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除草剂喷施的最佳时间和温度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8:31:54
字号:

小麦除草剂喷施的最佳时间,一般在小麦出苗前和3叶1心的时候。最佳温度是在10-20°C,效果最好。

小麦除草剂喷施的最佳时间和温度

1、小麦使用除草剂除草的最佳温度为10-20°C,效果很好,不宜在低温条件下施药。

2、一般在小麦出苗前和3叶1心的时候喷施除草剂,根据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3、施药时,日平均气温不得低于5℃,一般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春季在下午温度降低的时候喷药。

4、春季使用除草剂的效果不如冬季,也会有农药残留,有可能会影响下一茬作物的出苗和生长。

5、根据天气预报施药,晴天喷施效果好,严禁在大风天气喷药,喷药以后不宜立即浇水。

小麦除草剂喷施后几天见效:

1、除草剂的见效时间取决于除草剂种类,喷药后是否下雨、喷洒时间与环境等因素。

2、百草枯,2-3小时左右杂草开始受害变色。草甘膦一般5-7天见效,杂草叶片变黄,半个月左右杂草才会慢慢枯死。

排草丹施药后2小时后,杂草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化过程受到抑制;11小时全部停止,叶萎蔫变黄,最后导致死亡。

3、在喷洒除草剂后,如果立马下雨,除草剂会被雨水所稀释掉,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是失去效果。

4、除草剂的生效时间与环境因素有关。比如排草丹、草甘膦等除草剂在高温晴天时,活性高,除草效果好,反之阴天和气温低时效果差。

如何防治小麦蚜虫?用什么农药效果最好?其原理是什么?

种地其实是个技术活,以打除草剂来说,打好了杂草死亡小麦不受影响,打不好,杂草死了小麦也死了,这其中是有一定技巧的,下面,小帮手就和大家说说使用小麦除草剂都有哪些安全技巧?

1、低温情况下不去用药

除草剂对于温度的敏感度比较高,如果喷施除草剂时,温度过低时,就有可能出现药害,一般情况下,以10度为一个标准,温度越低,发生药害的几率相对就会越大,同时,还要注意喷除草剂以后5-7天内的温度,如果在这个时间内,出现了突然大幅度降温的天气,也有可能出现药害。

2、小麦苗弱、苗黄的情况下不去用药

市面上常用的除草剂在3-5叶时,可以全田喷雾,过了5叶之后,需要定向喷施,说是这样说,但在实际打药过程中,小麦接触到除草剂药液以后,还是会吸收一部分,只不过小麦自身的抵抗力,可以避免出现药害的症状,但是,小麦如果出现了苗弱、苗黄的情况,自身的抵抗力相对减弱,当除草剂喷施过后,就很有可能出现药害了。

3、打药过程中不要重喷

假设一套除草剂喷施一亩地,是不会出现药害的,但一套除草剂喷施了半亩地,出现药害的几率就会大增,这就是药液浓度过大的问题,同理,如果在施药过程中,出现了重喷的情况,在重喷的区域,小麦受到了双倍甚至更多的除草剂药液,就很有可能出现药害,尤其是地头区域,比如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调试喷头出水量的大小,或者这一行打完需要转弯的时候,都有可能加大地头处的小麦重喷的几率。

4、打药前进行二次稀释

喷施除草剂时,进行二次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药液更好混合均匀,不会出现浓度不一样的情况,如果直接把除草剂倒入大容器中,有可能部分药液浓度大,部分药液浓度小,喷施过后,浓度大的出现药害,浓度小的杂草死不了,经过二次稀释后,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二次稀释的做法,先在小容器中把药液搅拌均匀,然后在倒入大容器中搅拌均匀。

5、田间有积水不要用药

春季的时候,很多地区的降水会逐渐增多,有些农户会发现,温度上升加上降水增多,地里的杂草长的很快,如果在田间还有积水或者很湿的情况下去打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几率也会增加,可以适当的晚几天,等田间积水褪去,土壤不粘脚能进行人工作业时,再去打药也不晚。

6、小麦拔节期以后不要用药

拔节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这时期的小麦相对比较敏感和脆弱,如果喷施除草剂以后,很容易出现药害,影响后面的抽穗,另外,拔节期的时候,小麦杂草已经很高,除草剂喷施过后,防效也一般,所以,不建议拔节期以及以后的生育期内喷施除草剂。

7、不建议什么除草剂都混配一起

在使用除草剂时,为了让田间的阔叶草和尖叶草一次性防治,很多农户会选择不同的除草剂混合一起使用,这种做法没什么问题,但并不是任何除草剂都可以混合一起使用的,比如不同剂型之间的混用(乳油、粉剂),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另外,混用还要注意浓度,比如多种防治尖叶草的除草剂混用,导致浓度过大,可能会出现药害现象。

8、大风天气不要去用药

使用除草剂时,要选择无风的天气相信这点大家都知道,如果在有风的情况下,除草剂在喷施过程中会发生漂移的情况,风向不定,一是会导致自家田间出现药害,二是药液漂移到邻居的农田中,也有可能导致邻居家的农作物出现药害,所以,有大风的情况下禁止去打除草剂。

以上8点就是关于小麦除草剂使用时的安全技巧,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除草剂和其他农药还不太一样,一旦出现药害后,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麦蚜:麦田中麦蚜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其中以瓢虫及蚜茧蜂最为重要。对这些天敌资源应加以保护利用。当益害比达到1:80或僵蚜率达到30%时,应以利用天敌为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尽可能避免在治蚜时杀伤天敌。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必要时还可以人工繁殖释放或助迁以控制麦蚜危害。(2)农药防治: ①小麦在抽穗期时,麦蚜的防治指标为500头/百穗。化学农药防治麦蚜可用50X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l000倍液喷雾,也可用5%来福灵乳油每亩l0毫升加水50-60公斤喷雾。 ②在黄矮病发生区,可用75%甲拌磷乳油100毫升,对清水3—5公斤,拌麦种50公斤,边喷药边搅拌,然后堆闷6—12个小时,即可播种。也可用3%呋哺丹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1.5公斤盖种。这样可通过杀虫剂的内吸作用来控制苗期蚜虫.并可防止蚜虫传播黄矮病。

最好不敢说,这几种都不错,以上的种类也不差:

1、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25%杀灭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

3、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原理有这么几种:

1、胃毒剂:蚜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起到毒杀的作用;

2、触杀剂:接触到蚜虫体表后便可起到毒杀作用;

3、熏蒸剂:以气体通过蚜虫呼吸器官进入体内引起其中毒死亡;

4、内吸剂:被植物体吸收,传到体内各部位,使蚜虫取食后中毒死亡。

杀死机理同上。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0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