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南美白对虾不好养,该如何养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24:19
字号:

本文结合自己养虾实践,谈一点体感和看法,供同事参考。01首先要抓住虾苗的选择和投入。养虾方面,虾苗质量居首位。还分不清是一代苗子还是普通苗,但很容易分辨虾苗是否健康。用瓢吃面条就知道了。不能离开苗子,或者只用一两个特产舀出来,就能知道这个池塘虾苗子是健康的。离开4 ~ 5个,投放后存活率不会超过50%,超过10个,就没有任何养精蓄锐了,这是因为虾庙的虾苗和虾塘的养殖虾都有共同点。因为健康的虾或虾苗不浮在水面,浮在水面的人都有100%的病。

很多人都说南美白对虾不好养,该如何养殖?

第二,健康的虾苗是肉色,体色一致,无畸形,掺有浅红色或畸形,表明不健康。另外,在投入虾苗时,应尽可能使虾池的盐度、温度、pH值与虾池一致,为此,应在虾庙提前进行调整,提前适应。因为pH值随着肥料数的增加,肥肉不主张虾池的PH和虾池的差异太大,肥料释放树苗。加入树苗后,虾池的水质暂时变成肥料,随着pH值的提高,虾苗逐渐产生了适应的过程,对虾生长没有威胁。02第二,要抓住啊缺氧的认识和处理。一般来说,每个人都知道虾缺氧的情况是紧急的。

但是平时气色不好,还没有到达码头的亚氧不足状态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大部分对虾病是由于长期的亚氧不足引起的,所以平时只有对亚氧不足的认识和处理才能抓住想法。因为缺乏亚氧会影响物色,所以可以通过观察物色来控制处理。例如,物色变暗、变黑、发臭、物色层、混浊、饲料带和绳子(浸水部分)缺氧意味着劣质不好,有害物质增加,虾处于压力或挣扎状态,因此,处理缺氧除了及时增加氧气外,还需要采取减脂、解毒、抗压力、营养增加等综合措施。

据说亚氧不足最终导致水环境出现问题,亚氧不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清除池塘或池塘的底部、虾密度过大、残饵和死藻类大量积累、夜间增产氧气的措施不灵活、轮虫大量繁殖等。因此,预防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此外,平时要准确的工资,及时控制过度浓潮,晚上动态增产。如果轮虫太多,要减少或停止1-2天的喂食,特别是要根据虾池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防苗密度。在掌握或控制水环境的前提下,要决定抛秧数量的最大化。

03要预防和治疗虾病,早期治疗严重的虾病是很难治疗的,但轻微的虾病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以前我们的方法是发现睡眠中有病的虾后才治疗。这个方法十有八九是治不好的。因为这时虾病已经很严重了,已经太迟了。方法是将预防工作向前转移。综上所述,只要掌握这三个方面,即选择虾和抛秧的方法,水环境就要从源头抓起,综合治理,预防虾病要立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那么养虾会变得简单或轻便。

土塘淡水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新建虾塘应根据底质和实际建造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后才可以放虾。

(1)建在潮间带的低位池,应先调整好底质的酸碱度。测定土壤的pH,若小于6.5,则进行改造。改造方法是先曝晒10~20天,之后进水20~30厘米浸泡池底,冲刷,以减少表层土壤的酸性物质,反复进、排水几次后,加入石灰渗入土壤中,提高pH。另一种较好的方法是,用一层中性黏土覆盖堤坝及池底,但这样需要较高的成本。若底质土壤偏碱性,同样也要充分的曝晒、浸泡、冲刷,之后可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或其他酸性物质中和,最终将土壤的pH调整至7.5~8。

(2)新建水泥浇铸成的高位池,在使用前一个月进水,将整个养殖池浸泡,3天换水1次,如此反复几次,浸出水泥中的有害成分。同时,池底和池壁用70千克/亩高锰酸钾泼洒消毒,彻底清理,之后再放水浸泡2~3天,将水排光。进干净海水5~10厘米,将石灰粉全池泼洒,用量35~70千克/亩,来调整海水的pH,增加水体的缓冲能力,杀灭水中细菌,增加水中钙离子浓度,为肥水做好准备。3~5天后,进海水进行肥水工作。

一、虾苗放养

把虾苗放养在母塘中,经过标粗后,再过塘到其他子塘中去,以下为母塘放养虾苗的关键技术要点:

1、准备工作

之前养殖生鱼的鱼塘转养南美白对虾时,首先抽干塘水,接着加入另一鱼塘水,不用消毒;购买盐度20度以上的海水,300立方,用塑料薄膜隔开塘水,用塘水调好盐度,盐度同虾苗场淡化的盐度一致。

2、虾苗试苗

将虾苗放入100目的网袋中,至少100尾/袋,放在调好的塘水中观察24小时,检查虾苗的成活率,成活率需在95%以上。

3、虾苗淡化

将选购回来的虾苗放在淡化虾塘中,过渡好水和温度,每晚观察虾苗的游动行为表现,淡化4天左右,将塑料薄膜穿几个小洞,让虾塘的淡水进入淡化池,随着虾苗往外游走,说明虾苗已经适应虾塘的水质环境,淡化7天后可将塑料薄膜取掉,继续观察虾苗的扩散情况及健康情况。

二、投喂管理

1、虾苗放养后,根据虾塘的水质肥瘦程度确定投喂时间,如果鱼塘水较肥,可以在虾苗经淡化10天后开始投喂,如果虾塘水较瘦,可以进行肥水,淡化5-7天后开始投喂。原理:虾苗在育苗场条件下,主要采食丰年虫或虾片等,虾苗放养后,在不投料的条件下,虾苗排空肠内食物,从而让虾苗很快适应于鱼塘的水体环境,采食水体中的微生物及有机物等饵料,提高虾苗的适应水体环境的能力及抗应激能力,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2、开始进行饲料投喂后,先投喂完后再放料台,料台中的饲料占投喂量的1%,料台采用随机移动式的放置。原理:料台固定放置在一个地方时,会驯化对虾围绕于料台周边,不能客观确定料台上的饲料采食时间,而随机移动料台,可以避免此种现象。

3、投喂后查看剩料情况,.冬棚虾在投喂后2小时查料,白水虾塘(3-11月份)1.5小时后查料。

4、饲料的投喂需要根据天气、对虾生长阶段等条件的变化来确定投喂,特别是增加投喂量,需观察对虾的采食情况来确定。

三、水质调控

1、排换水:当虾塘底部恶化时,抽掉一部分底层水,再补充部分新水,而新水来源于鱼塘。

2、养殖中后期,需特别关注虾塘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控水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