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甜瓜、甘瓜、又叫网纹瓜,维吾尔语称“库洪”.我国只有新疆和甘肃敦煌一带出产哈密瓜.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基群发掘的晋暮中,出土有半个干缩的哈密瓜,在另一座唐墓中又出土两块哈密瓜皮。这说明早在1000多年以前,新疆已有哈密瓜的种植。从古籍中可以看到不少有关新疆哈密瓜的记述和赞美。元初《长春真人西游记》称:“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清乾隆年间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称:“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土鲁番,瓜莫盛于哈密”,“瓜则充贡品者,真出哈密。”清萧雄有诗咏新疆甜瓜云:“更有甘芳黄玉软,橐驼筐篚贡天家。”这些诗文说明哈密瓜久负盛名,并且被列为贡奉皇帝的珍品。清初张寅之在其所著《西征纪略》中更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在河西走廊目睹当时专给皇帝运送哈密瓜的一番情景:“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如此派头,足与唐时从南方给唐玄宗、杨贵妃万里飞马贡荔枝的盛况相媲美了。
哈密瓜一名之由来,亦传闻与进贡有关。早在清康熙年间,鄯善王每年进贡哈密王的贡品一直是鄯善东湖甜瓜,由于东湖产的甜瓜香甜甘淳,风味十分独特,人见人夸,时间长了,人们便称鄯善东湖瓜为瓜中之王。鄯善王就把这一贡品送给哈密王。哈密王一见这瓜如此特别,就派使者把瓜送到康熙皇帝宫廷内。康熙皇帝在品尝这种甜瓜时,询问此瓜叫何名,内侍只知为哈密郡王所献,就回奏是哈密瓜。从此,哈密瓜之名不胫而走。这个传说不一定真实,但哈密瓜之名始于康熙年间,则是有籍可据的。清《新疆回部志》云:“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还有一种说法是新疆甜瓜运入内地多由哈密启运,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哈密瓜。
天山南北的多数绿洲,都可以种植哈密瓜。全疆现年产鲜瓜约50万吨。哈密瓜的著名产区为吐鲁番盆地、紧邻沙漠的南疆伽师、麦盖提、皮山、于田和北疆下野地、精河、五家渠等地。其中以吐鲁番地区所产之红心脆甜瓜最为出类拔萃。这种瓜现已成为出口的高档商品(售价高出一般水果二到四倍)而远涉重洋。瓜的外形呈长卵圆,重2—3公斤,皮色灰绿而果柄处布有粗网纹,瓜肉色如晶玉,甘美肥厚,芳香醇郁,细脆爽口。咬上半牙,唇上就像抹上一层粘粘的蜜糖。由于这类甜瓜以鄯善县东湖一带所产者最优,故俗有“新疆甜瓜甲天下,东湖甜瓜甲新疆”之说。
哈密瓜分网纹、光皮两种。按成熟期分为早熟瓜蛋、夏瓜(中熟)、冬瓜(晚熟)等品种群。不同品种的瓜,其形态、颜色、皮纹也不一样。常见的优良品种有红心脆、黑眉毛蜜极甘(瓜皮有深色条纹如秀眉,故称黑眉毛;“蜜极甘”,维吾尔语意为花裙子)、炮台红、铁皮、青麻皮、网纹香梨、哈密加格达、小青皮、白皮脆和香梨黄等。现实行塑料大棚栽培,每年5月,即有早熟的甜瓜上市,接着,各种各样的甜瓜相继成熟;较晚熟的黑眉毛蜜极甘上市时已临近10月深秋。这类晚熟冬瓜质优而耐贮运,经秋日曝晒后,用绳络兜好,挂吊在暖窑中过冬,至来春取食,依然鲜美如新。新疆普通人家在房顶晒西瓜,床下堆满瓜,来客时剖瓜招待,寒冬腊月全家围着火炉品瓜消夜,皆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哈密瓜不但风味佳,而且富有营养。据分析,哈密瓜的干物质中,含有4.6%-15.8%的糖分,纤维素2.6%-6.7%,还有苹果酸、果胶物质、维生素A、B、C,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元素。其中铁的含量比鸡肉多两三倍,比牛奶高17倍。新疆人很爱食哈密瓜,认为多吃瓜可以祛病延年,这一说法不无道理。哈密瓜除供鲜食,还可制作瓜干、瓜脯、瓜汁。瓜蒂瓜籽可入药治病,瓜皮喂羊能促肥增膘。哈密瓜实在是新疆的一大宝!
