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区适合发展什么农业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2:18:50
字号:

当前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广种薄收的状态,低产田,低产园(如桔园,茶园等),低产林(如油茶林、油桐林、杉木林等)占很大的比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光、热、水和土地资源,而且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粗放经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文化落后,缺乏物资(如化肥、农药、机械、能源等)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引进。因此,大幅度增加对丘陵山区的物资投入,促使科技进山,是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丘陵地区适合发展什么农业

丘陵山区的地貌特征是山地多、耕地少。当前丘陵山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间河谷的少数耕地上,而大量的山坡地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尤其是坡度为25°以下的缓坡地具有发展经济林的良好条件,应重点开发利用,并应根据各种条件,发展果、茶、桑及用材林等。针对山区气候特点,布局山区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维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以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下层(海拔300~400m以下)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在保证粮食稳步增长,自给有余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作物面积,适当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果,大力发展薪炭林,积极开发草食畜禽和水产养殖,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

中层(海拔400~800m)可在保证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开发名、特、优农产品,利用草山、草坡发展草食畜禽。交通方便,离城市较近的山区,可利用夏季凉爽气候种植番茄,甜椒,萝卜等蔬菜作物,充分发挥山区气候资源优势。

上层(海拔800~1000m以上)则以林为主,大力发展用材林,水源涵养林和药材,适当发展食用菌,实行保护性开发,增强生态效益,对山顶的森林植被必须保护,有条件的山区逐步发展旅游业。本区山体高度一般约为1000~1500m,人类活动主要在1000m以下。800~1000m以上基本是林农湿冷气候层,南、中、北亚热带有所区别。水稻种植上限高度,中亚热带可达1200~1400m,北亚热带为900m左右。北亚热带玉米种植上限高度达1500m左右。采取分散小群放牧的方式可以利用草山发展养牛、养羊业。

在我国丘陵地带,一般适合种哪些农作物?

东南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多为农田,耕作制度可采用多熟种植制度,分为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多熟种植制度。江南丘陵多采用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一水稻、油菜一水稻、油菜一棉花、马铃薯一水稻。该区是中国重要的粮油产区。华南丘陵多为一年三熟种植制度,种植模式为油一稻一稻、薯一稻一稻,菜一稻一薯等。浙闽丘陵种植为一年两熟和三熟,种植模式为菜一稻、薯一稻一稻,薯一玉米一稻,豆一稻一稻等。

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主要种植农作物有水稻、甘薯、马铃薯、花生、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其次甘薯,马铃薯。水稻是福建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水稻种植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双季稻种植季节一般在早春2月下旬播种6月中下旬齐穗,7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50d左右;双季晚稻在7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至中旬齐穗,11月中旬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20d左右,双季稻种植多分布在闽南地区,年种植2季。单季稻种植季节在蔬菜或者马铃薯收获后开始播种,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齐穗,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收获,单季稻多分布在闽北和闽西地区,一年种植一季水稻。

甘薯是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0万亩(福建统计年鉴),福建省各地均有种植春薯、夏薯、秋薯、越冬薯,以秋薯为主。东南沿海甘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甘薯种植面积的2/3,甘薯以鲜食为主,前作以早稻、花生为主,多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种植,生长期120~150d.南部冬薯区前作主要为晚稻、秋花生等,一般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种植,生长期120~150d,是福建省唯一的非设施反季节栽培区域。闽东内陆山区和闽西北地区的甘薯种植类型以春夏薯为主,一般于立夏至芒种(56月)期间种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初霜前收获,生长期130~160d。目前,福建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各种类型的甘薯品种:加工型品种有龙岩7-3、金山630等,淀粉型品种有泉薯76、泉薯9号等,食用型品种有龙薯14号、广薯87、龙薯13号、福薯8号,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菜薯18号等。

花生是仅次于水稻、甘薯之后的福建省第三大作物。福建省现有花生种植面积约161万亩(福建统计年鉴),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产约28万t,种植区域也由沿海地区逐步向闽西及福建省其他内陆山区如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区扩展。福建省花生分为春、秋两熟,以春花生为主,春花生面积约占85%,秋花生面积约占25%。春花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以蔬菜或马铃薯为前茬作物,7—8月份收获。秋花生播种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10—11月份收获,收获后种植马铃薯,作为马铃薯的前茬作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2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