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丁明同志: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一、棉花洪涝灾后补救措施:1、及时排水。及时清理田间沟系,排除田间积水,尽快降低地下水位,消除渍害,保证棉花正常生长。2、清冼棉苗。对于受淹棉田,及时排涝后如棉株上沾满污泥,用喷雾器喷粗水把叶片、幼铃、茎杆上的污泥洗净,以恢复正常的光合作用。3、突击扶理棉株。灾后棉花容易倒伏,应及时扶理,结合清沟培土壅根,增强棉花防风抗倒能力,改善田间环境,减少蕾铃脱落;对轻微倒伏的,可直接扶正。4、追施第一次花铃肥。天晴后,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钾肥5-7.5公斤,有条件每亩可埋施饼肥50-75公斤。二、玉米洪涝灾后补救措施:1、清沟排水。受水作物要开好田头沟、围沟和腰沟,排除田间积水,有利于促进苗情转化。由于田间积水叶片可能沾染大量的泥浆,在排水的同时要冲掉叶片上的泥浆,也可以用机动喷雾器大水量喷淋叶片,使叶片进行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2、中耕培土。当务之急是对在地作物进行中耕。由于连续降雨,造成土壤板结,作物根系由于缺氧而处于窒息状态,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停滞现象,最后甚至萎蔫死亡。要掌握在雨停后、地面泛白时进行中耕,散去土壤多余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使根系恢复生机,增强活力,恢复生长。3、移苗补种。对受水不均匀、造成部分缺苗断垄的,可以采取带土移苗的办法,进行移稠补稀。4、追肥。由于雨水大,土壤遭冲刷,养分严重流失,造成作物缺肥,对肥料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要突出一个“早”字,及早补施肥料,促进苗情转化。三、蔬菜洪涝灾后补救措施:1、排涝除渍,清沟沥水连续降雨之后,对蔬菜田块形成严重的涝害、渍害,严重影响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灾后在园蔬菜田管要突出抓好排涝除渍,清沟沥水。受灾田块要开好田头沟、围沟和腰沟,一定要开深沟,以利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水分,有利于在园蔬菜的恢复生长。2、降低叶面蒸腾量洪涝过后,田间土壤含水量过高,作物根系由于缺氧而处于窒息状态,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大大降低,此时摘除杈枝、老叶、病叶、烂叶,对植株适当调整,摘除部分正常叶,减少叶片数量,同时覆盖遮阳网遮荫降温,减少和降低蒸腾量和蒸发量,可有效防止在园蔬菜因急性萎蔫而死亡。3、中耕、松土、培土连续降雨或洪涝过后,土壤板结,植株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停滞现象,最后甚至萎蔫死亡。在地面泛白时及时植株根部进行中耕松土,散去土壤多余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使根系恢复生机,增强活力,恢复生长,同时强根固体,增加根系的吸收范围,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也可在无性繁殖能力强的植株根基部培土或在茎蔓的节上盖土,促使其发生不定根,增加吸收面积,利于蔬菜作物恢复生长。4、加强病害防治水灾过后,田间土壤、空气湿度大,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真菌、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如炭疽病、根腐病、软腐病、枯萎病、细菌性疫病、病毒病等等,应加强在雨后及时喷洒杀菌剂防病,喷后4小时以内遇雨的应及时补喷。5、及时根外施肥结合病虫害防治,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氨基酸等叶面肥料,可有效提高蔬菜的抗逆性,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蔬菜种植技术:种植蔬菜需要先为其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如花生、土豆等蔬菜就需要为其准备好酸性土壤,而菠菜和韭菜等蔬菜,则在碱性土壤中能够生长的更好。蔬菜进行种植时还要结合其品种选择适合的温度,注意做好水肥的管理,一般对于刚刚撒下种子的蔬菜需浇一次透水,需要见干见湿进行浇水,施肥不可过量,多薄肥勤施为其补充养分即可。
发现有杂草或者害虫时,及时用药物进行防治或者是人工防治,避免蔬菜生长营养不良。如果是韭菜这种可以多次采收的作物,每次采收后及时补充水肥;如果是只能采收一次的作物,在采收后,及时将地里的病叶,枯叶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