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辣椒具体种植方法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59:21
字号:

培育技术

大棚辣椒具体种植方法是什么?

育苗

1.种子处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

2.育苗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最后覆盖小棚保湿增温。

3.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地温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弥缝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

整地

辣椒生长期长,根系弱,为使其不断开花结果,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亩施厩肥5000kg,可掺施过磷酸钙15kg~20kg,短灌、短排作沟渠,沟沟相通,使雨后田间不积水。

定植

适期定植,促早发根。早发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则。辣椒又以沟栽或平栽为宜,定植时浅覆土,以后逐渐培土封垄,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会损伤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定植密度

辣椒株型紧凑,适于密植。试验证明,辣椒密植增产潜力大,尤其一直生长到秋季的青椒。适当密植有利于早封垄,由于地表覆盖遮荫,土温及上壤湿度变化小,暴雨后根系不至于被暴晒,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产密度为每亩3000~4000穴(双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采用双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垄单行密植、大小垄相同密植及大垄双行密植等,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管理

辣椒种子13869615181辣椒喜温、喜水、喜肥,但高温易得病,水涝易死秧,肥多易烧根。整个生育期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后采收前要促根,促秧;开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进入高温季节后要保根保秧,防止败秧和死秧;结果后期要继续加强管理,增产增收。

1.开始采收前的管理

此期地温低、根系弱,应大促小控。即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缓苗水轻浇,可结合追少许粪水,浇后及时中耕,增温保墒,促进发根,蹲苗不宜过长,约10天左右,可小浇小蹲,调节根秧关系。蹲苗结束后,及时浇水、追肥,提高早期产量,追肥以氮肥为主,并配合施些磷钾肥,促秧棵健壮,防止落花,及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这一阶段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逐渐增多,病虫害陆续发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为防止早衰,应提前采收门椒,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度,促秧攻果,争取在高温季节封垄。进入盛果期,封垄前应培土保根,并结合培土进行追肥。

3.高温季节及其以后的管理

高温雨季易诱发病毒病,落花落果严重,有时大量落叶。因此,高温干旱年份必须灌在旱期头,而不能灌在早期尾,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雨后施少量化肥保秧,还要及时灌溉,防止雨季后干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温季节应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喷800~1000倍矮壮素3~4次,有较好的保花增产效果。

4.缩果后期的管理

高温雨季过后,气温转凉,青椒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必须加强管理,促进第二次结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后期产量,应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补充土壤营养之不足。

1.137-74迅驰

植株开展度中等,生长旺盛。连续坐果性强,耐寒性好,果实羊角形,淡绿色,长度20~25cm,直径4cm左右,外表光亮,商品性好。单果重80~120g,辣味浓,抗锈斑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适合秋冬、早春保护地种植。

1.2亮剑

植株开展度中等,生长旺盛,长度23~28cm,直径4cm左右,果实羊角形,淡绿色外表光亮,商品性好,单果重80~120g,辣味浓,连续坐果性强,产量高,耐寒性好,抗烟草花叶病毒病,适合秋冬、早春保护地种植。

1.3香秀5112

植株开展度中等,生长旺盛,连续坐果性强,耐寒性好,果实羊角形,长度25cm左右,直径4cm左右,单果重120g左右,果色浅绿,外表光亮,商品性好,辣味重。该品种耐寒性好,抗锈斑病和烟草花叶病毒,适合秋冬、早春和早秋保护地种植。

1.4芭莱姆

中早熟,生长旺盛,连续坐果性强,耐寒性好,果实羊角形,淡绿色,外表光亮,商品性好,单果重100g左右,不辣,抗锈斑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适合秋冬、早春保护地种植。

1.5尖辣椒超越74

早熟,耐寒性好,连续坐果性强。果实羊角形,浅绿色,外表光亮,果肉厚,商品性好,单果重100~180g,辣味浓,抗锈斑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适合秋冬、早春保护地种植。

2、高产栽培技术2.1播种与定植时间

福州地区8月10日至8月25日播种,9月20日至10月10日定植最适宜,定植最迟到10月底,否则难获得高产稳产。

2.2培育适龄壮苗

提倡穴盘育苗。穴盘育苗根系发达,移栽不伤苗,无缓苗期,移栽简单省力,移栽后生长迅速整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省种子,提早收获,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穴盘以每盘50孔较好,基质材料为泥炭、蛭石、珍珠岩,秋播配比7∶2∶1为宜,用时基质加水至含水量达到60%。心叶有长至0.5cm时喷施0.2%B9,5d后再喷1次,注意防止幼苗徒长,苗期45~50d。

2.3合理大棚规格与高畦深沟栽培

大棚宽12~18m、长30~40m为适。太宽太长通风透气不好,病虫害严重,产量低;太窄太短土地利用率低,不易获得高产。因春季雨天多,要采用深耕、高畦、直畦、深沟(25~30cm)栽培,大棚四周挖好排水沟严防积水。

