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讲一下大蒜的种植技术,它的种植前景非常的好,不仅是因为它自身的营养价值,而且种植效益很高。老农民种植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详细分享给大家。
一、播种准备
为防止大蒜在严寒冬季被冻死,生产蒜头要选择大头、少瓣、抽薹力弱、休眠期长、蒜头重50g以上的品种,生产蒜薹则选择抽薹早、薹粗长的品种,播种时期选择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以大蒜能够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为佳,以减少冻害的发生。
二、播种
蒜头在土壤中生长、膨大,因此要选择土壤疏松、地势一燥平坦,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的保肥水能力强的砂壤地块进行栽培。大蒜是悬状须根,根主要分布在5~25cm土层中,大蒜根系吸水肥能力较弱,播种前要求深耕、精细整地,深翻土壤30~4cm,整平土壤作畦,畦宽3m,且播种前,撒施肥,一般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尿素+磷肥+钾肥,施肥过程中切记化肥避免用量过大,以免抑制大蒜生长,影响产量,同时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以避免生肥发酵烧伤蒜根,并引发蒜蛆等虫害的发生。规模化栽培时,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cm,密度为行距16~18cm,株距8~12cm左右,667_栽4万株上下。大蒜播种方法有插种和开沟播种两种。
三、田间管理
追肥:①幼苗期:施入复合肥以补充底肥不足。②花茎伸长期:追肥复合肥,确保养分充足,促使其旺盛生长。③蒜头膨大期:蒜薹收获后,蒜头收获前结合灌水追施大蒜专用复合肥,以确保丰富的养分促进蒜头膨大。
浇水:①大蒜播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且不积水,确保出苗整齐。②幼苗期,根据土质灌水1~2次,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幼苗抗寒性。③花芽、鳞芽分化期,及时浇返青水。④蒜薹伸长期,加强肥水管理,要连续浇水,保证畦面不干,以水促薹促进叶片生长,蒜薹采收前2~3d停止浇水,增加韧性,以利采薹贮运。⑤蒜头膨大期,在蒜薹收获后浇水,保持畦面不干,忌曝晒,防蒜头灼伤,直到收获前5d停止灌水,促进叶部的同化物质加速向蒜头转运。
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
农业防治:这一点不用说就是选用抗病的种子,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种植,改变虫源、菌源寄主环境,以减少病虫害;控制田间温度和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落叶。
2、锈病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轮作种植,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病株残体等方法。化学防治:发病初期,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喷雾,10~15d/次,连续使用2~3次
3、软腐病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轮作种植,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病株残体等方法。
4、蒜蛆
农业防治:在大蒜叶上和根部撒草木灰,能有效防虫和增产。
化学防治:用80%的敌百虫粉剂拌种;90%敌百虫粉剂800~1000倍稀释喷雾,防治早期幼虫。成虫盛发期防治方法是90%敌百虫800~1000倍稀释喷雾,7d/次,连续使用2~3次进行防治。
五、贮藏方法
大蒜贮藏条件:温度-2.5°C左右,相对湿度70%~75%,气调贮藏中,氧气浓度3%~5%,二氧化碳浓度10%左右。
贮前晾晒:经晾晒的大蒜外部鳞片逐渐干枯成膜质状,能防止内部水分散失和外部水分渗入,有利于休眠和贮藏运输。晾晒期需要26~35°C高温,晾晒时应使大蒜茎叶盖住蒜头,即只晒茎叶不晒蒜头,晒的过程中要时常翻动,一般晾晒2~3天后,用刀削去须根,可转到阴凉处晾干,此期间要注意通风,防止内部发热、霉变。待基本晾干后,再剪去茎叶,剥去浮皮。进一步晾晒时,需把蒜头摊在席子上,防止在阳光下曝晒。
抑制发芽:
抑制大蒜贮藏期发芽外部条件:总共有五种方法分别是①低温低湿;②高温低湿;③低氧高二氧化碳含量气调环境;④采前田间喷洒青鲜素;⑤辐射处理。
生产中常采用冷库低温低湿贮藏,或经辐射处理后再冷库贮藏。
挂藏法:大蒜晾干后,经挑选,剔除不好的的蒜头,编成辫子(就像市场上卖的那样的)。夏秋之间放在临时晾棚、冷房或通风贮藏库内,冬季要避免受潮、受冻。也可将蒜头假茎用铁丝串起来,悬挂在通风保温处,使蒜头自然风干。
窖藏法: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土质坚厚、地下水位低的地块挖窖。在窖内安设通风道,窖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随时除去腐烂或变质的蒜头。此法利用窖的低温、低湿等条件使大蒜有一个稳定的贮藏环境。
