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印4国的发展走向和茶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3:53:13
字号:

喜欢喝茶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悟道之人,他们很谦逊,很儒雅,对世间万物有着很真知灼见的认识。但部分喝茶的人则是肤浅、攀比,在自高自大之中吹嘘成性,并以此来隐藏自己内心无比空虚的龌龊。喝茶的人没必要都要懂茶,喝出开心,喝出真实就好了,没必要用茶来故弄玄虚。

中美英印4国的发展走向和茶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

而茶这种东西,不但在16世纪之后成为了世界上最畅销是奢侈品,而且从此超过瓷器、丝绸,成为了我国出口量最大,也最赚钱的生意。即便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还一年从清朝进口3亿镑茶叶。而就是这种小小的树叶彻底改变了中、英、印、美、锡兰5国的历史走向。

·茶对英、印、中三国的影响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这里管1840之后的战争为鸦片战争。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国正式进入了近现代的一系列屈辱史。有人将这些责任推给满人,推给清朝。

但作者认为,孔子、朱熹这些人的学术,以及他们学术演变后的所形成的文化才是主要原因。

而这场战争看似在1840年,其实早在明朝就已经扎下了根。

因为这场战争英国人叫茶叶战争,他们也恨得牙痒痒。

从凯瑟琳皇后嫁给查理二世之后,她从西班牙带到英国的一箱茶叶就点燃了英国上流社会对茶的激情和渴望。在随后一百年,英国从最初一年仅仅从中国进口100磅茶到鸦片战争结束后一年进口3亿磅茶。

对英国人来说,茶这种能让人上瘾的东西,简直就是口感和精神的双重“鸦片”。他们既摆脱不了对茶叶的依赖,又无法承受越来越庞大的茶费开支。

为了将这种严重的贸易逆差和重金属流失的现状改变过来,英国人一方面从中国偷偷搞走茶叶和工匠,在印度和锡兰试验,一方面通过另一种更加上瘾的东西扳回局面,那就是鸦片。

也正是拜英国的茶叶战争所赐,印度后来成了全球的茶叶出口冠军,而锡兰茶也是他国的支柱产业。

而从雍正时期开始,我国每年从开始的三千箱鸦片进口(主要用来药用)到后来的虎门销烟。

这场战争谁对谁错?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清朝依然是世界的经济老大。

当时,清朝的GDP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

但满脑子四书五经和主子奴才的清朝,即便是再有钱,也终将会被工业革命成功,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所打败的。

·没有中国的茶就没有美国的今天

美国独立战争怎么闹起来的?就是因为中国的茶。在当时,茶不仅仅是中国最赚钱的生意,也是全世界最赚钱的生意。

当时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垄断着美国几乎所有最赚钱的生意。

当时美国的情况和明朝时正德和文官集团差不多,一个想开海禁,一个不让开。

美国的商人看着那么一大块蛋糕你英国人自己吃不行,我们也要吃。

英国偏要垄断茶叶贸易权,美国不让英国垄断茶叶贸易权,于是,一场狗样的游戏正式开始了。

当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后,里面95%的茶叶都来自中国。

当然,这里面还不包括走私的茶叶。也正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茶叶,美国闹起了独立战争,这才有了美国。

而且,后来美国还出了一个叫什么什么顿的茶叶品牌,一家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居然高达300亿,比某国所有茶叶加起来的销售额还高。

英国人的嗜好一般都是慢热的,一开始很矜持,但一旦爱上某样东西,就会不加节制,深陷其中。中国人对茶叶的喜爱,是从感情出发的,在商业嗅觉上和包装推广手段上,一直比较滞后,所以反而让英国人后来居上。

茶和茶文化都是发源于中国的,而英国茶业的崛起背后,正是中国茶叶产业乃至经济衰落的过程。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展示英国从接触茶到爱上茶,从经营茶到垄断茶,再到失去茶叶市场垄断地位的全过程。并且以茶叶为切入点,以英国人的视角,讲述了殖民主义的兴衰史。同时,英国人与茶的故事,也可以带给我们启示,他们从一群对茶一窍不通的外行,一度发展成国际茶叶贸易中的霸主,这个过程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三个词:嗜好、开拓与帝国:嗜好产生商机,开拓成就帝国。这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也不仅仅是在英国人与茶叶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而是无处不在。

一、嗜好:英国人如何从接触茶到沉迷茶

1.接触: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随身携带了来自中国的茶叶,并把饮茶之风带进英国宫廷,又进而传播到英国社会。同时,作为凯瑟琳的嫁妆,葡萄牙把他们在印度的殖民地孟买送给英国,这样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了机会,可以以孟买为贸易据点,贩运东方商品,包括中国的茶叶。

2.沉迷:1664年,东印度公司下了第一笔茶叶订单,购买了100磅茶叶,这个数字到17世纪末已经达到每年数万磅,1799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高达2300万磅。

3.鸦片战争:为了平衡进口茶叶的开支,英国东印度公司向清帝国贩运鸦片,并引发了鸦片战争,清帝国战败后开放通商口岸,英国获得茶叶变得更方便,茶叶进口量从鸦片战争前的3000万磅,增长到1879年的1.36亿磅。但需求增加也诱使中国茶农重数量,轻质量,中国茶的品质和信誉度下降。

二、开拓:英国人开始谋求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1.**茶种:英国人从鸦片战争前就试图从中国获得茶树种子,但一直没能成功,只寻获了一些次品。

2.寻找新产地: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的植物学家在印度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树,并开始培植,19世纪中叶,阿萨姆茶开始走向市场,1888年,印度的茶叶产量上升到了8600万磅,超过了当年英国从中国的进口量。

三、帝国:印度和锡兰成就了英国人的茶叶帝国

1.新的帝国:1901年,印度和锡兰出产的茶叶达到3.59亿磅。可以说,正是印度和锡兰的茶叶产业,让英国的公司在20世纪上半叶控制了全球茶叶贸易,取代茶叶原产国中国,成了新的“茶叶帝国”。

2.帝国的失落:二战后英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印度1947年独立,锡兰1948年独立,1972年把国名改成斯里兰卡。这两国在英国人打下的底子上继续经营,印度独立不久,茶叶年产量就达到了5.6亿磅。印度继承了英国在茶叶市场上的地位。

3.本世纪以来,中国茶叶产量重新超过印度,2008年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茶业的产量达15亿磅,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出口。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4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