接假植在苗床上。秧苗的其它培育技术可参照本书第一部分的有关内容。
(2)整地作畦与施基肥 露地栽培的茄子更应重视轮作,与茄果类蔬菜轮作应间隔三年以上,最好能与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轮作。要选用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田块。江南一带,春夏季雨水多,如排水不良,根系易发生沤根现象,引起病害和落花落果。因此,整地时宜采用深沟高畦,一般畦宽1.4~1.5米(连沟),沟深20~30厘米。茄子的耐旱能力不及辣椒和番茄,因此遇干旱时灌溉尤为重要。
基肥应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其中可掺入复合肥50千克。基肥最好能提前一个月施放,施入后再翻耕整地。也可于定植前半个月施入,于每畦的中间开沟条施,沟深20厘米,施后覆土。基肥的施用切忌定植前临时进行,因为肥料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等有毒物质,对秧苗根系易产生毒害作用,尤其是采用地膜覆盖的田块更应注意。
(3)适时定植 茄子适时定植到露地的时间比番茄稍迟,一般掌握在当地终霜期后日平均温度15℃左右定植,如杭州地区多在4月上旬定植。如果采用小拱棚覆盖栽培,可提前到3月下旬。定植要选温暖的晴天,不用营养钵的秧苗应尽量带土移栽。每畦种两行,株距视品种等因素而异,如杭茄1号以45~50厘米为好。定植后需施点根肥,以促发新根。
(4)地膜覆盖 露地栽培的茄子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因为地膜具有保温、保水、保肥及提早上市的作用。由于地膜覆盖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茄子的增产效果。因此,首先要注意,覆盖地膜前先将畦面整平(龟背形),使覆盖后的地膜能紧贴畦面;第二,最好采用1.5米宽度的地膜,将畦面、畦边,甚至连沟一起覆盖,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保温、防雨作用;第三,破膜挖苗时,破口要小,并及时将破口用泥压封,以增强保温作用和防止刮风时地膜上下掀动而造成秧苗伤害;第四,及时将地膜四周用泥压好。地膜覆盖后往往因杂草生长,降低地膜的增产作用,可在定植前亩用48%的氟乐灵100~150克对水60~75千克喷洒畦面。应用黑色地膜和除草地膜覆盖也有良好的除草效果。
(5)小棚覆盖 为了尽可能提早露地栽培茄子的上市时期,不少菜农采用小棚覆盖技术。一般小棚覆盖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在日平均温度18℃左右就可停止覆盖。覆盖物可用薄膜,也可用地膜。薄膜覆盖的,可根据条件,或一畦一棚或两畦一棚。地膜覆盖的均为一畦一棚。待定植还苗后,若白天气温较高,要揭开两头通风,也可适当揭起两边的薄膜,以加强通风降温。
(6)田间管理 露地栽培的许多管理措施,如点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与早熟栽培相似,可以照进行。但也有许多方面是有差异的应区别对待。
①肥水管理 江南地区4~6月份雨水较多,水分供应比较充足,一般不需要浇水或灌水。但茄子生长期长,需肥多,中后期常会出现肥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追肥显得更为重要。追肥要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即少施勤施,避免一次追肥太多,尔后又多日不追肥的弊病。凡是能较快溶解的肥料,一般都随水追施。如雨水多,也可在两植株中间打孔埋施。如用复合肥,每次的追肥量以亩施20~25千克为宜,一般追肥3~4次,第一次追肥宜在坐果后进行。在基肥充足的前提下,中、后期追肥要占全期追肥总量的2/3。此外,生育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的实际生长情况每隔5~7天根外追肥一次,效果良好。
采用地膜覆盖的田块,追肥不太方便。目前,有些地区应用塑料软管滴灌配套使用的施肥器,安装方便,使用方便,省工、省水、省肥,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②防倒伏 茄子枝叶茂盛、坐果多,有的品种枝条较多,直立性较差,横蔓性较强,露地栽培容易倒伏,要及时插支柱固定植株。
③整枝修叶 露地栽培茄子在发生第一次“双杈假轴分枝”后,应将其以下的侧枝和老叶去除,以后一般不行整枝修叶。但如果栽培密度较大,植株生长比较茂盛,坐果率低,也可适当修整,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④坚持一膜盖到底 据各地的试验和菜农栽培经验表明,地膜覆盖后,一盖到底比中途撤膜的增产效果好,而且撤膜愈早,减产愈多。如果后期气温高,用干草等物盖地膜上,以降低土温。
茄子种植时间和方法:如何育苗、定植等
:
一、茄子的种植方法
1.浸种催芽:为了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前,可以先将种子用55的热水浸泡20分钟,再用20-30的清水浸泡10-12小时,然后取出种子,放在湿纸巾中催芽。2.播种育苗:待种子大部分发白后,将种子播种于穴盘苗中,用1cm厚的细土覆盖,浇水后置于15-30的环境中,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和挖掘速度。3.移栽种植:当茄子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将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幼苗长大后,用一坨土把茄子苗移栽到土里,保持15-30的养护温度,促进植物幼苗缓慢生长。4.种植后的养护:茄子移栽种植后,一般要浇一次水,使其透水。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要适当修剪和脱粒,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生长旺盛,有利于茄子早日上市。
二、茄子的种植时间
茄子在露地栽培,一般在早春和晚春。早春秧苗在晚霜后播种。春末种植的茄子叫早茄,春末苗是在春季速生蔬菜收获后种植的。晚春种植的茄子被称为晚茄。
茄子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适应性强,采收期长,产量高,是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下面我们了解一下。
1.茄子的栽培时间
茄子露地栽培在北方可分为早茄与晚茄两种。早茄早春育苗,晚霜后定植于露地。晚茄一般于晚春育茴,定植期有早有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定植。
2.茄子的育苗
早茄早春育苗,一般在元月上旬至2月上旬播种。茄子种子皮厚、坚硬并有蜡质,透水、透气性差,可采用高温浸种催芽,即将种子放入70?80℃热水中,不停搅动,待水温降到30℃以下时,再浸泡l天。
然后搓去种皮上的粘液,将种子用湿布包好,保持湿润,置于25?30℃温度下催芽,约经4?6天即可发芽,将发芽种子播于苗床内。出苗后,维持较高温度,适当控制苗畦通风,以利培育壮苗。
3.茄子的定植
幼苗长出5?6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时期以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华北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为宜。定植密度,依品种、生长期长短等灵活掌握。早熟茄子行株距以40?50x 33?43厘米,中晚熟茄子行株距以66?83x 40?50厘米为宜。
4.茄子的田间管理
茄子定植浇水后,要及时进行1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发棵缓苗。缓苗后一般浇1次缓苗水,以后视天气和土壤情况及时浇水和中耕除草。茄子缓苗后,有一段时间应控制浇水,进行蹲苗。
当门茄长到鸡蛋大小时,果实开始迅速生长,蹲苗结束。门茄座果前后,保留2杈状分枝,将门茄下其余腋芽抹去,门茄以上侧枝任其生长。
门茄采收后,对水、肥的要求逐渐达到高峰,应及时浇水追肥。进入雨季后,丧及时培土,以利排水防涝、防倒伏。随果实采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黄叶、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