冷库贮藏法:入库前先对大蒜预冷降温,接近0°C时,入库贮藏。贮藏时将蒜头摆放在架子上,以便通风。要点是入库后及时控制库内温度,保持库温均匀一致。根据包装和堆码方式的不同,库温可控制在-1~3°C之间。
射线照射贮藏法:此法适合工厂化贮藏。辐射保藏食品,主要是利用钴-60发生的伽马射线,它的特性就是以可抵制发芽外,还能杀虫灭菌。一般可贮藏半年左右,损耗明显降低,贮效很好。
蒜的种植方法
一般的蒜种都可以进行早秋青蒜苗种植,但发芽早的紫皮蒜最好,所以种植户最好选择叶薹兼用的二水早,三月黄等早熟蒜种。这些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较高,上市早,口味也比较好。
大蒜出苗
首先将蒜种进行低温保湿处理,这样能够打破蒜种休眠,刺激生根发芽。在播种前越,把蒜头晾晒2天,挑选蒜瓣个头大,无病的,装入布袋,用凉水浸湿,捞出沥干放到2度的环境下1月。
取出蒜种后,每1公斤的蒜种用1公斤的25%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0个小时左右。浸种最好避开阴雨天,以免烂种。最后用0.35%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5小时,随播随种。如果药液和磷酸二氢钾一起浸泡,浸6个小时即可。
蒜苗种植
一般在长江淮河流域,8月上旬就可以播种了,北方可适当提前播种。播种前整地,每亩底施3-5方左右农家肥,1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优质家禽粪1000公斤即可。播种一般每亩需蒜种250公斤左右,株行距7公分即可。
蒜苗收获早秋青蒜由于播种时温度高,所以要加强水肥管理,做到小水勤浇,保持田间湿润。等苗长到2-3片叶时,追施1次速效氮肥,这样能够促进蒜苗早长早发。一般40天左右,蒜苗就可以分批采收。一般每亩能产蒜苗2000公斤左右。
扩展资料1、秋茬:具体秋播时间南北方差异还是挺大的。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秋茬大蒜一般于8月中旬到10底陆续播种,这样可以赶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上市。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秋蒜苗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收获。
2、春茬:
春茬大蒜播种时温度相对比较低,生长较慢,采收也较晚,植株长有7-8片叶,鳞茎开始膨大时才收,所以春茬大蒜生长周期很长。
春茬早蒜于4月下旬到5月初播种,7月下旬到8月初采收;迟蒜于5月下旬到6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采收。
1、土地整理:耕翻土地,每亩地施加5000-8000kg腐熟厩肥,20-30kg磷、钾肥。
2、播种:早熟品种,行株距为14-17×7-8cm,用种量150-200kg/亩。中晚熟品种,行株距16-18×10cm,用种量为150kg/亩。
3、田间管理:做好施肥、浇水、杂草防除等管理工作。
一、土地整理
1、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砂壤土进行种植。
2、结合耕翻土地,每亩地施加5000-8000kg腐熟厩肥或粪尿肥,20-30kg磷、钾肥。
3、整平做畦,畦宽约为150-200cm。
二、播种
1、大蒜播种最佳时期以播种后,植株能够在越冬前长出5-6片叶为宜(长江流域地区在9月中下旬播种)。
2、如果是早熟品种,行距约为14-17cm,株距约为7-8cm,用种量为150-200kg/亩,每亩栽种5万株。如果是中晚熟品种,行距约为16-18cm,株距约为10cm,用种量为150kg/亩,每亩栽种4万株。
3、大蒜播种深度以3-4cm左右为宜,播种后覆盖2cm的土壤,并用脚轻轻踩实,浇施透水。
三、施肥
1、催苗肥:大蒜苗出齐后,施加一次清淡人粪尿。
2、盛长肥:播种60-80天,每亩地施加20-30担腐熟人畜粪肥以及10kg碳铵,5kg硫酸钾或氯化钾。
3、孕薹肥:在现尾前15天左右,每亩地施加10-15kg复合肥或速效氮、钾肥。
4、蒜头膨大肥:如果是早熟和早中熟品种,在蒜薹采收前每亩地追施5-10kg氮、钾复合肥或5kg尿素。如果是中、晚熟品种,由于抽薹时间晚,在蒜薹采收后20-25天左右即可收蒜,因此可以省略该次膨大肥。
四、水分管理
1、在播种后7天左右齐苗,如果土壤较干,可以浇水一次。
2、在幼苗生长前期时,正处于秋雨较多的时期,因此需要注意控制灌水,同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3、在幼苗生长中后期时(越冬前至退母结束),浇水灌溉一次。越冬后,及时灌水。
4、于现尾后,及时浇水,以水促苗,直至蒜薹收获前2-3天左右停止浇水。
5、在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促进蒜头膨大。蒜头收获前5天左右停止浇水。
五、杂草防除
如果是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蒜田,在播种后5-7天,每亩地使用120-150g的大惠利兑水30-50kg稀释喷雾。如果是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蒜田,在播种后7-10天,每亩地使用120-150ml的25%恶草灵兑水40-60kg稀释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