哈密瓜的栽培
1.土地选择。哈密瓜与西瓜和其它甜瓜品种一样忌连作,因而种植田块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最理想的种植田块是未种过瓜类(南瓜除外)作物的、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前作是瓜茬或连作的情况下要严格把好土壤的消毒关。实践证明:采用罐装溴甲烷进行土壤熏蒸是克服连作效应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的目的是保证哈密瓜果实成熟期能够具有最有利的气候条件。哈密瓜春作果实成熟期宜安排在5月—6月上旬,秋作成熟期宜安排在10月份,这两个时间段内温度较高、雨水较少,保护地内有着较大的昼夜温差,能保证果实良好品质的形成。虽说炎热的7—8月份哈密瓜果实也可发育成熟,但过高的气温以及较小的昼夜温差会加速呼吸作用而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形成的果实品质较差。因而哈密瓜现有几个品种春作播种期宜安排在1月中下旬,秋作安排在7月下旬—8月上旬为宜。
3.整枝留果。恰当的整枝留果技术是保证哈密瓜早日坐果、提早成熟以及良好品质形成的先决条件。哈密瓜栽培中,无论是采用单蔓整枝还是双蔓整枝,每蔓只留一果,12—15节左右坐果。坐果节位过低,会造成果型偏扁、偏短,果实小、产量低;坐果节位过高,会造成果实偏长、成熟期推迟,果实成熟不充分,糖分积累少。采用人工授粉可有促进有效坐果,采用坐果灵会增加畸形果的比例和降低品质。
4.肥料运筹。科学合理的肥料运筹也上海地区哈密瓜成功栽培的技术关键之一。按照哈密瓜生长发育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哈密瓜生长发育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比例为1:0.5:1.8,生产中三要素单株施用量为:氮12克、磷16—18克、钾16克左右。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增加肥料中的磷、钾的比例,因而生产出的哈密瓜个大、味甜,品质优良、松脆爽口。
5.水分管理。因上海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栽培情况下水分的供应不会成为哈密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限制因子,但要注意栽培田块四周沟系的配套,否则哈密瓜生长后期(特别是果实成熟期)地下水位过高,易导致哈密瓜裂果。基质栽培条件下要注意在膨果期加大水分的供应量以满足哈密瓜此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果实成熟期要注意控制水分供应和增加肥料溶液的浓度,以防裂果。
6.病虫防治。病虫防治尤其是病害防治是关系到上海地区哈密瓜保护地栽培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环节。现有哈密瓜品种中,“98-18”抗性较好,“雪里红”、“金凤凰”对蔓枯病抗性较弱,“仙果”对白粉病具有中等抗性,如在栽培中不加强管理,就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与蔓延。栽培过程中对蔓枯病的防治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
①保持大棚内的低湿度环境。除加强大棚内部通风外,在土壤栽培的情况下田间采用地膜全覆盖,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基质栽培条件下注意及时清理基质槽内渗出的水分,保持棚风干燥;
②保持栽培株茎基部周围干燥,基质栽培时滴管远离根颈部;
③严格整枝,对人为造成的伤口及时涂药,以防病菌侵入;
④加强管理,勤于检查。一旦发现蔓枯病,即用有效药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适量兑水,可在其中加入部分农用链霉素。)涂抹在病部周围,每隔3天左右涂抹一次,共2~3次。另外,对棚内所有栽培株基部普遍涂药一遍,防止蔓枯病发生有效率可达90%以上。
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等病害,主要手段是加强大棚内部通风,降低环境湿度,同时加强检查,将病害控制在萌芽阶段。
虫害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保护地采用纱网进行隔离,降低害虫进入的几率,对“漏网之虫”可采用**粘板等措施进行诱杀,适当配合以少量的化学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7.适期采收。适期采收是保证果实充分成熟以及优良品质得以充分表现的保证。由于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需要镁,坐果节叶片的镁被转移到果实中去,导致叶肉组织因缺镁而失绿。因而当坐果节卷须干枯、叶片叶肉失绿、叶片四周枯焦时,即预示果实即将进入成熟采收期。过早采收,则果实成熟度不够,甜度低、香味不足;过晚采收,则果肉组织胶质解离,脆性丧失,风味欠佳。采收时瓜柄应剪成“T”字型,防止病菌从果柄伤口处侵入造成果实腐烂。
