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机茶是一个大类,因为茶的种类很多,包括绿茶,青茶,红茶等类别,而每一个类别的有机茶所要求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比方说青茶部分,一般青茶都是乌龙茶而言,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主。铁观音的种植对于土壤成分的要求比较特别,比方说同样一株铁观音茶树,因为种植地不是在安溪,所产出来的茶叶也达不到真正铁观音的要求,在茶叶干茶香以及茶汤色,茶的口感以及茶的入口顺滑度都不一样。而对于有机铁观音而言,这方面的要求会更高,茶园的植被首先不能遭受到严重破坏,因为一旦开垦比较过的茶山,存在比较大的工业或者其他方面的污染,无法保证所产出的铁观音能通过有机认证机构关于有机茶方面的认证标准;其次,茶叶的种植过程当中不能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需要使用的是纯天然的有机肥,如一些家禽的粪便发酵而成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茶叶无农残,绿色环保的同时也使得茶叶更健康。除了茶山以及茶叶的种植比较严格之外,茶叶的制作以及加工过程也有别于常规茶的作法。在茶叶的制作以及包装过程当中都有严格的规范,不能掺任何的化学食品添加剂来改变茶叶的颜色以及茶的汤色。保证不受到任何的污染。在这方面,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每年都需要经过这样的检测,才能获得相关的有机产品销售证书。紫云山有机铁观音的茶园基地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安溪紫云山,植被未曾破坏,除此之外,紫云山的土壤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对于有机铁观音的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由于海拔高度较高,山顶常年笼罩于云雾当中,自古高山出好茶,源于高山云雾较多,茶叶方面所受的污染也较少,自然产出的茶叶是比较好的。在有机认证方面,紫云山有机铁观音是中国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茶叶品牌。
有机茶中心在确认申请者已交纳认证所需的各项费用后,派出经有机茶中心认可的检查员,依据有机茶标准,对申请者的茶叶产地、生产、加工等进行实地检查评估,必要时需取样复测。
填写申请表,缴纳申请费和认证费,签订有机茶认证审查协议书,填写有关情况调查表,准备相关材料。
申请者选定茶园基地后,自行采样预检,样品送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法定茶叶质量检测机构,对茶样和土样进行分析、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申请。
有机茶中心对申请者进行综合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申请。
检查员完成检查后,编写茶园检查报告、茶叶加工厂检查报告和茶叶贸易检查报告。
有机茶中心根据申请者提供的调查表、相关材料和检查员的检查评估报告进行综合审查评估,编制认证评估表,提出颁估意见提交颁证委员会审议。
认证委员会对申请者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有机茶中心的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是否颁给有机茶证书的决定。
茶学基础。
茶树栽培:茶树繁殖,茶园管理:
1.茶园耕锄。
2.茶园施肥。
3.茶树修剪。
茶树繁殖:茶树繁殖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种方法,有性繁殖是利用茶籽进行播种,也叫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亦称营养繁殖,是利用茶树的根、茎等营养器官,在人工创造的适当条件下,使之形成一株新的茶苗,如扦插、压条。
有性繁殖的方法有两种,即:苗圃育苗和茶园直播。
苗圃育苗便于苗期管理和培育出优良的苗木,茶园直播就是将经催劳处理后的茶籽,采用条式穴播的方法直接播种在新辟茶园内。茶树无性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苗木能保持母树的特征和特性,苗木的性状比较一致,有利于茶园管理,有利于扩大良种的数量。
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茶叶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直接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茶叶的品质。
茶园管理包括:耕锄、施肥、茶树修剪等工作。
1.茶园耕锄:茶园耕锄可消除杂草、改良土壤结构、杀虫灭菌等。
茶园耕锄大致分春、夏、秋3次,春夏进行线耕深度约为10cm;秋季进行深耕,深度为20~30cm。
2.茶园施肥:
茶园施肥是茶园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每年要从茶树上多次采摘大批鲜叶,营养消耗多,这就需要不断地给茶树补充养料,否则会导致茶树树势衰退,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园施肥的原则是:
以有机肥料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施用;以氨肥为主,磷、钾肥料相配合;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施基肥(施有机肥料),在采摘季节施追肥(施用化肥)。
3.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是培养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修剪不仅能提高茶叶产量,增进茶叶品质,而且使得树冠适应极械化采采茶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修剪的方法有:
幼年茶树定型修剪、浅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
延伸: 茶树种植。
茶树种植时期在每年11二3月下旬之间,雨季前后均可种植。不同茶区种植时期稍有不同,如南方,应以1月底为宜,否则2月以后,白天日照强,气温高,幼苗容易枯死。北方或高山茶区,气温较低,为配合雨季,可延至3月底种植。
茶树的种植密度,受土壤、地形、气候及品种影响,不尽相同。目前,我国采用的多丛密植栽种方式,大行距为1.5米:小行距为33厘米,共三小行;丛距为20厘米,每从移苗两三株,每亩约2万株。种植茶苗前应先施基肥,规划好行距,最好选择下雨后或微雨、浓雾、土壤湿润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种茶。
茶苗移植尽量就近起苗,带土移植、随挖随种。种植后为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应于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行水平式剪枝,宜在幼苗两侧覆盖稻草或其他干草,以防止干旱,保护幼苗。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茶种植,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对南茶北移进行探索研究,但未突破北纬38°。
经相关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目前在北纬38.45°河北太行深山区已有少量茶树种植成功。
太行山区属于种茶的次适宜区,但气候特征也具有优质茶叶生产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
茶叶生产季节气温低,光照较弱,昼夜温差大,茶树新梢生长缓慢,营养物质积累多,鲜叶中氨基酸、叶绿素含量高,这就决定了太行山区茶叶的良好品质,具有南方高山茶特点,河北发展茶叶生产有地理位置上具有南方茶区无可比拟的销售优势,经济效益显著。
因此在太行山区发展茶叶经济可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在茶叶生产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和产业化的同时,可有力地推动区域生态旅游产业、茶文化产业、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