2.4科学安排茬口

合理茬口安排是克服设施大棚辣椒连作障碍最主要措施。近几年设施大棚连年栽培茄果类、瓜类蔬菜,连作障碍严重,而且设施辣椒生长期长,一般是从上一年的9月上中旬定植,到翌年的6月底前后采收结束,空地时间不足3个月,所以设施蔬菜生产茬口安排上主要考虑前后茬的布局。设施栽培辣椒最好选择前后茬是瓜果类和绿叶菜类蔬菜,不要和茄科类蔬菜连作。

2.5加强肥水管理

每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1.5~2.0t(新建大棚使用2.5~3.0t)、氮磷钾复合肥50kg、钾肥50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kg,施肥后深耕、耙平、整畦。肥水管理原则“小水勤浇,小肥勤施”。一般5~7d沟灌1次小水,水量不易过大,避免两畦之间的过道积水。定植后45d,开始进行追肥,第1次每667m2施用复合肥5~8kg;当果实开始膨大进入盛果期后,逐渐增加追肥的施用量,每667m2用15~20kg,一般每15d左右施1次肥。冬季温度较低,应改施用菌肥、腐植酸类肥料等,增加土温,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坐果。

2.6植株管理技术

及时整枝打杈,打掉第二分叉以下的侧枝。及时吊绳,防止出现倒伏断枝。在生长中后期,应及时清除老叶病叶或过多的侧枝和叶片,以防止上下叶片互相遮阴。在生长后期,当棚内辣椒植株高1.7~1.8m时及时打掉主茎生长点,增加侧枝坐果数。

3、大棚温、光、湿、气调控3.1温度调节

秋冬栽培主要是保温和加温。保温覆盖方法有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外套中棚、大棚两侧加草苫。闽北及山区等温度低地区可采用建固定式双层大棚、大棚内加活动式保温幕等多层覆盖方法保温,都有较明显效果。最简单的降温途径是通风,春末夏初温度过高时打开大棚腰部以下的薄膜,促进通风。

3.2光照调节

设施内要求充足光照以增强光合作用。一是改进设施结构提高透光率,如选择适宜的场地、合理挑选建筑方位、合理的屋面坡度设计、合理的屋面形状等;二是选用透光率高且透光保持率高的覆盖材料,如选用优质防雾滴薄膜。三是保持薄膜透明干洁增加透光。

3.3湿度调节

一是通风换气降湿,为了防止室温过高或湿度过大,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达到降湿。在自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有条件可采用强制通风如鼓风机通风;二是覆盖地膜降湿,覆膜前夜间空气湿度高达95%~100%,而覆膜后下降到75%~80%;三是控制灌水量,采用滴灌或小水沟灌溉,既节水增温减少蒸发,又可降低湿度。

3.4气体调节

一是注重O2调节,主要是大棚经常通风,合理灌水,选择通气性好的土壤栽培;二是CO2调节,大气中CO2含量约为0.03%,这个浓度不能满足设施内辣椒生长光合作用的需要。CO2施肥方法:一是多施有机肥不断释放出CO2,二是在阳光充足时使用瓶装液态二氧化碳,通过瓶上的压力仪把调节CO2浓度在0.08%左右。

4、主要病害防治设施蔬菜由于大部分时间生长在大棚密闭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病害为害较为严重。福建省为害辣椒主要有辣椒根腐病、疫病、灰霉病。

4.1辣椒根腐病

主要为害根、根茎及地表以下茎基部。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换茬,营养钵育苗,培育无病壮苗等。药剂防治:每667m2用58%甲霜灵锰锌100g+50%异菌脲50g于定植时施入450~500个定植穴中。定植后7~10d,用以上农药及用量兑水75kg灌根。

4.2辣椒疫病

在辣椒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病,为害茎、叶、花、果实。生物防治法:定植之前避光的条件下每667m2施用酵素菌20~25kg的扩大菌种,可基本消除疫病对辣椒根部的危害。药剂防治:田间初发病时用72.2%霜霉威盐酸水剂400~600倍液浇灌,每周浇1次,浇2~3次,或用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续2~3次。

4.3辣椒灰霉病

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以发病,最明显特征是病斑处密生灰白色霉层。农业防治:加强通风管理,大棚选用无滴膜降低棚内湿度,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减少棚内湿度或结露。生物防治法:用百菌清与扑海因混合烟雾剂或百菌清与速可清混合烟雾剂进行熏蒸。药剂防治:用_唑菌酮·锰锌750倍液、50%速克灵或50%异菌脲混加2.1%丁香芹酚800倍液进行喷雾。

综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