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铁棍山药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壤结构疏松,排水性能以及透气好的沙质*壤,果是在未有重茬的*地的话,一般在冬前还需要深翻晾晒。选择好地块后,则需要精细整地,整地的时候需要结合使用腐熟的农家肥、饼肥等作为底肥,来进行整地。
2、适时播种当地块处于5cm的*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种植铁棍山药,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的时间。铁棍山药的种植密度大概为7000-8000株/亩,株行距10×70cm,播后覆*4cm左右。
3、栽培管理
浇水铁棍山药种植需要及时适量浇水,以保持水分。第一次浇水时,不应该浇得过多在地表还没有干透时,应该进行第二次浇水,往后浇水的次数应该慢慢地增加,但是浇水深度以不超过山药的根部为宜。
追肥在山药生长的初期,应施加氮肥。在苗出齐时应该施加氮肥,植株先蕾时再重新施加一次氮肥,保障茎块的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在茎块生长期间,氮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
中耕除草在铁棍山药出苗后应该要及时进行中耕、锄草,避免杂草和铁棍山药争夺养分,前期可浅锄,后期可以进行拔除。
搭架铁棍山药搭架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危害。一般在铁棍山药植株出苗后,即可扎杆搭架,高度在1.5m左右。
4、病虫害管理病害主要有炭瘟病、茎腐病、白涩病、线虫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和叶蜂。在进行病虫害管理的时候要以预防为主,结台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把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采收和加工霜降后叶片枯落时即可收获,也可在越冬来春收获。收获时在铁棍山药地的一头,顺行挖深70-80cm的沟,然后顺次将铁棍山药小心挖出防止损伤,去净泥*折下上部笼头贮藏作种栽,其余部分顺次加工成铁棍山药片、铁棍山药粉等。
山药的种植方法
选地整畦 山药是以地下肉质块茎器官为产品的一种蔬菜,须根细,因些对土壤理化性能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求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种植,畦高要求60厘米以上,畦面80厘米。
打洞施足基肥 这是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畦整好后,选一根长1.5米、直径2厘米的规格在畦布边打洞边摇钢盘,打成深1米、直径10厘米的深洞(使山药块有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长得又长又直,)结合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优质厩肥、人烘尿、鸡烘肥及土杂肥等,亩施2000 公斤。
适时播种 3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或阻天(雨天不宜),将山药种切成每段5厘米,喷淋新高脂膜500倍液防止病害,保护伤口。每个洞竖放一段,不可倒放(注意肥种隔离,以防烂种),然后覆土5-8厘米。?
田间管理 山药是用地下块茎繁殖,发芽后经过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和块茎膨大期。发棵期以前,以茎叶生长为主,现蕾后为块茎膨大期。前期茎叶与块茎同步旺盛生长,后期以块茎生长为主,此时块茎积累的干物质占总干物质的85%以上。幼苗期为促进茎叶生长,喷施壮茎灵溶液,氮肥用量可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2,并施部分钾肥。发棵期和块茎膨大期应喷施药材根大灵溶液,并增施磷钾肥和余下的氮肥,以利块茎生长,在山药种植行两侧开浅沟施肥。
适时收获 山药收获期很长,从9月上旬开始持续至次年春节一段时间,为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在9月初即可收获。
更多的技术信息可登陆中国植保网查询相关内容。
一、种植方法
1、土地选择:最好选择砂质性的土壤,地势高,土层非常深厚,排水好,干燥,并且松散的土地最好,虽好达到土层是一样的性质,最好是微酸性。
2、开沟整地:按行距1米左右的比较适合种植长根品种,在土地上所3的沟,宽27~31厘米,深145厘米。挖出来的土壤,按照上下层分别放置在沟的2侧,经过几天的晾晒之后,先把下层的土壤耧平踩实,每填20厘米就要进行一次耧平踩实从下层开始一直到上层,所有的杂物都要清理干净。
3、施足基肥:在播种问种植之后,一直到出苗之前。之后把种植沟的2边行间的土壤翻18~28厘米深,把基肥施入里面。
二、种植时间
4月下旬最适合华北地区种植,4月上中旬最适合长江流域种植,3月到4月最适合华南地区种植,总的说基本种植的时间在4月。
扩展资料山药生长于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薯蓣是短日照、喜温作物。苗期生长最适温度15-20℃。
生长盛期最适温度25-28℃,20℃以下生长缓慢。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中,但扁形种和块状种在土层较浅、较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长。薯蓣比较耐旱,但不耐涝,不宜种在地下水位太浅或过分潮湿的土壤中。砂质土和壤土含水量以18%左右为宜。
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中山牛头山)、贵州、云南北部(贡山、德钦和丽江)、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350-1500米)等地。
百度百科-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