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发展,除草剂因其快速、高效和易于操作的优点而被农民接受。然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是有高度技术性的。在化学除草过程中,如果化学除草剂选择不当,使用方法不当,将导致防治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药害。关于农村蔬菜种植的除草剂的使用建议如下: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特异性和及时性,不要乱用、误用。
2.严格控制限制剂量。
除草剂的使用应根据具体土壤质量,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剂量范围、浓度和用量使用。
3.合理配药。
为了更好地实现除草效果,可以对除草剂进行复配。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联合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配比,并考虑相互之间是否存在抗药性或其他副作用。
4.确定最佳使用温度
农民在购买除草剂时应向老板咨询清楚该款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温度。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温度成正比。 温度越高,体内对杂草的吸收和松散能力越强,除草剂的活性越高,除草效果越好。 低温时则相反,作物处于低温状态,较缓慢,容易出现药害。
5.注意天气影响
在此说明:大风天气不宜喷施除草剂。因为当风速达到每秒8-10米以上时,除草剂的药效会降低5%以上,而且容易造成雾气飘到农作物上,引起药害。另外,雨量在10-15毫米的小雨其实有利于提高药效,因为适量的雨水不仅可以使杂草因为杂草的快速生长而吸收更多的药液,还可以加快除草剂的传播。
拓展内容
除草剂可广泛用于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铁路、河流、水库、仓库等场所的杂草、灌木、乔木等有害植物的防治。截止目前,大多数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和除草膜除草等。最常用的方法是生长期茎叶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无公害黄瓜生产中应该怎样科学使用农药?
目前除草剂药害频繁发生。据统计,全国近50%的作物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而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果,成为农业生产除草剂应用过程中的顽疾。因此,菜农应注意以下事项:
1、阅读说明书使用除草剂前,应仔细阅读标签,用适当的适用时间和方法、预防对象、安全药量、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在安全用药期间以外应用药物和过量药物。特别是在试用新除草剂时,要更加谨慎,首先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然后应用于大面积。
2、均匀施药在喷洒药物之前,特别是除草剂混用之前,必须充分溶解除草剂,用二次稀释的方法均匀混合除草剂。在田里喷洒时,必须以一定的速度行走,均匀喷洒。试用安全先进的除草剂喷雾装置,添加喷雾助剂。施用除草剂后,应彻底清洁喷雾器。
3、注意方法在与大田作物相邻的菜园里,喷洒农药防病虫时,农药中添加了润泰素内酯,对调节蔬菜作物的生长、预防或缓解除草剂引起的脆弱有很好的效果。除草剂喷洒当日,如果发现对蔬菜作物有影响,应立即喷洒清水冲洗1 ~ 2次,喷洒叶面肥(含有氨基酸的叶面肥或进口要素),喷洒整个植物。
此外,要加强肥料管理,回收氮肥,复合肥料,3 ~ 5天后再次喷洒,可以缓解疲软,促进作物生长。
4、合理选择即使是同一种类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或下一个作物(季节)使用的除草剂也不同。在选择树苗后选择除草剂时,部分玉米品种对尼古丁比较敏感,容易发生丁团、叶玉等弱症。部分产品禁止在玉米自交系、甜玉米、糯玉米等品种上试用,选择时要注意。
5、考虑残留期一些除草剂的残效长,可能会导致下一茬(季节)敏感作物的树苗不长、烂根或死苗。因此,在选择除草剂时,必须考虑下一个作物是什么作物。以下季节甜菜、土豆、果类、高粱、水稻、棉花、蔬菜等在种植时,作物在选择时要施用一半。不同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所以选择除草剂时必须注意对下一个作物的影响。
总而言之,防治蔬菜除草剂药害的关键是科学应对,把风险降到最低。
化学防治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用药,既要防治病虫为害,又要减少污染,并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提高防治效果,做到无公害化生产,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做到:
(1)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标准》的要求使用农药。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使神经系统中毒的农药,如林丹、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杀虫脒等。二是控制使用易中毒和全杀性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如菊酯类农药。三是以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和生化农药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多抗霉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啶虫脒、虫酰肼、灭幼脲、多菌灵等。四是掌握农药使用操作规程,提高农药使用技术,严防人、畜中毒,防止对畜、禽、鱼、蚕、蜂等养殖业动物和生态环境、水源的污染和危害。五是防止对蔬菜基地环境的污染。
(2)正确选用药剂。根据病虫害种类、农药性质,采用不同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来防治,做到对症下药。所使用的农药必须经过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不得使用未登记和无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特别是“四无”伪劣农药。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低毒、安全、无污染的农药。要合理配药,切勿随意提高施用倍数和几种不同性质的农药胡乱混配,造成药品失效。例如含铜、锰、锌等成分的农药,与含磷酸根的叶面肥混用,则铜、锰、锌等金属离子会被磷酸根固定而使农药失效。严禁重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灭虫时应尽量选用生物农药,如防治棉铃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宜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或20%虫酰肼及微生物制剂类等药剂。这类药品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有益昆虫无杀伤力,对害虫不产生交互抗性,其选择性强,既能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又能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防治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应选用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病害时,应准确的诊断病害,做到因病施药,切忌不明情况,盲目用药,以免浪费农药,达不到防治效果,甚至造成药害。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