哈密瓜种子怎么种 哈密瓜的种植方法
立地条件:选择远离蔬菜集中产区、无污染、水源充足的区域。 处理种子:用化学药剂拌种,然后放在湿巾上催芽。 播撒种子:把哈密瓜种子撒在种植穴中,每穴放3粒种子。 苗期管理:当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蔬果,一株留一果。
哈密瓜如何种植
1、立地条件
种植哈密瓜的时候,土地要选择远离蔬菜集中产区、无污染、水源充足的区域,土壤pH值在7.5-8.5为最佳状态,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要达到1%以上,选好地后拔除其中的杂草,清除石块。
2、处理种子
选择品质优良的哈密瓜种子,例如皇后类、金凤凰类、红心脆类等,然后使用物理或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杀灭表面附着的病原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最后放在湿巾上催芽。
3、播撒种子
哈密瓜播种时间多选在春季4月前后,先在土壤中挖深度为3厘米左右的种植穴,再把种子撒在穴中,每穴放3粒种子,穴距控制在12厘米,种下之后覆盖薄土,并浇灌透水即可。
4、苗期管理
哈密瓜苗期需要蹲苗25天以上,以促进幼苗的健壮发育,施肥时合理搭配氮磷钾复合化学肥料,禁止使用纯氮化肥,当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进行蔬果,一株留一果即可,而且网纹阶段要开始垫瓜、翻瓜。
1、播种准备:哈密瓜不宜连作,最好和其他作物轮作五年以上,另外在种植地周围不宜种植葫芦科、豆科、茄科作物。种植地要求土质疏松、肥力一般、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在种植前最好进行伏耕和秋耕,深耕25-30cm,并要进行冬灌以利压碱和熟化土壤,可以消灭土壤中的杂草和越冬害虫。
在最后一次翻耕时,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和适量的复合肥,将其撒施后掺土拌匀,在耙细整平,做好排水沟。在播种前一周要对地块灌水,这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关键,一定要浇足浇透,还要覆盖地面。
2、播种:播种前选择优良的品种和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将种子精挑细选之后,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2-3次。而在病毒病高发的地区,先用药剂消毒灭菌后,在在40℃干热恒温进行处理24小时,然后进行催芽播种。
播种时间一定要适时,在地下土温稳定在14度时即可播种,播种可采用穴播的方法。穴的株行距视品种而定,一般株距在45-60cm之间,播种深度也是土壤情况而定,土壤沙性较大,可深播,而土层深厚,停止粘重,可浅播。一般每穴用种2-3粒,覆土3-4cm即可。
3、扣棚:扣棚的架材可选择竹片、竹竿、冷拔丝均可,但一般选择竹片,拱棚高度100厘米左右,以便于工作人员入内操,将竹片两头削尖以便插入地下,再用麻绳和塑料绳用来连接每个拱架,最后覆盖塑料即可。塑料一定要平铺,保持透光性,盖好之后,要用土块压实,以免风力破坏。
4、田间管理:一般播种3-5天后即可出苗,这时要及时破膜,并及时查苗补种,当幼苗生长到1-2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每穴留2猪,间苗时要去除病苗和弱苗,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健苗。
在苗期要做好中耕除草,中耕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除草能避免杂草抢占幼苗养分,使幼苗生长正常。
扩展资料:
哈密瓜的价值
哈密瓜不但香甜,而且富有营养价值。据分析,哈密瓜的干物质中,含有4.6%—15.8%的糖分,纤维素2.6%—6.7%, 还有苹果酸、果胶物质、维生素A、B、C,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元素。其中铁的含量比鸡肉多两三倍,比牛奶高17倍。新疆人很爱食哈密瓜,认为多吃瓜可以祛病延年,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哈密瓜除供鲜食,还可制作瓜干、瓜脯、瓜汁。哈密瓜削皮可以用果蔬削皮机中的大果削皮机适用于食品规模加工。瓜蒂瓜籽可入药治病,瓜皮喂羊能促肥增膘。
哈密瓜籽可用于做精油,富含药用、美容、保健、生理活性的哈密瓜种子,采取纯物理、冷榨方式精制而成。其色泽金黄,滋味清香,还有令人愉快的水果滋味;充分保留了哈密瓜籽中独有的药用、美容、保健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具有超强的抗氧能力,实属上等纯天然药用、美容、保健、营养精油,可广泛应用在医药、美容、保健、营养食品等领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哈密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