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庄服装行业发展逐渐稳步,现在开始转向花卉类发展了。
昔日因服装成“辽西第一镇”两年发展百合600亩兴城东辛庄转向花卉
辽宁省兴城市东辛庄镇由于曾是北方最大的服装集散地而得了个“辽西第一镇”的称号。但近几年,一部分人将目光转向了花卉产业,从2003年开始在东辛庄镇周边发展起了百合切花种植。目前,该镇百合种植面积达600多亩,成为东北地区继凌源、沈阳之后的第三大百合种植区。 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花卉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呢?该镇主管花卉生产的陈云新说,花卉种植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本地经济基础好。东辛庄镇的居民大都做过服装生意,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一点体现在百合种植设施的投入上,这里大棚的建设及棚内灌溉、补光和加温的设施都比较好。 其次是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适宜。兴城位于辽西走廊上、京沈高速公路中间,镇区离沈山铁路和102国道都不超过1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兴城东面靠海,西面是丘陵,年最高气温35℃,而且高温期短,冬暖夏凉,加上海边平原的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花卉。 第三是当地政府支持。去年兴城花卉种植成为当地农业扶持的三大项目之一,市政府在花卉园区的建设上给予了资金支持,并协调银行给花农发放贷款。市政府还聘请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郎立新做东辛庄花卉生产的技术指导,给花农吃了“定心丸”。 虽然发展很快,陈云新也指出了面临的问题,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栽培品种过于单一等。当地目前只有百合一种花卉,难以建设花卉批发市场,产品必须运到北京、凌源等花卉集散地销售,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当地花卉栽培历史短,农户的种植经验不足,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 下一步,东辛庄镇政府计划组织花农朝多品种、大规模方向发展,计划到今年年底,使全镇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到2008年达到400 0亩,让东辛庄“辽西第一镇”的称号因花卉而声名远扬。此外,发展非洲菊等其他花卉品种,力争在3年内完成花卉市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