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卉栽培技术不断发展进程中,温室花卉成为花卉栽培行业的发展主流。本文从基质准备、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出室锻炼等方面,对常见温室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温室花卉基质准备
无土栽培、盆栽、地栽是常见温室花卉栽培管理的主要方式。其中,由于盆栽容积较小,为了给花卉根系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可以选择水分渗透性较好且可以固持水分、养分的基质,如腐叶土、针叶土、堆肥土、沙土等。而在准备土栽基质时,可以根据特定比例,综合采用不同基质土制备成酸碱度适宜的土壤。例如,在准备花叶芋土栽基质时,可以用腐叶土与沤熟鸡粪、骨粉拌合。进行无土栽培时,可选择沙、烧结土粒、水、珍珠岩等作为基质。例如,水培君子兰时,可以选择透明的玻璃容器,依据适当比例,将硫酸亚铁、钙、尿素克、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无机盐以及骨粉、豆饼粉、熟芝麻粉等有机物质适当配置成营养液,并将金属网盖在水培容器上。
2温室花卉栽培管理措施
2.1栽培方法
根据不同温室花卉类型,可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例如,在蝴蝶兰温室栽培过程中,由于其性喜潮湿、不耐寒,不耐炎热、干燥,因此可以选择透气性较强、排水性能良好的优质水苔。随后利用试管育苗的方式,在春季蝴蝶兰生长出带有3片子叶的子株后,从母株上切割带有根茎的子株,移栽在盛有水苔的试管内。经过3周或者4周,子株可重新长出根系,此时可进行重新栽植。而进行无土栽培时,可直接将植株放入配置好的营养液中。例如,在君子兰温室栽培中,可以直接将君子兰苗通过网眼插入营养液中。
2.2水肥管理
一方面,由于温室花卉生长效果受水分影响较大。因此,可根据花卉生长时期差异、花卉类别差异及花卉对水分要求差异,科学确定水分浇施时间、次数及数量。一般夏季需要在上午或者傍晚浇水,冬季则需要选择正午时分进行水分浇灌。例如,在石斛温室栽培过程中,由于石斛对环境水分要求较严格,石斛栽培人员应在保证石斛浇水浇足、浇透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对石斛浇水方法进行适当改变。
首先,在春季,应在石斛基质表面干燥时再进行浇水。晴天早晚均需进行一次浇水,浇水时间应选择10:00—12:00(气温上升至25.0℃,水温上升至15.0℃)。
其次,在夏季,石斛栽培人员应早晚各进行一次浇水。在阴冷天气或者雨天,可根据基质湿度适当补充水分。而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晴天,则可以选择07:00或者17:00后进行水分浇施。
再次,在秋季,晴天可每间隔24h或者36h进行一次水分浇施;阴雨天则可根据基质湿度确定水分浇施情况,一般水分浇施时间与春季相同。
最后,在冬季,应每间隔36h或者72h进行一次水分浇施。而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尽量控制石斛表面基质水分干燥,避免水分浇施过量对石斛生长造成影响。
_另一方面,由于温室花卉苗根系营养面积较小,可以在施加充足有机肥料、部分化学肥料的基础上定期叶面追肥。例如,在鸿运当头温室栽培过程中,由于鸿运当头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在其生长过程中除栽植后充足供水以外,可每隔7d追加一次稀薄液肥。随后在其生长期间,适当调高空气湿度(70%以上)。并在9月上旬将室内温度调整在10.0℃左右。
2.3整形及常规管理
首先,为维持温室花卉良好的植株形态,可以综合采用除芽、疏果、去蕾、摘心、剪根和剪梢等方式进行整形管理。例如,对于吊钟海棠等对形态要求较高的温室花卉,在天气炎热时可将其放置在背阴的置阴棚内,并进行多次摘心处理,以达到开花多、株型好、花期延长的目的。
其次,盆栽时,由于需要将苗床中繁殖幼苗移植到花盆中,可以在幼苗根系伸出排水孔或者以往盆内土壤物理性质变劣之后进行换盆操作。而在盆栽过程中,为避免单屋面温度不均对花卉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可以定期转换花盆方向。同时,去除土面青苔、杂草,并利用小铁锨、竹片疏松盆内土壤。
此外,为了获得生长发育良好的花卉植株,可以根据植物习性,适当调整其在温室中的摆放位置。
最后,在温室花卉栽培管理过程中,除水肥管理以外,温室内温湿度及通风管理也非常重要。例如,在君子兰温室栽培过程中,栽培人员需要每隔2a或3a换一次盆,保证君子兰生长环境温度在18.0~22.0℃,避免强烈阳光照射导致叶片灼伤。随后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君子兰半休眠时期,加强通风,调节室内温度在20.0℃左右,避免空气质量不佳导致叶片发黄。而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则需要调节室内温度在10.0~12.0℃,并定期向君子兰叶面喷水,保证君子兰健康生长。而水培君子兰时,应在室内温湿度(15.0~35.0℃)及通风管理的基础上向水培箱内放入两三条小鱼,确定水中氧气含量。若小鱼总是浮出水面,可以利用小氧泵向水培箱内充氧。
此外,对于部分在生长期间需要移出温室的花卉,可以在出室锻炼前期逐步降低温室内部温度。同时,加强室内外通风,最大限度地减小室内、室外环境差异,以提高花卉植株适应能力。
3温室花卉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室花卉栽培环境具有突出的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特点,为病虫害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严重威胁了温室花卉健康生长。因此,温室花卉栽培人员可以综合采用栽培管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降低病虫害对温室花卉栽培效益的影响。
