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优缺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0:14:26
字号:

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了两种基因,可能有助于罗非鱼饲养者选择性繁殖在高密度条件下表现更好的罗非鱼。

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优缺点

目前,作为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鱼类之一,这种鱼的产量正日益增加,市场竞争激化。

斯旺西大学可持续水产研究中心(CSAR)的研究人员已鉴定出尼罗罗非鱼的2种基因,有助于改善罗非鱼养殖现况。这项完整的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进化应用》(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杂志上,题为《尼罗罗非鱼对水产养殖强化的转录组反应》(Transcriptomic response to fication in Nile tilapia)

研究人员指出,水产养殖一直致力于集约化——“用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水和更少的饲料生产更多的鱼”。

这需要选择出在拥挤环境中表现良好的物种和个体。鱼类驯化改变了社会行为,攻击性是鱼类在拥挤空间中的关键行为之一。

就尼罗罗非鱼而言,高放养密度导致了从对抗(攻击性)行为向浅滩行为的转变。

研究人员的假设是,饲养密度会影响攻击性的频率——具有不同攻击性水平和压力应对方式的个体在参与压力反应的关键基因的表达上存在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两个基因——SSTL基因和FOSAB基因——它们与拥挤环境中压力的表达有关。

他们的研究表明,拥挤会抑制尼罗罗非鱼的攻击性行为,并导致压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这些基因的表达伴随着从低密度的竞争互动维持的社会等级结构向高密度的浅滩生活的转变。

这表明,水产养殖可以显著改变尼罗罗非鱼的攻击水平和应激反应。

攻击性的丧失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是动物驯化的两个主要特征。

而这2个特征与尼罗罗非鱼的基因表达差异有关,在水产养殖集约化的拥挤条件下,我们也许可以借此驯化出养殖表现良好的鱼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1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