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入夏管理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3:15:10
字号:

进入夏季对草莓苗来说,高温和多雨对草莓育苗是一个挑战,高温高湿及其发生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管理,注意养护根系,只有根系健壮苗子才能健壮。

草莓入夏管理方法

一、增施有机肥

好的根系离不开肥沃的土壤,所以要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十分有利于草莓根系的生长。

对土壤板结粘重、有机质少,通透性差的土壤,应采取增施有机肥,配合生物菌肥、促进根系生长。

二、合理调控地温

夏季的高温强光让地温很容易上升至30℃以上,草莓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5-22℃,地温超过30℃,根系几乎停滞生长。随着地温的升高则会造成草莓死苗,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由于7~8月地温过高,根系只有4~6月和9~10月两次生长高峰。

所以说一定要确保地温在适宜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土壤温度白天比空气温度低5-7℃,育苗地的温度上限保持在28-30℃,地温相对适宜根系的生长。

降低温度常采取的措施有:覆盖遮阳网、喷洒降温剂、水渠储水、喷灌设施补水等。

覆盖遮阳网

三、保证适宜的水分

草莓不能干也不能涝。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及其有关理化特性,对根系的生长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当土壤干旱时。根系发育受阻,严重时干枯死亡。也会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草莓叶片易出现黄化、脱落,甚至死亡。同时也会造成土壤盐类浓度上升,根系易出现盐中毒。

夏季蒸发量大,不及时浇水就会造成土壤干旱,容易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在草莓抽出匍匐茎和发新不定根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在70%左右,如长时间低于30%,根系几乎停滞生长,子苗根系很难下扎。

草莓也不耐涝,如果长时间积水,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造成沤根,同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要特别注意雨季田间排水工作。

土壤干旱

浇水的几个注意点:

忌大水漫灌。进入夏季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小水勤浇,最好是滴灌,忌大水漫灌,漫灌对土壤侵蚀、压实的作用很强,而且大水漫灌使得土壤内的空气被挤出,土壤的团粒结构也被破坏,不利于土壤保水保肥性的提高。

高温季节应掌握“凉时、凉地、凉水”小水勤浇。还要结合长势勤划锄,切断水分蒸发的通道,利于保持土壤湿度。

四、土壤忌板结

夏季雨后很多土壤因雨水导致板结,导致土壤通透性降低,影响根系和微生物活性,也不利于土壤温度的散失,让地温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温度,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长。

雨水导致板结

浇水肥后要视匍匐茎生长情况进行及时划锄。注意划锄时不能过深,过深土壤易结块,但也不能过浅,太浅效果不好,一般划锄深度以3—5厘米为宜。以便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

五、适当利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经过长时间的连作种植,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积累,使有益微生物减少。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使得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重新占据优势。而且对提高土壤的肥力,抑制草莓的根部病害也有显著的效果。

草莓根系浅,抗旱力弱,叶面积大,蒸发旺盛,如不勤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极易引起茎叶枯萎死亡。因此,为使草莓苗正常生长,安全越夏,要经常浇(灌)水,保持苗地土壤湿润。灌水要求水灌至畦沟的2/3,不能淹没畦面,苗地全部湿润后及时排水,不能长时间把苗地泡在水中。浇(灌)水时间以傍晚为宜。在连续天晴的情况下,视地块的实际情况,一般要求3~5天浇灌一次。

遮荫降温

为避免阳光直射造成高温灼伤子苗和匍匐茎,引发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暴发,最好在畦面上搭1米高左右的荫棚,顶上盖些柴草等物;也可在畦面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以及豆角之类的搭架蔬菜等,但不能种植过密,以免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影响草莓正常生长。

定向压蔓

草莓采收后的夏秋生长期间,匍匐茎会陆续产生3~5次子苗。用于繁殖种苗的草莓苗圃,为使每次子苗能长成壮苗,在发苗期间要及时将匍匐茎定向理顺,配置均匀。发出的新株用泥土稍压,促生新根。

清除杂草

杂草容易与草莓争肥争水,影响草莓健壮生长,降低草莓植株抗旱能力,必须经常拔除。拔草时不要松动草莓根系,以免造成种苗死亡。在拔草的同时,要摘除草莓黄叶、枯叶,减少养分消耗和水分蒸发,促进通风透光。

浇施薄肥

对苗数不足的苗地,可用0.3%复合肥进行浇施;

7~10天一次,施肥时间应掌握在傍晚为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3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