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可采用水塘、大棚等方式进行种植,根据统计,水塘种植菱角亩产量在1600至2000斤左右,大棚种植菱角亩产量在5000至6000斤左右。
传统水塘产菱每亩每年约800~1000公斤,全年收益仅为2000~3000元;而利用大棚栽植的菱角每亩每年产量2500~3000公斤,目前亩均效益超过5000元。
菱角种植技术
菱角种植的适宜时间在清明前后,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进行,方式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直播适宜于水深 2—3m、底土较肥沃的河塘,当菱角胚芽长出1~2cm时,将菱种均匀撒在水中。
播前要注意清除河塘中的水草、青苔和野菱,肥力差的河塘可适当增加用种量。对水面大、水较深的河塘,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选择底土肥沃、水较浅的河塘,播前放干水晒硬表土,施足农家肥作基肥;种后放浅水,以后随苗龄的增加逐渐加深水层,菱角长出水面后如密度过高,可采取人工疏密匀苗,防止菱头早封水面而开盘小,影响产量。
扩展资料:
及时采摘
采收原则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品种成熟期和不同用途分期采摘。菱角在开花后20—30天开始成熟。我地早熟品种熟期在8月15~20日,晚熟品种在9月底10月初。
如作蔬菜或生吃,可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最佳。如作熟吃、加工或留种,必须在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整个采收期分6~7次。
采收时注意轻提菱盘,轻摘菱角,采后放平,以免损伤。 如要留种的菱角,采后要及时在水中清洗,除去上浮的嫩菱角,以后每隔10—15天更换一次清水,以保证来年菱角的发芽率。
参考资料:
1、栽培季节:长江流域多在4月份播种,9~10月采收。
2、栽培技术
(1)选好水面,施足基肥:选择水深1~3米,水质新鲜,底土肥沃,水位变化小的水面,种植前将水草、野菱、青苔等捞清除尽,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厩肥1500~3000公斤,人粪尿100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6~8公斤,所施肥料要与河泥充分拌和以减少流失。
(2)播种或育苗移栽:菱的栽培可行直播,也可先育苗,后移栽。直播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条播行距2~3米,按行均匀播种,播时在水面分段立竿拉绳标记,用船装放菱种,每米长度播5~6粒菱种。有的地方将条播改为穴播,即用废报纸糊成小袋,内装营养土和3粒菱种,每米长度播1袋。每亩水面用种量为18~20公斤,撒播的用种量较大,约20~25公斤。
育苗移栽的比正常播期提早10~20天进行,选水浅土肥,排灌方便的池塘,按行株距15厘米×10厘米见方,每穴播1粒。亩播菱种70~100公斤,可移栽7~10亩。开始保持10厘米水层,出芽发根后,随菱苗生长逐渐加深水层,芒种前后,菱苗长到50厘米左右,菱叶长满池塘时,即可移栽。迟熟种最迟小暑移栽结束。栽植密度以每亩500~800株为宜。