首先,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除了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花卉品种以外,还可采用药物拌种的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时,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温室花卉栽培人员可以加强花卉植株检疫,保证及时发现、处理病虫害。
其次,在物理防治方式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花盆装入锯末并加入燃烧煤块,1hm2温室放置100~120个盆,密闭温室并控制温室环境温度在35.0℃左右,可以杀死大量病菌。
最后,进行化学防治时,根据具体病虫害特征选择对应的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对于温室白粉虱,可1hm2温室选择16.0kg白粉虱烟剂,均匀撒施在花卉植株行间,密闭温室熏蒸120.0min后可以有效杀死大批白粉虱成虫。
4结语
在现代花卉产业化栽培生产体系中,温室花卉栽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因此,根据不同花卉的发育特点,栽培人员可以选择恰当的栽培土壤,在施加充足的基肥及底水的基础上定期追肥、浇水及整形修剪,并适当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为温室花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花卉产业化生产效益。
在我国北方及中部地区,栽培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花卉,大都需放在室内或温室内越冬。由于家庭室内空间有限,少量栽培尚可,若数量较多,或经营性栽培,则需建造专用的温室或塑料大棚。
1.现代化大型温室
目前在较发达国家,尤其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越来越多的采用现代化大型东西向采光双屋面连栋式温室。每栋面积可达数千至上万平方米。框架采用镀锌钢材,屋面用铝合金材料作桁架,覆盖物可采用玻璃、玻璃钢、硬塑料板或塑料薄膜。冬季用煤气、燃油或烧煤通过热水、蒸汽或热风加温。夏季采用开窗通风和遮阳相结合的办法降温;也可采用北墙设湿垫墙,南面装大型排风扇,温室不开窗的降温设施。在排风扇启动后,流水不断自上而下淋湿湿垫墙,室外的空气通过湿垫墙冷却后进入温室,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大气相对湿度越低,蒸发越快的情况下,冷却效果越好。整栋温室的加温、开窗通风、遮阳和降温等项工作可全部由电脑集中控制,或部分由人工控制。这样大型现代化温室虽然节省人工,但造价高,维持费和能源消耗过大,生产出的商品花卉成本太高,竞争力差。我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宜过多发展。据作者了解,在近十余年,我国从国外引入或国内生产的这种大型现代化温室,使用效果均不甚理想。
2.南向采光温室
目前适合于我国北方的是南向采光温室。其主要优点是保暖效果好,节省或不消耗能源。现介绍几种在北方不同纬度地区应用较多而又较成熟的温室。
1.山东寿光式冬暖型温室
这种温室后坡较短,前坡长,采光面大,增温性好。晴天上午揭苫后1小时,棚内气温能增高10℃左右。夜间最低棚温一般在10℃以上。严冬阴雪天气时的夜最低温也不低于8℃。此种大棚适于北纬38°以南,冬季太阳高度角不小于28°的地区。尤其适于东西向长度仅30~50米的地块建棚。
图4-1 山东寿光式冬暖型温室(单位:米)
1.后墙 2.斜棒(檩条) 3.后立柱 4.中立柱Ⅰ 5.中立柱Ⅱ 6.中立柱Ⅲ 7.前立柱 8.戗柱 9.横杆 10.拱杆 11.棚膜 12.基石 13.后坡保温材料 14.草泥和塑料膜 15.防寒沟 16.草苫
(引自张嘉庆《绿色之光》)
2.北京通用型生产温室
这种温室后墙用砖砌成,厚约0.5米。后墙至脊柱间距(包括烟道与人行道)1.2米,走道不下挖。一般不设中柱、前柱。拱杆用圆钢或镀锌薄壁钢管制成,间宽3~3.3米,每间设一通风窗。后屋面多采用水泥盖板。
这种温室的加温,采用砖砌炉灶,以硬煤作燃料,靠烟道散热。炉灶一般设在北墙内侧,也有单设炉灶间的。每3~4间温室砌一炉灶,炉膛能容煤约50千克,一般每次加煤20~30千克。烟道与炉膛相接处设一控火板,控制煤的燃烧和供热量。烟道用砖砌,或由直径20~25厘米的瓦管1~2条连接而成。烟道一般呈2°~3°的坡度向上,约10米长后接一直立管伸出温室后坡顶。
图4-2 北京通用型生产温室(单位:米)
1.砖墙 2.通风孔 3.屋脊 4.盖板 5.塑料薄膜 6.蒲苫 7.拱杆 8.火炉及烟道
(引自朱志方《塑料棚温室种菜新技术》)
3.北京钢拱杆式日光温室
又称全日光温室,节能温室。利用太阳能作能源。这类温室近些年发展很快。实践证明北纬43°09′以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15℃),已成功地利用日光温室冬季生产喜温蔬菜,如黄瓜、番茄等。据作者了解,华北地区已有许多花农采用这种温室生产盆花和切花,获利甚丰。据记载,日光温室每亩地一个生长季可节煤40吨左右。有关专家指出,这一技术适于北纬33°~43°之间的广大地区开发应用。
图4-3 北京钢拱杆式日光温室(单位:米)
1.后墙 2.通气孔 3.后屋面(仰角25°~30°) 4.草苫 5.中柱 6.人字形拱架 7.薄膜 8.前防寒沟 9.纸被
(引自朱志方《塑料棚温室种菜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